第81章 超高能级
“唉,也不知道领袖和袁老爷子他们还好吗。”
“总指挥,他们一定会没事的。”
“离开太阳系的时候,袁老爷子就快190岁高龄了,他们没有生物科技,只能用深度睡眠来延续,可即使使用深度睡眠,袁老爷子最多也只能撑上一两千年。”
李正阳来自农村,对粮食的感情十分深厚,直到现在李正阳还保持着不浪费一粒米的习惯,吃完饭的碗永远是干干净净,掉在桌子上的饭粒也会捡起来吃掉。
在巨型行星出现在太阳系后,地球经历了一段动乱时期,那个时期,田地荒芜,工厂停业,在平时,人们根本不会把一碗饭的重要性提高到战略地位,可真到了那个时候,人们才知道一碗饭有多么重要。
所以李正阳很珍惜粮食,对于袁老爷子也有一份格外的情感。
“唉,一切都快点好起来吧。”任飞宇也叹了口气说道。
“希望同胞们能安然度过危机,等我们强大起来了,一定要找到地球,找到他们!”
“一定会的,对了,刚刚收到太阳系的消息,入侵者舰队在太阳系停留了一段时间,摧毁了所有岩质星体,它们一定是发现了太阳系中我们活动的痕迹。”
“意料之中的结果,摧毁就摧毁吧,我们现在连自己都顾不上,也无力改变什么,等以后科技进步了,重建太阳系也不是不可能。”
“嗯,总指挥,现在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我们什么时候启程?”
“等行星残骸完成分拣装上发动机就可以走了,这里离入侵者的攻击锋面太近,不是久留之地,我们需要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行星系进行加速器的建造。”
“好,我去告诉大家。”
得知舰队很快要再次起航的消息后,大家工作得更加卖力了,说实话,这个地方确实不是人类喜欢的,主要是没有行星,只有一堆由行星残骸拼起来的古怪星体,面对恒星的一面永远是两百多度的高温,即使穿着宇航服也能感觉到那种灼热,而背对恒星的一面则是永远黑暗,刺骨的寒冷。
“于科,进展怎么样了?”实验室中,方启明院士问道。
现在农业居民基地有十座,而舰队人口只有140万,考虑到院士们的研究需求,其中一座基地在建造的时候就被改造成了院士们的专用研究基地,各种各样的实验室一应俱全,院士们也从狭小的工程舰实验室搬到了这里。
“老师,经过这段时间的演算,我认为当例子加速到一定极高能级和无限接近光速的时候,空间必然会出现弯曲,粒子的时间也会得到改变,如果我没计算错的话,到时候我会解开曲率航行的秘密。”
“老师相信你,加速器的情况呢?”
“这个我已经和其它院士商讨过了,具体方案还在最后的确认中,等我们到达一个安全的行星系之前肯定会确定下来。”
“于科啊,这件事非同小可,一个巨型加速器对我们这支舰队来说是个什么样的工程你应该很清楚,很多东西都需要工程师们一点点的打造,别到时候费时费力做出来,结果还是不行,舰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一定要慎之又慎,数据要绝对准确,不然我这老脸都不知道往哪里搁。”
“老师,这点您放心,对了,老师,这些年我抽空改进了空间曲率探测器,现在已经可以探测十公里左右的小行星对空间的影响了。”
“嗯,还凑合,别因为有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尾巴就翘上天去了,对了,舰队很快就要重新起航,你抓紧时间继续吧,为师还要去其它院士那里看看。”
“终于要离开这里了,好,恭送恩师。”于科院士又开始没正形了。
“滚!”方院士笑骂着离开了于科院士的实验室。
这些年,院士们的各种研究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并没有那种划时代跨越式的突破,但能有这样的进步已经很不错了,现在的院士数量不过130多名,人才十分的匮乏,到了这种程度,科研已经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完成的了。
一个科研项目,可能需要数百名院士共同协作,现在院士们缺乏协作伙伴,凭借一己之力,依靠大量的时间积累来换取进步是十分不明智的,但眼下却只能这么做,总不至于没有人就不搞科研了。
现在院士们完全是一年四季全年无休的工作,在这种环境下灵感很难发挥,这一点不仅方院士明白,就连李正阳这个非科技工作者也深知长此以往绝对不利于舰队科技的发展,可现在又没办法不让这些院士们日以继夜的工作。
大家都只能将希望寄托于未来,希望舰队有一天会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安营扎寨,让舰队人口增长上来,这样才能有更多优秀的科技人员涌现出来,补充到目前匮乏的科研体系中。
起航的命令很快传达到了整个舰队,终于要离开了,每个人都很高兴,这个地方大家确实不怎么喜欢,于是大家停止了建造工作,开始帮忙收拾,要收拾的东西并不多,有了这些大型天基基地后,一切都可以基地中进行。
行星残骸是需要带走的,这是将来用于加速环建造的优质原材料,但这个东西太大,舰队不可能全部带走。
于是原本硕大的行星残骸被重新分成了几部分,抛弃掉一部分,只留下最实用最纯净的部分,不多久4个直径在20公里左右的不规则近似球形就出现了。
一台台行星3级引擎被工程师们搬到了上面准备安装,强大的引擎和充足的物资可以让这几个残骸集合体跟随舰队一起加速行动,安装工作工程师们轻车熟路,用不了多久,这4个行星残骸就会具备航行能力。
“常宁院士,航行路线有没有结果了?”临近起航,李正阳找到了常宁院士。
这些年常宁院士一直在对深空进行观测,除了研究这些天体外,同时也担负着为舰队航行路线提供技术支持的任务。
“可以按照原航线行动,这几十年我一直对前方上百颗恒星的光线进行持续观测,期间光线没有任何变化,这说明这些恒星附近没有舰队经过,现在我们可以发现二十光年外一艘战舰经过恒星时光线的变化,像入侵者那样庞大的舰群更加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