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复血仇,诛真凶(盟主更6/10)
三国的企图并未隐藏太久。&13;
在当日面见过杨广之后,三国使团便在洛阳城中心搭建了一座高台,以东突厥始毕可汗之弟阿史那咄苾,也就是后来的颉利可汗为首的三国使者登上高台,聚焦所有人的视线。&13;
“大隋的子民们,”&13;
颉利登高而呼,“我乃东突厥始毕可汗之弟,阿史那咄苾,今次代表吾兄始毕可汗,以及我塞外诸族向中原皇帝,也向尔等中原子民宣示两个卑鄙之人的恶行。”
&13;
“二十一年前,中原魔门的邪王石之轩,还有岭南宋阀的阀主宋缺,他们潜入草原,趁着大隋使团出使时突厥军队护送的机会,杀上草原圣地,以众凌寡,刺杀了我草原圣者——‘武尊’毕玄。圣者的死去,令东西突厥两方生隙,使得双方大战,生灵涂炭。”
&13;
“那一场延续数年的大战,是我们难以忘却的惨痛经历,所以在发觉刺杀圣者的真凶之后,我等三国第一时间并派使团出使大隋,要为我草原子民的死求个公道。”
&13;
“我等三国愿以永世归附中原王朝为代价,请中原群雄诛杀真凶,让石之轩和宋缺血债血偿,否则,草原健儿定当南下,马踏中原,亲自为毕玄圣者复仇。”
&13;
颉利猛地高扬手臂,暴喝如雷:“复血仇,诛真凶!”
&13;
“复血仇,诛真凶!”
&13;
“复血仇,诛真凶!”
&13;
站在高台周围的突厥人拔刀高喝,一股肃杀之气顿时席卷而来,令周遭看热闹的百姓纷纷后退。&13;
“以永世归附为诱惑,以马踏中原为威胁,中原有难了,宋阀主亦是有难了。”
&13;
师妃暄遥望着高台,看着那一个个突厥人喊得声嘶力竭,叹息道。&13;
东西突厥两个死对头,加上震国,三国汇聚所代表的力量,是如今一片大乱的中原难以应对的,他们喊出复仇的口号时,就已经做好了进军中原的准备。&13;
毕竟那位宋阀主不是傻子,不会因为对方喊两句威胁话语就直接投降,伸出脑袋给人家砍。&13;
草原人必定入侵,这是难以改变的未来,而宋缺和石之轩这两人,也会因为草原人的入侵而受到口诛笔伐,受千夫所指。&13;
这世上从来不缺迁怒的人,也从来不缺投靠敌人的叛徒,更是不缺利用舆论的聪明人。&13;
当有人因为草原人的入侵而死之时,他们的亲朋好友之中也许就有些傻子不去恨敌人太狠毒,反倒去怪宋缺不送死。&13;
当敌人的铁蹄踏过之时,也会有人因为畏惧和胆怯,跪伏在敌人的脚下,甘做叛徒。&13;
当同样有心争夺天下的人发现机会之时,他们之中也不乏有人利用这舆论,引导世人的敌意,将其聚焦在宋阀这个强大对手身上。&13;
他们不会去想毕玄死了有什么好处,也不会去想为何要造成草原大乱。&13;
有蠢人会认为是中原方面理亏,会因为草原生灵涂炭而落泪,有聪明人会借助这个机会铲除对手,认为草原人入境有利可图。&13;
在这个胡人王朝消失不久,胡风未去的年代里,某些人的节操出人意料的低。因为他们从某方面来讲,也是胡人。&13;
“这是专门针对宋阀主的阳谋,”师妃暄自语道,“但想要破除这个阳谋,也未必没有可能。”
&13;
如今突厥人虽然来势汹汹,在大庭广众之下极尽抹黑,但他们终究是他国之人,所说之话终究难以尽信。&13;
刺杀毕玄之举对中原来时是善还是恶,不是由突厥决定的,而是由中原这边的人决定的。&13;
想要给这件事的结果盖棺定论,需要一个人背书。那个人,就是杨广。&13;
虽然如今大隋江山一副气数将尽的样子,但在名义和法理上,这中原依然是大隋的天下。&13;
并且当年之事发生在大隋使团出使草原之时,对当时草原的情况,朝廷应该相当了解,有资格对此做出评断。&13;
杨广的倾向,决定这件事的走向。&13;
那么,杨广会如何选择呢?&13;
························&13;
“你们觉得,杨广会选择给我的行为背书,还是落井下石?”
&13;
庭院内,楚牧负手而立,镇定自若地道。&13;
在他身后,婠婠、青璇,还有宋智听到他所言之后,皆是面露沉思之色。&13;
最终,宋智第一个回道:“杨广此人不是真的昏君,他应该知晓草原人的险恶用心,但凡他有一点担当,都不会在此事上落井下石。但是此人也有心胸狭窄的一面,在如今大厦将倾的情况下,他未必没有拉人下水的可能。”
&13;
重点还是楚牧对杨广从来没客气过,他要是和杨广有深厚交情,那杨广应该不会在这种时刻落井下石,可偏偏楚牧和杨广没啥交情,只有交易。&13;
“婠婠可是知道杨广恨死师叔了,他曾有数次扬言要将师叔千刀万剐呢,”婠婠道。&13;
阴癸派一直在往后宫里塞人,杨广自从开始自暴自弃后,也对美女来者不拒。&13;
现如今便是杨广一天上了几次厕所,每次多长时间,一夜几次郎,阴癸派那边都是知道得一清二楚。&13;
“那就是觉得杨广会落井下石了。”
&13;
楚牧笑了笑,看向青璇,“你呢?你怎么认为?”
&13;
青璇想了想,道:“父亲曾经说过,这世上最难揣测的便是人心,哪怕是最聪明的智者,也不敢说能将人心的变化悉数算尽。我们不应当把主导权交到杨广这么个趋向不定的人手上,而是要将主导权拿到自己手上。”
&13;
“看来你有想法了。”
楚牧面上笑色更浓。&13;
“我的想法是······”青璇顿了顿,道,“杀了杨广,让草原人杀了杨广。”
&13;
“哈哈哈······”&13;
楚牧闻言,哈哈大笑道:“为父也是这么想的。”
&13;
杨广心思和趋向不定,那么就不要给他做选择,直接杀了他,将锅扔到草原人头上。&13;
“草原人既然想要战争,那便给他们战争。”
&13;
························&13;
当夜,大雨滂沱。&13;
雨柱漫天飞舞,似是无数利箭倾泻之下,一道黑色的幽影在雨幕中穿行,熟门熟路地在紫薇城的墙壁上、屋脊上奔行。&13;
最终,他隐在了一棵大树的枝干上,透过不断摇摆的枝叶,一双冷厉的眸子直直盯着前方灯火通明的大殿。&13;
‘杨广!’&13;
杨虚彦握紧手中的暗色长剑,冰冷的杀机在心中激荡,却不在明面上显露分毫。&13;
他没想到自家那师尊竟然会在这种时刻想要杀杨广,也无心去想。要是其他事情,杨虚彦定然会想着做点手脚或是权衡一二,唯独杀杨广这事,他毫不犹豫。&13;
就如今日在城中心,那些突厥人喊的那样,“复血仇,诛真凶”,杨广和杨虚彦之间的血海深仇,让杨虚彦不放弃任何一个手刃仇人的机会。&13;
‘今日,你必死!’&13;
杨虚彦将杀机暗藏在心中,伏身贴着枝干,整个人都似和大树融为了一体,随着狂风肆意摇摆。&13;
与此同时,在灯火通明的大殿之中,莺声燕语不断,间或夹杂着兴奋的喝彩声,举杯吆喝声。&13;
杨广揽着两个美人坐在主座上,享受着服侍,看着殿中的摇曳生姿的艳丽舞女。&13;
而在大殿两边,三国使团众人赫然在列。&13;
颉利眯着眼睛,端着酒杯不断畅饮美酒,似醉非醉,满脸开怀笑容。&13;
在他对面,是一个有着蓝色眼瞳,身形高大的男子,他端坐在座位上,犹如一座壮丽的山峰,令周遭的舞女宫女不自觉地悄悄打量。&13;
此人名为“云帅”,乃是西突厥的国师,也是西突厥使团的主导人。只不过他不愿露面,所以才让颉利在今日代表了三国。&13;
而在震国使团的坐席上,却是一个瘦高枯黑、高鼻深目的天竺人。其人身穿橙杏色的特宽白袍,头发结髻以白纱重重包扎,装束充满异域特色。&13;
他闭目盘膝而坐,视周遭繁华如无物,只是闭目养神,好似在假寐。&13;
此人,乃是震国宗教之首,也是“龙王”拜紫亭立国的主要促成者,震国如今的国师,其名为“伏难陀”,一个来自天竺的苦行僧人。&13;
三国使团众人,以此人实力最强,三国高端武力,在明面上也是以震国最强。&13;
拜紫亭拉拢伏难陀和大明尊教,受这两方相助,加上东西突厥两国实力因为内战实力衰弱,这才能安稳立国,并和这两方展开合作。&13;
当然,这是在明面上的。于暗地中,隐身于东突厥的魔相宗同样具备着不俗的实力。&13;
三国使团虽然在名面上就颉利一个主要人物,实际上轮实力,颉利是绝对不如这两个未出面的国师的。&13;
而在暗地中,还不知有多少高手在潜伏着。&13;
突得,伏难陀轻轻徐徐睁眼,与冥冥天地相合的精神,让他察觉到了雨幕中隐含的危机。&13;
“今夜,难以平静了。”
&13;
话音落下,云帅眸中精光闪烁,颉利睁开醉眼,瞳中一片清明。&13;
伏难陀来自天竺,所修的“梵我不二”心法乃是讲究和冥冥之中的大梵天合一,对于危机的洞察远超二人。他既然言说“难以平静”,就绝不是无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