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自动化研究所
微型核反应堆,是由岛国三菱重工开发,可以装进卡车集装箱中的核反应堆。
它是将堆芯和冷却剂等放入胶囊型容器中,因此气密性得以提高。由于使用的是高浓缩铀,因此可以在不更换燃料的情况下运转25年左右。
微型核反应堆的出现,使核动力轰炸机的出现真正成为了可能。
之所以说是真正成为可能,是因为核动力轰炸机这一想法在上世纪其实就已经出现,是由美丽国和前苏国提出,并试图具现化的超强战机。试验机就是图-95lal。
它具有超强的驱动力,航程不受限制,且不需要加油的优点,具有无可比拟的军事战略优势。
但由于时代的限制,那时的飞机无法携带体积庞大、重量极重的反应堆和防护装置,而且核反应堆技术也不完善,其安全性能无法得到保证,再加上后来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的问世。所以,美苏的相关计划最终无果而终。
苏言收起有些烦恼的思绪,大脑飞速运转,根据脑海中的记忆思索着解决办法。
“目前来看,微型核反应堆爆炸应该就是这次模拟剧情的核心事件了。”
但想到这里,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
“先不说未来几十年,即便是现在,核反应堆都有非常完备的安全措施。哪怕出现意外,核反应堆一般最多就是泄漏,而不会发生爆炸。”
“那么,这个爆炸又是怎么回事?重大操作事故?还是人为引爆?”
想了很久,他都没想明白这个问题。
微型核反应堆爆炸这种事,如果不是核领域的专家级工程师,是根本解决不了的。
他索性暂时把这个疑问放在一边,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
“想要达成结局条件,可能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救下基地中的所有人,再不济也要保下青鸾项目的核心科研人员,但这显然不能达成a级结局。第二种,就是查明爆炸原因,甚至是在此基础上解决这次爆炸事件,这个倒是很有可能达成a级结局。”
想到这里,他微微叹了口气:“但这第二种方式……很难。”
“这个基地很大,足有三十一平方公里,长宽都有数公里远。想要从我进入模拟剧情时所在的位置到达微型核反应堆所在的位置,单靠双脚是肯定来不及的,只能靠车。”
“关键的问题是,我应该用什么理由让基地里的人紧急转移?45分钟的时间是否足够让基地里的人转移?”
模拟器赋予他的记忆里,没有关于应急预案的信息。
迫不得已,他只能暂时退出模拟器空间。
按照他的本意,是想向一位核领域的科学家请教,但很快就放弃了。
他总不能跟人家说“我在玩一款游戏”这类的话吧?
想了想,他决定向上面打申请,三天后亲自去核电站参观一下,到时候把这类问题问出来也能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苏言是个实干派,想到了立刻就会去做。
他的申请很快就得到了批复:同意。
这从侧面表明了国家在科研领域对他的重视。
……
第二天一早,苏言就穿戴整齐的前往华科院,见到了孙院长。
孙院长见到他的时候有些诧异。
苏言在华科院和华工院的地位比较特殊。
作为院士,一般都会忙着进行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要么是自己组建研究所,要么是和其他人或企业、单位合作。
但是苏言不同,他看起来就是一个闲人。
嗯,或许可以把“看起来”这三个字去掉。
他没有自己的研究所,也不参与其他科研项目。更奇怪的是,国家也不管他,也不主动给他安排科研任务,基本上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有级别极高的全天候安保措施。
这个待遇,就连他这个院长都没有。
当然,孙院长并不嫉妒。相反,他觉得这个安保级别这可以理解。
毕竟苏言上交的科技,是他们几十年都没有研究出来的东西。
“小苏啊,今天怎么过来了?”孙院长笑着问道。
苏言向他礼貌的打了个招呼,道:“我今天来,是想见一见自动化研究所的几位前辈。”
“哦?又有新项目了?”孙院长好奇的问道。
“嗯,有一些关于人工智能方面的想法想要和几位前辈讨论一下。”苏言老实点头。
“嚯!”
孙院长没想到他还真的是有了新项目。
当下也不迟疑,直接拨出去了一个电话。
“喂,老赵,在所里吗?”
“是这样的,咱们院里的苏院士想要见你,有些人工智能方面的想法想要和你们那边讨论一下。”
“就是苏言。”
“好,那我让他直接过去找你。”
孙院长放下电话,对苏言道:“你直接过去就行,他在所里等你。”
“谢谢您,孙院长。”
苏言从孙院长那里拿到地址,然后就告辞离开了。
华科院院士的研究所不一定都在京城,很多都分布各地,他们本人也不是都在京城工作。
苏言的运气不错,赵所长的研究所就在京城。
半个小时后,他就在办公室里见到了赵国栋院士。
两人简单寒暄一番之后,苏言说明来意。
赵国栋点头,先是带着他参观了一下整座研究所,然后就来到了人工智能研发团队所在的科学研究室。
在这里,苏言见识了目前我国研发出来的最顶尖人工智能。
看过之后,他对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有了一个大概的认知。
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与西方国家的差距并不大,基本都处在了研发的瓶颈期,差距更多的是体现在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上,相信用不了几年就可以把这个差距弥补上来。
苏言很高兴。
因为这代表着,对高级人工智能研发理论的解析速度,将会比ge67发动机这种差距很大的技术要快上很多,应该很快就能研发出来。
但现实情况却并没有他想的那么顺利。
当他把关于高级人工智能的研发理论讲给他们听之后,却发现他们的表情有些奇怪,好像欲言又止。
“各位是有什么问题吗?”苏言奇怪的问道。
一位四十多岁的院士点头道:“苏院士,您刚刚讲的内容,我们有很多都没听懂。”
就这样,苏言在研究室里和他们一直呆到凌晨,才满身疲惫的离开。
他知道,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自己恐怕都要呆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