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磨炼中的新帝
百官上朝本应该是常态,可为了今天这一场再普通不过的朝会,却差点儿赔上一条性命。
出了大殿门,皇帝止住身后跟来的宫人,孤伶伶的站在雕栏玉砌的长廊上远眺。
看着庆和殿下的台阶,他长长的叹了口气,开始已经是这么难,以后的路只怕会更难走。
陪站在一旁的恩怀此刻在他身上仿佛看到了先帝的影子,他无声走近,“陛下,太医院来传,林内尚书已经转醒,人无大碍。”
把话听进了耳朵,黎毖却并未收回看向远处的目光,“大都,父皇临行之际,可有留话给朕?”
突然问起这个,恩怀一怔,“陛下……”
“可有?”
“先帝心中所系都是江山百姓……”
“可朕是一国储君,是接手这片江山的新君,他难道对我就没有一点期许?”
“先帝既传位与您,自然信任您。”
“大都伴了父皇几十年,没人比您更知他的心思,你又何必拿这种话哄我。”
恩怀深深弯下腰,不敢答话。
知道听不到答案,黎毖自嘲一笑,“朕知道,朕不是父皇心中坐上皇位最合适的人选,如果不是事发仓促,没留给七弟一点时间弥补,这个皇位还不一定能落在朕的头上。”
“陛下……”
黎毖惨淡笑笑,“未能见父皇最后一面,未能听到他的只字片言,是朕心里,一生都无法弥补的遗憾。便是以后做的再好,没有父皇的认同,总是缺点什么。”
恩怀把腰弯得更深,他眼睛紧紧盯着自己鞋尖,“所有皇子里面,先帝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您,在他心里,最牵挂的也是您。”
是啊,那些年父皇对自己是如何疼爱和看重仍是历历在目,只是这些年他的路被人引导着越走越偏,也让他和父皇越隔越远。
黎毖扶他起身,“大都说得没错,只是您还漏了一句,让父皇最为失望的也是朕。”
这话不漏着他哪里敢说出口,恩怀低头。
看得出他在逃避这个话题,黎毖也没打算打住,藏在心里的话也没几人可以说,他一口气憋在胸口难受极了。
黎毖望着前方,他的目光凝在远处往出跳转,先是跳出皇宫,又跳出皇城,再慢慢跳出昌平城,直到最后视线里变成一片虚无。
说来讽刺,从前未到这个位子之时,他的眼睛里、耳朵里只容得下庆和殿里的那把椅子。
身在最顶端的位子,他却犹如井底之蛙,困守在一片巴掌大的天地里,时间久了,他的心也跟着缩成小小一团。
可现在,他看出去了。
他目之所及,都是他的臣民,他的国土,每一片瓦,每一棵树,甚至每一个人,都属于他,也都责任与他。
坐上这个位子起直至此刻,他才明白要守住这片江山有多不易。
这江山,沉甸甸的,沉甸甸的啊……
黎毖重叹一声,“大都,你说朕到这时才看清才路该如何走,会不会晚了?”
“陛下……”
看着自己的目光太过炽热,在宫里出来的活命之道告诉他这话不该接。
可看着从没像现在这样肩膀挺直的皇帝,恩怀还是冒着大不韪之过接了,“陛下的路才刚开始,何来晚了一说?”
“不晚?”
“不晚。”
“好!”黎毖拊掌,紧皱的眉眼舒展开,“来人,拟旨!”
小内侍踮脚跑过来,“奴婢在。”
“拟朕旨意,内尚书林映安护驾有功,赏金百两,银千两,另赐五品官职府邸一座,旨意即刻去发。”
内侍弯腰,“是,奴才领旨。”
瞥一眼从他身边匆匆而过的小内侍,恩怀一时拿不准皇帝在那番感概之后下这道旨意是为何意。
赏金赏银他尚能理解,可一个内官赐她官邸,这就有些值得琢磨了……
黎毖显然也没有解释的打算,风吹皱他的衣袍,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他就算站着都觉得松快多了。
抬头望了眼天,想着那个一语点醒他,让他把目光跳出去的人,黎毖展颜笑着……虽然他领悟的晚了些。
“难得空闲,走,大都陪朕去拜拜父皇。”
重华宫外细长的宫道中内侍宫女来来往往,宗殊白身着上朝时所穿的紫色绣狮武官朝服踏步与其间,挺拔的身材在一众穿梭的人里格外打眼。
是以,在京都城消失了好几天的归山隔着很远就将主子认了出来。
在宫人眼皮子里头没敢使轻功,归山只能哼哧哼哧跑来追上,“主子,属下有要事回禀主子。”
午时阳光正盛,宗殊白迎着盛阳回头,“什么事?”
左右看了看来往不断的人,归山摸了摸耳朵,不便说。
也知道他近几日在忙什么,宗殊白止步在只有一墙之隔的重华宫外,视线穿进墙的往里看了好几眼,正事要紧的调转了方向。
回了殿前司归山才开口,“高阳来信了。”
之前安排高阳跟着去了云州,被林映安安排去追查相思草的下落,直至现在也没回到京都,现在来信多半是有了那批相思草的线索。
归山展信递上,“主子请过目。”
宗殊白一眼扫过,为防信里的内容外泄,高阳在信上并未提及有关相思草的字样。
可也足以让知道他此行目的的人看懂他的意思。
归山上前低声道,“信是从吉州发来,若是按水路行程,高阳此刻人应该已经出了九江府,入了荆南地界。”
而荆南靠海,货船一旦入了海,水路四通八达,要想再循踪迹追上可就难了。
这也是高阳来信回来请求支援的原因。
在雁门关时就养成的习惯,桌上的舆图随时都是展开的。
宗殊白手指划过舆图上与荆南各处相连接的密密麻麻,足有上百条的水路,通往大黎各处。
食指一下一下规律的敲击在桌面上,宗殊白薄唇抿成一条直线,在每条路上都派人拦截显然是不现实。
闭眼思索一会儿,他将手指定在其中三处,“安排四队人马,即刻出发去这三处等候,你带一队去接应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