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盘点不肖子孙:抽不死你,算我输 > 第15章 开元盛世,李隆基的前半生

第15章 开元盛世,李隆基的前半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唐景龙四年,中宗李显暴亡,韦后专权,意欲谋逆,社稷倾覆近在眼前】

    【因中宗李显,性格懦弱,朝政大权便慢慢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

    【为了达成自己成为女皇帝的梦想】

    【韦皇后狠下心来,先杀太子李重俊,而后毒杀皇帝李显】

    【眼见李唐江山岌岌可危,韦皇后即将再复当年武则天之景】

    【面临此等危局,尚且年少的李隆基表现出了极为果决的一面】

    李隆基府上,他与一众心腹幕僚正在商议局势。

    “如今先帝驾崩,韦后擅权,意欲篡逆,我李唐江山势如危卵,我绝不可以坐视不管!”

    “必须以雷霆之势发动政变!而此时唯一可以借助的外力便只有姑姑太平公主了。”

    李隆基与心腹幕僚商议后,便打算立刻派人前去联络太平公主。

    而此时有一个幕僚开口道:“殿下,此乃大事,是否告知相王,也就是您的父亲李旦殿下?”

    李隆基闻言斩钉截铁的说道:“我是为了拯救社稷,为君主、父亲救急,成功了福祉归于宗庙与社稷,失败了我因忠孝而死,不连累相王。”

    是夜,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在当天夜间发动政变,亲自攻入宫门之中,过程中遭到羽林军的阻拦。

    危急之时,李隆基站在高台之上,对着上万的羽林军高喊:“我乃相王之子李隆基!”

    “韦后意欲谋反,已毒杀陛下。”

    “我等进宫,是为剿灭叛逆,诸位将士,放下刀兵者,无罪而有功!”

    “顽强抵抗者,杀无赦!”

    闻言,羽林军皆是不由对视而望。

    身为韦皇后心腹的统领早已被李隆基设计杀掉,羽林军群龙无首,再加上李隆基那番恩威并施的话语,数万羽林军顿时齐齐丢下兵器投降。

    一旁的将领大喜道:“殿下真乃神人也,三言两语劝降数万羽林,如此大事可成矣!”

    李隆基则是一脸淡然的道:“事还未完,莫要大意!全部入宫,彻底诛灭韦氏一党!”

    数千精兵杀入宫内,发动突袭,猝不及防之下韦皇后被斩杀,死于非命。

    她想成为女皇帝的梦想伴随着她的死亡彻底幻灭。

    而李隆基对于韦氏的党羽也没有手软,展现出了杀伐果断的一面。

    他对着众人下令道:“全城搜捕韦氏人员,凡身高于车轮的男性皆处死。”

    是夜,整个长安血流成河,无数的惨叫声响彻了整个长安的深夜。

    曾经盛极一时的韦氏党羽在这一夜灰飞烟灭。

    画面暂停在了李隆基血洗韦氏一党的画面上。

    而天际的声音继续传来。

    【可以说,这场政变是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之既倒。】

    【避免了大唐江山陷入混乱的境地,成功的延续了大唐的国祚。】

    【也因此,当时无数的朝臣和李唐皇室子弟,都将李隆基视为再造李唐江山的大功臣,复兴大唐盛世的不二人选。】

    【故而此事过后,李隆基推扶自己的父亲李旦登基称帝,无人不服!】

    【而李隆基虽然非嫡长子,但是因此大功,也在众望所归中,当仁不让的被封为太子。】

    【这也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做好了时局的准备。】

    ……

    那声音在天空中回荡,屏幕前的众人皆是露出了或者欣赏或者敬佩的神情。

    他们还想着发弹幕讨论一下,可是这次的盘点节奏却是极快,那声音再次响起。

    【睿宗李旦去世,太子李隆基即位称帝,年号开元】

    【时值开元初年,大唐内乱初定,但因多年以来的兵变和全力更替,导致了国力日衰弱】

    【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国内吏治的混乱和官员腐败,这是当下亟待治理的首要问题】

    李隆基继位不久,身穿龙袍坐在龙椅之上皱着眉头。

    他知道如今三省六部的主官皆是庸碌之辈,无法有效的改善朝政。

    此时正需要一名多谋善断的宰相来肃清吏治,拨乱反正。

    他的脑中想起了一个人选,如今尚且还是地方刺史的姚崇!

    随后,在几日后的朝会之上,李隆基当即宣布破格提拔姚崇为宰相。

    朝臣自然反对,对着李隆基说道:“陛下!姚崇仅为地方刺史,怎可直接任命为宰相!”

    李隆基大手一拍龙椅站了起来对着众臣说道:“如今朝政混乱,正需要姚崇这等能臣治理国家,朕意已决!”

    其中一个大臣站出来说道:“若是陛下识人不明而误国,又当如何?”

    李隆基信誓旦旦的说道:“若是真的有那一天,朕自当承担罪责下罪己诏,不过,绝对不会有那一天的!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众臣被李隆基这句话噎住了,也就不好反对,只得默认下来。

    当时时值山东地区发生蝗灾,一众臣子都是冷笑着看李隆基如何处理,其中不乏想看李隆基和姚崇笑话的人。

    在古代,蝗虫被看做某种神明的使者,轻易不敢捕杀。

    这也导致了蝗灾反复,损失惨重。

    姚崇在朝堂之上进言:“古时曾有蝗灾,只因不肯捕杀,以致发生饥荒,百姓相食。”

    “如今飞蝗遍地,反复繁殖,河南河北家无宿粮,若无收获则百姓流离,关乎国家安危。灭蝗纵然不能尽灭,也绝比留成灾患要好。”

    李隆基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直接拍板决定让姚崇去治理蝗灾。

    但凡有臣子反对,李隆基尽皆驳斥或者留中不发,给与了姚崇最大的支持。

    在姚崇的坚持下,蝗灾的危害被减小到最低限度,也没造成大面积的饥荒,百姓的损失也降低到了最小。

    随后姚崇开启了大刀阔斧改革吏治的脚步,他提出贬逐违法功臣、杜绝斜封官、整治外戚等等措施,李隆基尽数支持,没有半点怀疑。

    后续上任宰相的宋璟,张说等人,李隆基亦知人善用,从未怀疑,礼遇甚重。

    当时世人尽皆赞曰:自古君王驭臣之不疑,无过此矣。

    屏幕中的画面停留在君臣想和,长安吏治清明,百官肃然的一幕。

    ……

    【李隆基知人善用,选拔人才,肃清吏治,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站稳了脚步之后,李隆基开始着手对整个官员体制进行改革】

    【这一项改革最为突出的一点便是,以帝王之尊亲自考核基层官员的行政能力】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