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没能瞧出端倪
姐妹二人听见问话后不再狡辩,只是一个劲的哈哈大笑。
片刻后君子乾下旨废除君清婉和君清雅的大长公主得封号,将二人贬为庶民死后不入皇陵。
君清婉和君清雅听了旨令后怒吼出声“君子乾你不能废了我们姐妹二人的封号,否则你的那个小皇后便会命不久矣!”
话落,室内一片寂静,夏飞霜盯着手中尚未吃完的糕点怔愣了片刻。
待美人反应过来后,丢掉了手中的糕点快步离开了天香楼。
秦睿寒和谢客远以及秦睿澈紧跟其后,君子乾命身边的侍卫派人押着君清婉和君清雅一同回了皇宫。
临走前君子乾还下了一道圣旨,收回齐鑫的兵符,罢免一切官职,发配边疆苦寒之地余生不得回京。
刚刚君子乾虽是比夏飞霜晚走了片刻,但却比夏飞霜等人先一步到达了皇宫。
一行人来到思君居住的寝宫内,君子姝正在焦急的来回走动着。
瞧见君子乾等人回来了,小丫头一个箭步冲了过来。
“皇兄,娘亲,父君你们可回来了,不知道为何思君妹妹晚膳期间忽然昏迷了过去怎么叫都不醒。”
“刚刚太医已经来过了,并未诊断出任何病因,我也没能瞧出端倪。”
君子乾闻言快步走到了床榻前抱起了小思君,男人见怀里的小团子怎么叫都叫不醒,眼角溢出一滴泪水。
夏飞霜见状立马上前一步给小思君诊了诊脉,反复确认了三次,小团子并无不妥只是昏睡而已。
小人儿思索了片刻后呢喃了一声“放心吧!思君没有任何不妥,只需要细心观察便可。”
小姝儿听见娘亲说思君无碍,小丫头询问出声“娘亲,思君妹妹即是无碍为何又会突然昏迷?”
屋内一行人从老到小听见问话齐齐看向夏飞霜。
美人被一行人看的有些发毛,一边摇头一边支支吾吾的回答出声“她为何会昏迷不醒我也不清楚。”
“但是从脉象和气色上看,她确实好好的没有任何问题。”
一旁的萧博翰和张氏听见夏飞霜说小思君无碍,两个老人眉头紧蹙。
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小情人儿,秦睿寒和谢客远瞧见君子乾怀中昏睡不醒的女儿,两个男人的眸子赤红一片。
瞧见平日里活蹦乱跳的妹妹思君忽然昏睡不醒,小逸渊和逸枭兄弟俩也沉默了。
君子乾听见自家养母刚刚的一番话,男人怎么听都觉得不靠谱,可能这就是谁的媳妇谁心疼吧!
君子坤见大家都用一副质疑的眼光看着自家的养母,男人轻咳一声。
“母亲,既然大家还是不放心,不如把思君带到您的空间里用现代的医疗设备再给她检查一番,这样也许可以让大家安心一些。”
夏飞霜见大家都质疑自己的医术,美人砸吧了一下小嘴。
瞧了一眼君子乾怀里玉雪可爱的小团子,美人也没太介意大家质疑的心思。
玉手一挥屋内众人全部进入了空间,夏飞霜毫不犹豫,小到抽血化验,大到核磁共振。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把小团子好好的检查了一个遍,最后得出结果是小思君的健康值简直就要爆棚了。
出了空间后,夏飞霜该吃吃该喝喝,一点担心的样子都没有。
因为小人儿猜透了君清婉和君清雅的心思,姐妹二人定是为了脱罪才随口编了这么一个谎话好为自己争取活命的机会。
只是不知为何小思君恰巧在这个时间里昏迷不醒,一切都只是巧合罢了!
至于其他人为何不能像夏飞霜一样想的这般透彻,是因为关心则乱吧!
毕竟众人之中只有夏飞霜的医术是最精湛的那个,作为一个在现代生活过的人来说,还是比较相信医学数据的。
至于小姝儿虽然医术不比娘亲差太多,但是小丫头因年纪尚小的原因有些不经事,所以才不自信。
秦睿寒和谢客远两个男人心思缜密,习惯把事情的方方面面都想到,小团子一天不醒二人就跟着担心一天。
君子坤虽然跟着自家养母学了一些医术,但是自己最擅长的是做手术,对这种嗜睡的毛病一窍不通。
君子乾最为离谱,无论夏飞霜怎么劝说,男人就是认定了小思君的昏迷一定是跟两位大长公主有关。
就这样小思君的寝宫里每日人来人往,夏飞霜也被君子乾扣在寝宫内不许出去。
美人即便是怀着身孕,也得按时按点给床榻上的小团子诊平安脉。
君子乾每日下朝后处理完奏折不是去陪着床榻上的睡美人,就是去亲审君清婉和君清雅姐妹二人。
非要让姐妹二人交代是如何坑害小思君的?
可关键的是君清婉和君清雅压根就没有害过小思君,又能交代出来什么呢?
并不是说二人的心思有多纯洁,而是小思君的寝宫守卫森严,姐妹二人就算想下手也没有机会。
日子就这样过去了一月有余,君清婉和君清雅姐妹二人断定了只要小思君一日不醒,姐妹二人就可以多活一日。
时日一久君子乾终是被姐妹二人磨的火冒三丈,男人见来软的不行,直接上了酷刑。
奈何姐妹二人骨头还挺硬,被一连折腾了数日都没能死。
就在小思君昏迷了一个半月的时候,小团子忽然间发起了高热。
夏飞霜看着床榻上小脸被烧的通红的小思君,美人果断的从空间里拿出了一根冰蚕丝系在了小团子的腿上。
直觉告诉美人,床榻上的小美人即将满血复活,小美人一旦满血复活,遭殃的可能就是别人了。
夏飞霜虽是如此想,但是其他人却是不这样想。
就连秦睿寒和谢客远都乱了阵脚,两个男人的见小团子病的越来越重,二人随同君子乾一同去了关押君清婉和君清雅的地方。
君清婉和君清雅瞧见三个男人一同来,姐妹二人要说不怕也是假的。
但是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两个女人见三个男人一同来了,便猜出情况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