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真有缘
京都师范也算是全国的名牌大学了,也就比京大差一点,不过总的来说很不错。
蒋雯雯能考上京都师范,未来前途无限。
以后毕业出来,肯定是不愁分配工作的问题,指不定还能留在京都工作呢。
赵城一听蒋雯雯说自己考上的是京都师范大学,立马激动了起来。
填志愿的时候,他偷看了蒋雯雯填的几个意向大学,照搬过来,填的一模一样。
录取通知书没下来之前,到底考的如何还不知道。
他很担心两人最后被录取到不同的学校,不能在一起读大学。
现在确定下来,两人考到了相同的大学,赵城自然是激动无比。
“蒋老师,真巧了,我也被京都师范录取了。
以后咱们在一个学校,能互相照应。”赵城兴奋的在蒋雯雯跟前手舞足蹈。
陆婉在一旁听到了赵城的话,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其实她是很看好蒋雯雯和赵城的。
赵城人不错,稳重靠谱,对蒋雯雯又喜欢的很。
如果蒋雯雯嫁给他,一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她的好朋友,陆婉自然是盼着蒋雯雯以后能过得越来越好。
“那你们真是有缘啊。”陆婉意味深长的说了句。
看陆婉对她坏笑,蒋雯雯的脸顿时涨红起来。
她瞥了赵城一眼,不知道是真的凑巧和赵城考到一个学校去的,还是赵城有意为之。
不管什么原因,两个人以后确实是要一起念大学了。
因为大家都考上了,心情非常不错,在一起聊了好一会儿。
到了午饭的时间点,陆婉和蒋雯雯才离开了知青点这边。
等着陆婉和蒋雯雯回去的时候,朱爱花已经张罗好了一大桌子饭菜。
今天大房二房也过来一起吃。
陆婉考上了这么好的大学,这是一件大喜事,可不得好好庆祝庆祝。
这一顿饭,大家都吃的很痛快。
吃过饭,苏振华就同陆婉道,“婉婉,我下午过去县城一趟。”
陆婉问道,“去县城干啥?”
“
你考上了京大,这么大的喜事,肯定要和爸妈说一声,我去一趟县城,给爸妈发一封电报。”
听了苏振华的话,陆婉点了点头,觉得是应该通知父母,让他们高兴高兴。
“好,那你去吧!”家里有自行车,去县城不麻烦。
关于陆婉和生产队的知青们都考上了大学的事情,很快在生产队传开了。
这事的轰动太大了。
这年头,乡下人,十里八乡能出一个大学生,都是大新闻,他们生产队一下子出了这么多大学生,跟天荒夜谭似的。
当然,关注度最高的还是陆婉。
因为她考上的可是京都大学,全国最好的大学啊。
能去京都大学读书,多少人连想都不敢想。
如果不是人中龙凤,没两把刷子,普通人一辈子都别想。
生产队的人都说苏家是祖坟冒青烟了,娶了个陆婉这么厉害的儿媳妇。
不过也有背地里酸的,说苏振华压根就配不上陆婉。
对于外面的闲言碎语,朱爱花可是一点儿都不会听的。
啥配得上配不上的?
一开始,他们家振华的条件就比陆婉差多了,可是自己儿媳妇根本就没有嫌弃,说明人家不在乎这些。
既然陆婉都不在乎,管别人说啥呢。
人家酸,你不能真听进去了,不然就是给自己添堵。
有这么个京大的儿媳妇在,朱爱花这几天是走到哪儿都被人羡慕万分。
谁当着她的面不得说几句她的福气好呢?
陆婉这么好的儿媳妇,就被她给遇上了。
黄小翠知道陆婉考上大学后,心里嫉妒的不行。
老天爷对这女人也太好了,家里条件好就算了,如今还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大学,自己的差距和她拉的越来越大了。
想让苏振华离开陆婉,和她在一起,多半是不可能的事了。
黄母对朱爱花也是嫉妒的不得了。
本来都是乡下人,咋人家就能娶上这么有本事的儿媳妇呢?
再看看朱爱花在外面到处显摆,风光无限的姿态,黄母
是越看越气。
见朱爱花得意洋洋的,冷嘲热讽的说了句,“我说朱爱花,你别得意的太早了。
你儿媳妇考上了大学,又不是你儿子考上了大学,你嘚瑟个什么劲?
你家振华和陆知青的差距那么大,估计人家回京都念大学,到时候就把这边给抛下了。
到时候人家拍拍屁股走人,有你哭的。”
朱爱花听到黄母这话,顿时来了气。
这个死老太婆,就是见不得她家好,故意来说这些晦气话。
朱爱花拉起脸,“这就不用你操心了,我家老三媳妇儿可不是那种人。
她要是那种人,当初大可不必嫁给我家老三,在咱们乡下受苦。
再说了,我家老三媳妇儿已经说了,等她去了京都念大学,到时候带着我家振华和元宝一块儿过去。”
朱爱花说的都是实话。
陆婉如今考上大学,已经和苏振华商量好,到时候苏振华和元宝一块儿跟她去京都。
一家人,就要一直在一起。
总不能她过去念大学,让苏振华一个大男人在家守着孩子。
别说长时间不见面,就是几天不见苏振华和元宝,她都想的不行。
正好,她娘家就在京都。
苏振华和元宝过去京都也很方便,到时候直接可以住到娘家,都不用出去租房子。
住在娘家,陆军和杨玲也能帮着照看孩子,这样苏振华也能轻松很多。
陆婉到时候可能得住学校的宿舍,但是周末的时候可以回家。
这样一家人就不用长时间分开,肯定比让苏振华和元宝留在乡下来的强。
另外,相比乡下,京都的各方面条件都好太多了。
去京都那边生活,对元宝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苏振华当然也是想能跟着陆婉一起。
和陆婉长时间分开,他同样受不了,估计会得相思病。
于是两口子商量好以后,就决定了,等开学以后,一家人一起过去京都。
这件事,三房两口子也和朱爱花说了一声。
对此,朱爱花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