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科幻小说 > 星河余辉 > 第61章 空间曲率

第61章 空间曲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解决了方院士这个大问题后,李正阳轻松了很多,除了方院士之外,李正阳让所有人都进行了一次身体修复,这一过程将耗费半年的时间,修复过的身体十分健康,可以用更好的状态进行工作。

    设备不仅可以修复身体,还有治疗的作用,病变和炎症的细胞都可以被替换掉,根据柳薇薇院士和倪晨光院士的研究,设备虽然不能让人返老还童,但是可以让人不会老去,只要每隔一段时间修复一次就可以了。

    目前一台设备是完全够用的,但是也不能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这台设备上,一旦人类的人口数量上去,一台设备不可能够全人类使用,而这台设备的制造十分精密,绝对不是目前人类的科技可以复制的。

    所以人类还是要发展自己的生命科技,这台设备只能作为一个短时的应急方案,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暂时人类不需要太着急,起码这几百年内都不用考虑生命的问题。

    星空中,天军战士驾驶着深空雄鹰在来回穿梭,一道道低功率的激光炮正在相互攻伐,新的天军战士必须开始训练了,这次李正阳计划再建造5000艘攻击舰,在量子通讯问题没有解决前,还是需要天军战士们登舰操作。

    深空雄鹰已经跟不上星际战争的步伐,作为教练舰使用还是绰绰有余的,利用这段时间不仅可以训练新的天军战士,也可以训练指挥官们对战场节奏的把握,因此每天都有相互攻伐的训练任务。

    1800艘深空雄鹰,分成或多或少的多个部分,不设预案,没有章法,只求结局,整个太阳系都是训练场,谁能把对方全部剿灭,就算胜利,使用低功率的激光炮既不会让战舰受损,又能有实战的氛围,一举两得。

    海卫一的一座穹庐里,日夜灯火通明,这是李正阳特意为院士们留下的一座独立穹庐,因为除了这座穹庐,其它穹庐全都被工业设备填满,人们吃住都在工业穹庐,设备旁边的一条条绿色植物,有蔬菜,有水果,有些甚至直接摆在了设备上,倒也别有一番风景。

    现在这些设备还没有开动,人们必须利用这段时间尽可能多的储备各种食物,一旦生产任务下达,就再也没有时间去做与战舰生产无关的事情了。

    那座只属于院士们的穹庐里,各个实验室早已经搭建好,为了让院士们的研究更加顺利,人们尽一切努力满足院士们的需求,小到一根试管,大到一台重型设备,人们都尽心尽力的做到最好。

    大家都知道,这些院士才是所有人的希望,院士们也清楚这一点,没日没夜的工作就成了家常便饭,海卫一并没有地球上的昼夜之分,这些人也一样,经常是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受不了了就随便找个地方躺几个小时,然后起来接着工作。

    勤劳总是会有收获,在院士们日以继夜的努力下,一个个小的突破不断的出现,而这些小突破中最大的一个,又要数于科院士制造的空间曲率探测器了。

    这台探测器可以相对准确的探测到空间的变化,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点在一百多年前人类就知道了,但以前的人类还无法准确测量出空间变化的情况,经过多年的研究,于科院士终于设计制造出了空间曲率探测仪器。

    使用这台仪器,极限可以探测出一颗直径两百公里左右的小行星对空间的影响程度,像太阳,木星,天王星这种恒星和大行星就更加不用说了。

    空间的变化程度称之为空间曲率,变化程度越严重,曲率越大,反之越小,物体有向曲率大的地方移动的趋势,这也引力的根本。

    虽然制造出了空间曲率探测器,但离曲率飞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至少现在已经在一步步向前迈进了。

    和于科院士制造出空间曲率探测器的同一年,由姜策院士带领的材料小团队在贺晶院士的帮助下,终于将奥力留下的加速环材料解析完成,这个加速环的材料不属于任何一种已知原子,或者说它根本就不是原子,也不能称为元素。

    它的微观结构没有质子,没有中子,而是一种十分古怪的粒子,贺晶院士研究了很久,这个粒子不属于人类探知到的任何一种粒子,人类的粒子模型建立已经比较全面,不可能某一种粒子大范围存在而不被人类知晓。

    经过再三的研究,贺晶院士终于弄明白了,这种粒子竟然就是电子,可它已经不带电荷,不知道大澳文明使用了什么手段将电子的电荷给去掉了,同时也将这些电子彻底固化下来,就像一个个原子一样。

    接下来,再将这些不动的电子按照某种规律进行排列,宏观上就成为了制造加速环的材料,一开始贺晶院士根本不敢相信,且不说其它,就制造这个巨大的加速环需要多少电子就不是人类的思想可以接受的。

    电子有多小,院士们很清楚,微观上电子的半径已经没有意义,量子电动力学上已经将电子作为一个点粒子来描述,但电子是确确实实的实体粒子,穿过希格斯场会产生质量,只要有足够多的电子,是能以宏观状态出现的。

    只是要呈现宏观态,这个数量级会无比巨大,大到一般人无法想象,以普通的氢为例子,即使氢原子没有中子,也需要1800多吨氢才能提炼出一吨电子,如果换做其它有中子或者有多个质子和中子的原子去提炼电子,则这个比例会更加大,可能需要数万吨才能提炼出一吨电子。

    这其中不管是提炼手段,去电荷技术,还是组合方法,对人类来说都宛如神仙的法术一般奇妙。

    但结果却是事实,大澳文明确实使用了数不清的电子来制造这个加速环,至于他们是用什么手段将这些电子去除电荷后再聚合在一起的,或是先聚合再去除电荷,根本无从得知,院士们感觉到了科技的差距竟然是如此之大,大到连他们都不敢相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