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长公主的前朝驸马爷(24)
然而事到此还未完,曹国华再丢涿州,未等京中问罪,便在败退途中遭遇了北狄的埋伏。
原来,大安军队一直号称仁义之师,即使撤退也要带着失地的百姓。在东路军的撤退当中,曹国华亦是如此。
他先遣人率涿州百姓退走,自己率大军殿后。
可此时大安军队人困马乏,缺粮少水,战斗力迅速衰退,甚至连个像样的殿后军阵都组织不起来。
反观北狄人,兵强马壮,罕达休哥率领轻骑兵一路尾随大安步兵。边杀边追,边追边杀,一直追到歧沟关。
埋伏在此的北狄重兵,以逸待劳,一夜阻击,大安军队伤亡惨重。
此时的残兵败将已经被罕达休哥吓破了胆子,其中甚至包括了主将曹国华。他竟率领麾下亲信弃军而走,以数骑遁去。
一时间大军群龙无首。
“将军,主将竟然逃了。”身边的亲兵将此事报告给钟正田。
“杀出去,收拢残兵。”钟正田当机立断。
“是!”狭路相逢,绝地反杀。在钟正田的带领下,大安军队顺利撤出北狄包围圈、
曹国华这边收拾残兵,连夜抢渡拒马河 ,于易山南岸扎营。
他正准备休整一下,却不想罕达休哥又率兵而至,军士望风而窜,互相踩踏、溺死河中者不可胜计。
主力大败,北伐计划彻底失败,而北狄却反守为攻,在太后与皇帝的带领下一路连下三关。
一时间边关告急,此时南方两广路有人以大周遗孤身份起兵反叛,神爵元年的大安烽烟四起。
元建章在朝堂之上怒摔玉盏,“简直妖言惑众,何来的大周遗孤,周废帝早已经病逝。”
众臣眼观鼻,鼻观心。经过这么多年的忠君思想洗礼,文死谏,武死战,已经深入人心。
饶是多年来元家兄弟借故将朝堂多次洗牌,当年老臣十不存一,朝中尽是新晋。
但是也无人能说出大周贺家有何不妥之处,贺家出了两代明君,若不是太祖欺负人家孤儿寡母,这天下还是姓贺的啊。
说忠君爱国,可皇帝陛下,你们兄弟起家就名不正,言不顺。文人自有清高,让他们打这个嘴炮,还真是难为人了。
看着满朝的反应,元建章怒从中来,贺家人果然是他的心腹大患。
如此,当日便派遣禁军点兵三十万准备平叛。
然而,在点将上却为难了。纵观满朝武将,能带三十万大军者不是兄长遗臣,便是大周叛臣。
“圣上,不若派张抱一领军,另选得力文臣做监军。”与元家兄弟一起反叛大周的赵则平建议道。
“张抱一?”元建章不放心,此人乃是大周世宗皇帝的妹夫。让他去,岂不是放虎归山。
“陛下,张抱一家眷俱在京都,他当年既然做了大安的顺臣,此时若再为贰臣,致使寿安公主丧命,恐怕贺家那位也不会放过他。”
此时元建章已经确认了叛军首领,正是已经病逝的废帝贺芳。
朝中人心惶惶,驸马府里却一片冷肃。
“南边的人是你安排的?”元弦桐问贺子锋。
“是兄长。”贺子锋道。
“兄长?你是说。”元弦桐惊讶的看向贺子锋。
“兄长去了南边医病,想来是他见北方战事胶着,遂才起事。”
贺子锋没说的是,兄长的身体撑不了多久了,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吸引元建章的注意力,便于他在京中行事。
“北方的战事,你准备怎么办。”这天下的归属于她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她关心的只有这战事中的黎民百姓。
“我准备劝皇上御驾亲征。”贺子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御驾亲征?”元弦桐觉得贺子锋真敢想,这个时候她那位好叔叔还有胆子出京么。
“如何说服皇上亲征这是我的事,只是我走了,京都的一切都要仰仗阿桐了。”贺子锋拉着元弦桐的手柔声道。
这一世,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说他自私也好,说他有心机也罢,他都要将他的阿桐‘拖下水’。
他要将这天下至高无上的权柄捧到她面前,让她永远做那个初遇时肆意张扬的小公主。
“我会做好的。”元弦桐冷笑道。埋藏在心底的恨,在这一刻才敢稍微宣泄出来。
为了这花花江山,她的好叔叔不惜弑亲夺位。那她就要他亲眼看着,他在乎的在他面前灰飞烟灭。
此时元弦桐骨子里传自父亲的杀伐果断,已经被唤醒。这江山我可以让,但是你却不能夺,不然便是玉石俱焚。
翌日大朝,元建章颁旨,以侍中张抱一为将,点兵三十万往两广平叛。
张府,寿安公主亲自为丈夫披上甲衣。妇人已年逾五旬,但保养得宜仍是国色天香。
“公主,抱一去了,你,要照顾好自己。”张抱一一身甲胄倾身抱了一下妻子。
“夫君慢走,妾待夫君得胜归来。”寿安公主贺娇,笑盈盈的看着依旧英武不凡的丈夫。二十多年了,她隐忍苟活了二十多年就是为了等这一天。
张抱一领兵离开了,留下了张府妇孺闭门谢客。
与此同时,朝中诸臣也为北方战事头疼不已。
北狄此时大举进攻,兵员补给,粮草辎重井然有序,这时大安君臣方才反应过来,北狄人此次显然是有备而来。
北伐的二十万大军已经被消灭了一半,另一边还被北狄大军截成两截不能相顾。
且北狄不止铁骑天下闻名,他们的士兵在攻打城池的时候也十分勇猛。
他们占据了幽蓟多年,对于城池的攻击与接管早已经烂熟于心,短短数二十日便向大安境内推进了数百里,直逼京都门户东郡。
朝中文臣力主迁都南下避其锋芒,而元建章每每思及亲征时被北狄人追杀的惨状,便觉得伤处隐隐作痛,因此亦有迁都之意。
可闲赋在家的诸多武将却主张力战,守着京都门户与北狄人血战到底。
他们笃定北狄人孤军深入,定不能长久。待收拾残兵迂回包抄,此战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