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7章 蓬勃发展
从齐家出来已经是晚上九点左右,唐骁和齐莹沉默不语,不到半个小时就回到了黄雅的四合院中。
今晚齐莹表明心迹看似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但其实家里的压力已经解除,剩下的就成了她和唐骁之间的问题。
这样的结果不但令齐莹有些不知所措,连唐骁都觉得有些头疼。
一直以来,两人都以朋友的关系相处,突然知道对方对自己情愫满满,多少令他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
但既然已经如此,老爷子的态度又比较暧昧,所以就只能用时间换空间,把这件事情往后拖一拖。
齐莹似乎也能够感觉到唐骁的心情,所以回到黄雅的四合院后,神情扭捏地和唐骁打了个招呼,就回到自己的房间睡下了。
接下来的日子波澜不惊,齐莹依旧偶尔会过来走动,也会在几人的挽留下留宿,但那种从容不迫和淡定自若却已经在无声无息之间消失殆尽。
对于这其中的细微变化,乔晓雯几人自然有所察觉,但由于齐莹身份特殊,她们也只能看在眼里,等待水落石出的一天。
就在这样的氛围中,四九城内对齐莹的议论经过一番甚嚣尘上之后,渐渐平息了下来。
既然连齐家自己都不再关注这个事情,别人的议论就多少有些狗拿耗子的嫌疑。
但不管怎样,这份感情算是“丑闻”,于是,在四九城的小圈子里,齐家的第三代人就有了被边缘化的迹象。
当然,家族式的打压行为自然是不会有的,但明里暗里的贬损和倾轧动作却渐渐变得频繁起来。
但由于这种大家族之间的竞争一直都有,自然也不会让人觉得有多特别,除了局部的顶牛,大面上基本还保持着一派和气。
不知不觉间,齐莹渐渐融入了这个家。
虽然还没有走到最后那个阶段,但其中的意味却已经是心照不宣。
五月下旬,黄雅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唐潜,于是唐骁便愈发地忙碌起来。
六月初,搜狐ipo成功,六月中旬,网易也登上了纳斯达克,虽然互联网泡沫破裂,但依旧得到了市场的追捧,令投资公司的收益大幅度放大。
七月中旬,吴佳楠在旧金山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唐麟,唐骁在那里住了两个月以后,雇专机将母子二人接回燕京。
自此之后,一家人深入浅出,开始在深宅大院中遥控指挥自己的商业帝国。
而作为互联网发展的中心---龙沙市则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期。
首当其冲的就是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
百分之六十的土地交易被盛唐地产垄断,一栋栋高质量的楼房在整体的城市规划下开始迅速拔地而起。
花园城市、避暑圣地、经济中心、改革先锋各种称号纷至沓来,一个北方重镇的快速崛起吸引了全国的目光。
于是,虹吸效应产生,各方人才云集,只一年时间就令这个城市增加了百万人口。
在这样的趋势下,国家给予了巨大的政策性倾斜,两座新机场拔地而起,地铁十条线路同时开建,五条过江隧道昼夜施工,二十处欧式风格休显区分布城市繁华地带,令整个城市表现出了日新月异的气象。
而作为金源省内的龙头企业盛唐集团,更是在这场大变局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不但工资标准在全国内首屈一指,各种福利待遇更是令人赞叹,尤其被津津乐道的住房补贴更是消除了员工购买住房的压力。
而为了回报整个社会,为市政府捐款百亿,大力改善城市公共设施和医疗配套也得到了当地市民的热议。
于是,政府扶持企业,企业回报社会的良性循环开始慢慢形成。
在这样的示范效应下,几百家企业开始落户金源省各地,并以龙沙市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经济区域。
这样的势头一旦形成,就宛如潮水一般声势浩大,无法止歇。
于是,王光耀开始多次出入燕京,将大批专项资金引进金源省,打造全国示范交通网。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只要有利于城市发展的项目一律绿灯放行,任何部门任何人不允许吃拿卡要,否则,一律移交司法部门查办。
而为了将龙沙市打造成时尚、年轻的氛围,盛唐餐饮的又一个项目开始集中上马。
那就是云团咖啡店。
这个咖啡店的定位将对标99年初在燕京刚刚出现的辛巴克,将第三空间的理念发挥到极致。
但由于咖啡文化在华夏还没有形成潮流,所以初期的一百家店只是集中在最前沿的一线城市,其中,龙沙市一地就集中建设了二十家,分别位于二十处欧式休闲区域最核心的地段。
按照唐骁的对这家咖啡店的规划,未来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用自有物业在全国开出至少五千家门店,最终打败国外的咖啡巨头,形成一家独大的格局。
可以说,云团咖啡店从一出现就起到了“王炸”的效果。
优良的服务,顶级的咖啡豆,舒适的环境,亲民的价格,再加上全实木的装修风格和外卖配套措施,使整个咖啡文化迅速在华夏大地弥漫开来。
至此,唐骁餐饮帝国的格局基本完成布局,开始进入到精细化管理的阶段。
这个阶段将是通过对云团网的打造,利用旗下的外卖业务,将盛唐餐饮帝国的触手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每一处角落。
除了云团咖啡店横空出世,盛唐速运的又一个重磅业务开始上线。
那就是盛唐冷运。
可以说,对于重资产运营的盛唐速运来说,冷运业务上线经过了长时间的论证,但最终还是在唐骁的坚持下,在一片质疑声中运行了起来。
毕竟航空货运公司刚刚成立不久,新的管理模式还在适应中,这个时候将投入巨大的冷运业务又搬了上来,实在令速运公司的资金有些捉襟见肘。
而且,不光是资金的问题,还有运行方面的衔接和管理问题。
因为冷运业务和速运业务不同,为了保证生鲜食品在运输中的新鲜度,不但需要几十座四千平米造价两三千万的冷库,还需要在运输过程中将包裹外加温控措施,借助冷链车、冰袋、温控箱、保温袋等温控设备,实现全程冷链,同时,还要为“生鲜速配”快件开设绿色通道,从货品原产地就要加入温控设备以保证商品的新鲜,这无疑为整个速运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当然,这些问题最终都集中在最矛盾的一点,那就是通过一系列考证,冷运业务在现阶段很难赚钱,同时还会占用航空货运的资源。
因为对于冷链运输而言,利用航空货运争取时间量是最恰当的途径。
而这对于本就满负荷运转的速运公司而言,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但最终,还是在吴佳楠提供了一整套的管理模式和详实的数据面前,所有的质疑声音开始慢慢消除。
虽然投入巨大,见效缓慢,但这确是未来的趋势,无法躲过。
按照吴佳楠在美国对冷云业务的考察,现在华夏的综合冷链流通率连百分之三都不到,而一些发达国家的综合冷链流通率已经超过百分之九十,虽然冷链运输比常温运输的成本要高出三到五倍,但只要管理模式跟上,随着业务量的提升,成本自然会逐渐下降,而且这是一片蓝海,只要坚持住,必然会为公司带来百亿级别的利润。
基于以上种种,公司高层终于将意见达成一致,决定成立一个完全独立的子公司,开始将冷链运输当做一个特殊的业务进行单独运行。
当然,航空货机还要购买十几架,同时还要向航空公司租用几十架补充运力,另外相关的冷链运输设备也要单独进行预算,但好在有吴佳楠提供的管理框架,这些事情都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得以解决。
时间就在这样的纷纷扰扰中来到了2000年末,这一日,唐骁一家人从乔晓雯的四合院中前往机场,乘坐包机飞往洛杉矶。
他们将在已经完工的“马里亚纳岛”度过这一年的春节。
随同前往的还有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