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县试第一!县案首!(2)
夜晚,县试考核官三人在书房内阅卷,分别是县丞、教谕、知县,县尉一般都是武人出身,不阅卷。
抬起朱笔在考生的试卷上留下不同的评等和批语。
考试有三门,也就是临帖、经文、赋诗。
每一项都有甲乙丙等级,而甲级每一科都最多只能有一个,乙上中下和丙上中下级不限。而且,一次考试很有可能一个甲没有。
“今年这批考生的水平比以往高不少啊。”知县李洪城说道。
“那自然是知县大人您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民向上的功劳。”
县丞张之由顺势拍了个马屁。
李洪城被这突如其来的马屁拍迷糊了,咧着嘴笑了出来,愣是没忍住心里的喜悦。
阅卷很快就要结束,倒数第二张正是陈升可的试卷。
三人看着手中的试卷不断点头。
“小小年纪就写得这般好字,确实不简单。”
“经文有些错误,不过也很不错了。”
“诗文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但在这群考生中也属于拔尖了。”
最后,陈升可获得的评等是,临帖甲、经文乙中、赋诗乙中。
张之由拂须说道:“这应该就是陈升可的试卷了。”
为保证一定程度上的公平,考生交卷的试卷名字部分会被封起来,待揭榜前才能解封。
“这样看来这陈升可就是这次县试的县案首了。”杨曾笑道。
其他两人也点头赞同。
“咦?这?”
三人拿起韩亦的卷子,被上面的字辣到了眼睛。
“这字……当真是不堪入目。”县丞张之由满脸黑线的说道。
“写出这样的字都敢来参加县试?”知县李洪城怒色道。
“这字丙下都是抬举他。”杨曾语气中也有几丝怒意。
翻到经文一面,几人看过之后,不由得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出了诧异,随后又难以置信的检查了一遍。
“全对,居然是全对。”
“没错,所有题目没有一字错误。”
“嗯,虽然书法荒废,但至少书没少看,不错。”杨曾脸上怒色褪去,浮现一丝赞赏。
要知道,松阳县县试上一次经文甲等的学生,还是在五十多年以前。
三位考官也对韩亦产生了兴趣,接着批阅试卷的赋诗题。
春色还未完全渗透进寒冷的夜,昆虫还未完全苏醒在夜色中喧嚣。
书房内的三人如入定一般盯着眼前的诗文,久久说不出话,只有跳动的烛火证明这个画面不是静止。
“这诗……这诗……”张之由难掩惊色,不敢相信这首诗是出自一个连童生都不是的少年之手。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杨曾捧着卷子的手微微颤抖:“妙啊!太妙了!只此四句便道尽古今春雨!”
“不仅如此,你看他后四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黑明二景相映,红花二色相衬,如画卷般铺卷开来,实在传神!实在传神!”
李洪城手舞足蹈,身居知县之位也并非一两天,竟都没今天如此失态。
“‘红’‘湿’‘花’‘重’四字实在精妙,非我等所能及也。”
“依我看来,今年县试,这首诗足以力压整个华国。”县丞张之由拂须唏嘘道。
“什么狗屁县试?”知县李洪城面色通红,激动之下竟爆出粗鄙之语:
“这首诗,可谓是古今绝诗,凡咏春雨,未有出其右者!”
“单单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四句便可名传千古,让人沉醉其中,欲罢不能。更何况后四句也如此精妙。”
杨曾丝毫不吝啬赞叹之语,却感觉再好的赞叹都不足以表现出这首诗的绝妙。
一时间书房中又恢复了安静,三人都在心中回味着这首《春夜喜雨》,如果不是法规约束,三人恨不得马上撕开封条,看看这到底是谁写的。
杨曾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拿出纸笔在另一张纸上抄下这首诗。
“杨教谕,你这是?”张之由不解的问道。
杨曾抄完后不等油墨风干,就火急火燎的将纸塞进怀中。
随后朝两人拱手道:“两位,杨某先走了,我青竹书院必不可能错过这一大才!在下现在就备快马赶往庐州府,将此诗呈给书院总知。”
说罢,杨曾头也不回,直奔马厩。
明月高挂云头,一声马鸣声打破了夜的沉静,一人一马沿着南行的小道,朝着庐州府的方向奔去。
李洪城望着杨曾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口中喃喃道:“忘了叫他也给知府大人捎去一份,松阳县出了这等人才,知府大人一定很高兴,还要劳烦我亲自去一趟。”
说到这,李洪城突然感觉不对劲,皱着眉头对身边的张之由说道:“你看刚才杨曾骑的马……眼不眼熟?”
“好像……好像是有点……”
“嘶!”李洪城倒吸一口气,连忙赶去马厩。
“杨曾你给我滚回来!你骑的是我的马!”
几户人家被吵醒的家犬,朝着县府方向狂吠了几声。
“大人,明天下午可就揭榜了。”张之由在旁边劝道。
“没事,我揭榜前会赶回来。”
李洪城一步跨上杨曾的马,一声“驾”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松阳县要出个大人物啊!”
张之由自顾自感慨着,缓步走回屋内,在卷子上评了个甲。
“张大人,刚才发生什么事了?”
张之由闻声抬头,县尉魏在先推门而入。
魏在先听到县府的叫喊声,以为出了什么事,连忙带人赶到。
张之由为其解释了缘由,拉着魏在先坐下看试卷。
看到试卷魏在先愣住了,这不正是今天下午那个字奇丑无比的考生吗?他居然能写出这种诗?
带着不确定的心情又仔细看了试卷,没错就是他!想到之前还觉得人家不配参加县试,脸上有些发烫。
“张大人,这考生我知道是谁。”
“哦?你知道?”张之由拂须问道。
“嗯,听门外百姓说起过,好像叫韩亦,是个孤儿,今天考试因为字写的太差,所以我多留意了几分。”
“韩亦……好,劳烦魏大人打听打听他家住哪,每天我俩一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