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明朝第一航海家 > 第619章 朱高煦有罪

第619章 朱高煦有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代理锦衣卫指挥使后,郑海大力整治锦衣卫,并着手调查与纪纲有关联的官员。

    他向朱棣呈递了两份密奏:一份是有关谷王朱橞意图谋反的折子;一份是有关汉王朱高煦与纪纲有勾结,并列出汉王在南京所犯下的多件不法案件。

    谷王朱橞是郑海的老熟人。

    当年郑海潜入南京说服了谷王朱橞,这才有谷王朱橞与李景隆一同打开金川门迎接朱棣的“义举”。

    正因为如此,这些年来,谷王凭借此等功绩获得朱棣的额外奖赏,是诸王中过得最滋润的藩王。

    之前,郑海就曾通过薛禄之口,告诉皇太孙朱瞻基有关谷王意图谋夺的事情。

    有关谷王朱橞意图谋反的事情,谷王府中的都督张兴前往北京奏事,也曾提醒朱棣此事。

    从蜀王朱椿得知此事,皇太子朱高炽也向朱棣上密奏告之此事。

    可令郑海感到意外的是,朱棣并没有急着动谷王。

    朱棣仅仅是命宫中的宦官给谷王朱橞传旨,命朱橞送蜀王朱椿的儿子崇宁王返回四川。

    都说谷王要与蜀王联手造反,朱棣就顺水推舟,让谷王送朱椿的儿子回四川。

    “难道想一锅端了?”郑海有些想不通,“可蜀王朱椿也是告密者啊,这不太可能……”

    谷王意图造反的事情暂时搁置,汉王朱高煦的事情,朱棣也没有立即处置。

    郑海给朱棣暗示,汉王朱高煦也意图造反。

    可朱棣似乎不信任郑海,并没有表示如何处置。

    朱棣怎么处置谷王的事,郑海并不关心。但对于汉王朱高煦这个潜在的威胁,郑海是不放心的。

    上一次郑海遇袭,就是李春与朱高煦联手策划的。虽然他射了汉王朱高煦一箭,可仅仅这样是不够的。

    朱高煦手里还有三千私兵,对于太子和他而言,朱高煦都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曾因为汉王朱高煦多行不法,朱棣直接罢黜了汉王府中的长史程石琮与纪善周巽(xun)等人。

    可即便如此,汉王依旧我行我素,丝毫没有收敛。

    最可笑的是,朱高煦嫌自己府中的新任长史与纪善碍事,他竟把纪善周岐凤送入锦衣卫的大牢关押。

    汉王与锦衣卫的勾连已经很明显了,就连太子朱高炽都知道此事。

    不过,太子朱高炽反而袒护汉王,没有将此事告诉朱棣,反而将纪善周岐凤调到长洲县当教谕。

    此事以后,汉王朱高煦更加肆无忌惮了。

    除了私养三千士兵,还四处侵占百姓及各公主府牧场。

    朱高煦还用铁瓜锤死兵马司指挥徐野驴、僭用御用车马、器物。

    若是普通人,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足以砍头,甚至,抄家、灭门、株连九族。

    然而,他毕竟是朱棣的儿子,灭门、株连九族是不可能的。

    光是郑海密奏汉王朱高煦的各种不法,朱棣或许可以置之不理,但皇太孙朱瞻基也屡次指出汉王的罪行,朱棣最终决定借着祭祖的名义返回南京。

    九月初,朱棣打发了瓦剌的使臣。二十日,朱棣与郑海等人从北京出发,南下南京。

    十月十九日,朱棣在凤阳停留,与皇太孙朱瞻基等一同祭祖。

    十月二十五日,朱棣等人返回南京,拜谒孝陵明,祭祀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

    十一月十五日,朱棣召集文武群臣商讨营建北京城诸项事宜。

    十一月十九日,朱棣召英国公张辅返回南京。

    十一月二十一日,朱棣得知汉王朱高煦在京城内外纵容私兵劫掠,还私自造兵器,有与纪纲勾结有谋反举动,削掉朱高煦的两个卫,将朱高煦手下的将领调往居庸关以北。

    永乐十五年(1417年),二月六日,朱棣下令,废谷王朱橞为庶人。

    三月二十日,朱棣当面质问汉王朱高煦,褫夺汉王的冠服,将他囚禁于西华门内,命太监黄俨等人昼夜看押。

    经多方面调查,朱棣确认了朱高煦与纪纲有勾结,有谋反的举动,打算将朱高煦贬为庶民。

    “父皇,二弟只是一时糊涂,请父皇宽恕二弟。”皇太子朱高炽匍匐在地,替朱高煦求情。

    见朱高炽如此仁厚,朱棣心中有一丝感动。在他的三个儿子中,就属嫡长子朱高炽像皇后一般宽容和仁慈,在这一点上朱高炽比那两个不成器的家伙强太多了。

    这么一想,朱棣就觉得当初让朱高炽当皇太子是对的。

    可随即他又有些不放心了:太子太仁慈,这以后又怎么能压得住朱高煦呢?

    见皇帝不吭声,太子朱高炽又劝道:“父皇,母后去世时吩咐孩儿要好好照顾二弟和三弟,求父皇看在母后的份上,饶恕二弟这次……”

    “高炽啊,朕是为你除去蟊贼,你怎么反倒为他求情?养虎为患,你怎么不懂呢!”朱棣厉声道。

    朱高炽抬起头,却依旧跪在地上,恳求道:“父皇,二弟并没有谋害儿臣的心思,以后也未必有这种心思。还望父皇宽恕二弟。”

    “知子莫若父。朕知道你仁慈宽厚,高煦他可未必!”朱棣叹了一口气,摇头道,“他自比唐太宗,将你视为李建成,你怎么能留给他日后起兵造反的机会?!”

    朱高炽流着泪,再次磕头:“孩儿,求父皇宽恕二弟……”

    “你不听从朕,以后一定会后悔!”

    “父皇,孩儿求您了!”

    朱棣又道:“好!朕答应你,朕这次可以宽宥他,但他决不能留在京城附近!”

    见皇帝答应,朱高炽抬起头,擦拭眼角的泪水。

    “你不同意朕褫夺他的爵位,那就罢了,但他不能留在京畿之地,”朱棣解释道,“若他留在京畿附近,一旦有异变,他早上发动兵变,你晚上便被他所擒拿。因此,他不得留在京畿附近。”

    朱高炽不敢提出异议,只能默默点头。

    沉思片刻,朱棣道:“这样吧,既然他不肯前往青州就藩,那就让他去乐安州吧。”

    朱高炽点头称是。

    在皇太子朱高炽求情时,锦衣卫指挥使郑海与皇太孙朱瞻基也在大殿中。

    朱棣扭头看向一旁的皇太孙朱瞻基:“朕为一国之君,也是他的父亲,你二皇叔尚敢做出这等事情。将来,他又会怎么对付你们父子俩呢?瞻基,你不要忘了朕今日说的话。”

    皇太孙朱瞻基抱拳道:“孙儿一定谨记皇爷爷的话。”

    “瞻基,你记着,假如日后你二皇叔有威胁到宗庙社稷,你当为宗庙社稷除掉他。就像周公诛杀管蔡那样,是圣人所为。”

    “孙儿明白。”

    朱棣冲朱瞻基点点头,对皇太子朱高炽挥挥手,示意他与皇太孙一同退下。

    两人退下后,朱棣看向大殿中候着的锦衣卫指挥使郑海:“慎之,三宝已在福建等候,你把手上的事情安排一下,去福建与他汇合吧。”

    郑海连忙抱拳,回复道:“是陛下,臣交代一下手下,便前往福建。”

    朱棣点点头,示意郑海退下。

    去年十二月十日,郑和已经奉命南下,准备开启第五次下西洋。如今,郑和船队正在福建等候。

    郑海离开后,朱棣询问身旁的太监:“南洋有消息没?”

    “禀陛下,张谦还没回来,奴婢估计他应该快回来了,如今应该在等夏季风。”

    朱棣点点头。

    张谦是宦官,去年冬天奉朱棣之命秘密前往南洋,查证有关朱允炆消息的太监。

    旧港使者施济孙的消息是不是准确的?

    朱允炆在不在旧港?

    这是朱棣推迟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重要原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