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二下西洋
皇帝紧急召见,郑海不敢在尼姑庵停留。
他跟着太监昌盛,走出尼姑庵。
离尼姑庵不远的地方,一棵歪脖子松树下,拴着几匹红棕色的快马。
见郑海与昌盛走过来,几名太监急忙去解拴着马匹的绳子。
见昌盛身边没人,郑海低声问道:“昌盛,陛下急着召见我,到底有什么急事?”
昌盛扫了一眼四周,凑近郑海,低声回复道:“小的不瞒辅国公,陛下为的是南洋之事,不知辅国公是否有耳闻?”
“莫非是暹罗国之事?”
昌盛眉眼一挑,一副微微惊讶的表情,拱手恭维道:“国公的消息,真是灵通!小的佩服!”
郑海可不吃这套,直接道:“昌盛,你是宫中的老人,在我面前,不必如此谦卑。私下里,叫我郑海就好……”
昌盛久居皇宫,是个人精。
他已经服侍过三代皇帝,论见识与察言观色的本事可不是一般人可比。
见识过年迈的洪武帝朱元璋的心狠手辣,陪伴过年轻的建文帝朱允炆从稚嫩走向成熟,又跟着心机深沉的永乐帝,太监昌盛早就学会了看人说话。
知道郑海没有什么架子,不喜阿谀奉承,他也就不再故作姿态。
“小的可不敢直呼国公姓名。”
昌盛叹了一口气,感慨道:“想当年,小的与国公初识,您还只是锦衣卫的一名小旗……这才多少年,您已经位列一等公爵,而小的依旧只是陛下身前的一个奉御太监……”
“昌盛公公,可不要妄自菲薄。”
郑海宽慰道:“这陛下身边的长随奉御,可不是谁都能当的。公公,办事稳重,恪尽职守,来日一定能升上去。”
“借国公吉言,希望如此。”
“我义兄郑和,以前就在陛下身边当差,如今就升上去了,昌盛公公一定也可以!”
“小的可不敢跟司礼监郑大人相比。”
昌盛微微低头,眼神中却是充满了憧憬。
他眼中的憧憬一闪而过,若不是郑海的眼神之犀利异于常人,可能真发现不了。
神色一变,昌盛低沉声道:“唉!若是没有那铁匣子的事情,或许,小的还有出头之日,可……”
“公公,你如今不是得以出宫了吗?可见,陛下对你信任有加。”
郑海不动声色,继续劝说道:“这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还望昌盛公公,着眼长远。”
就在郑海与太监昌盛低声闲谈时,几名太监牵着马,走过来。
“管事,辅国公,你们的马。”
昌盛冲着那几名手下点点头:“你们先等一下,我与辅国公说句话。”
他凑到郑海身前,低声问道:“辅国公,小的有一事不明,还望国公为小的解惑。”
“什么事,你说。”
昌盛极为谨慎地扫了一眼四周,轻声细语道:“太祖高皇帝交代的铁匣子,只有国公与我知晓……”
他神色肃然,盯着郑海,旁敲侧击道:“国公,你说,西宫的那把火与先皇帝的神秘失踪,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郑海呵呵一笑,从容不迫道:“这不过是巧合罢了。昌盛,莫非,你还知道其他的事情?”
“呵呵,呵呵,小的也只是瞎猜而已。”
昌盛冲着郑海微微一躬,行礼道:“请国公上马,咱们这就入宫。”
郑海点点头,走向不远处的马匹。
在坐上马鞍之际,他用余光扫了一眼侧后方的太监昌盛。
昌盛的嘴角微微上扬,他的脸上有一丝冷笑,几乎不可察觉的。
郑海心中暗暗警惕。
“这昌盛果然不简单,他已经有所怀疑了……
“这久居皇宫的太监果真跟狐狸一样精明,真不能等闲视之。
“不过,怀疑归怀疑,他没有证据,根本不敢跟朱棣说。
“更何况,他根本就不是朱棣的人,我暂且不用理会他。
“不过,寻找朱允炆这件事情,必须想办法推给其他人。
“否则,这个锅,保不定哪天会扣在我身上……”
骑着马,一路奔向皇宫,郑海却在暗暗思量着,该如何撇清与自己的嫌疑……
来到皇宫门前,太监昌盛亮了亮手中的金牌,直接带着郑海入了宫。
下了马,太监昌盛直接领着郑海赶往武英殿。
走进武英殿,郑海发现,郑和、道衍、纪纲与朱棣都在殿中。
“郑海,你终于来了!”
看到郑海进殿,朱棣率先出声。
郑和、道衍与纪纲纷纷扭头看向郑海。
瞥了一眼郑海,朱棣又道:“朕原本是想找你商议暹罗国之事,不过,你来晚了。朕命你与郑和一同出使暹罗,这事就这么定了!”
“陛下,这……”
“怎么?你不愿去?”
盯着郑海,朱棣的眼神深邃。
那双小眼珠子,像探照灯一样照在郑海的身上,令郑海浑身不舒服。
这哪里是找郑海来商议的,根本就是等郑海前来,然后,直接宣布委派的决定。
郑海心里当然有些不舒服。
徐妙锦那边还没解释清楚呢,这边突然来了一个紧急召见。
刚入宫,他还没弄清楚事情呢,朱棣就来了这么个旨意。
要知道,这下西洋一趟就是两年,刚回来还没过多久,又要出海了。
郑海心里确实不愿意。
打量着郑海,朱棣解释道:“朕听郑和说,你是白衣族,言语与暹罗国多有类似,故命你与郑和一同前往暹罗。”
“臣确实是白衣族,臣领旨。”
虽心里不爽,但郑海依旧应承下来。
白衣族就是傣族,暹罗国是古代的泰国。
傣族与泰国的泰人是同宗同源,语言上是同一语系,只是后来慢慢各自演进,成了两种不同语言,但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听到郑海一口答应,朱棣微微点头,嘴角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陛下,不知使团什么时候出发,臣有一些事情要……”
“即刻出发,不得耽误。”
还没等郑海说完,朱棣便打断了郑海。
“具体事宜,你问郑和,朕已经跟他交代了。”
郑和公私分明,向郑海抱拳行礼,郑重道:“辅国公,具体事宜,稍后小的会向国公一一禀明。”
在朝堂上,郑海是辅国公,郑和只是司礼监掌事。
因此,论身份地位,郑海更高,郑和向郑海行礼,符合礼仪。
“好了,你们师徒三人先退下吧,关于出使西洋的事情,你们自己商议。朕就不留你们了。”
郑海跟着道衍、郑和向朱棣行礼,退出武英殿。
武英殿中,只剩下皇帝朱棣与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纪纲,你的主意很好!”
“谢陛下夸奖,”纪纲抱拳行礼,“这辅国公出使暹罗,怕是三五个月都回不来了……”
“三五个月?”朱棣咧嘴笑道,“是两年。”
纪纲一愣。
朱棣微笑着道:“朕已命郑和送南洋各国使团一同返回南洋,要他回访诸国,这一来一回,与上次出访所花的时间不会少多少。”
“陛下圣明!臣实在愚钝,竟没想到,陛下会有如此妙招!”
纪纲抱拳行礼,不失时机地恭维朱棣。
“徐妙锦那边,怎么样了?”朱棣问了一句。
纪纲回复道:“陛下放心!臣已经吩咐下去,那老尼姑不会令徐姑娘真的出家。”
“嗯,这件事,你办的好,朕很满意。”
……
出了皇宫,郑海与郑和先送他们的师父道衍回寺庙。
从寺庙返回的路上,郑海问郑和:“三宝,陛下为什么急着命使团第二次出使西洋?”
“小海,你有所不知,”郑和解释道,“暹罗国抢走了陛下赐予满剌加国王的王印与封王诰令,还掳走了镇山国石碑……”
【注】
有关学者对郑和第二次下西洋的时间与过程有疑义,至今仍有争议。
《明史》记载的郑和第二次下西洋与《天妃灵应之记》碑所记时间不同。
《明史郑和传》:“(永乐)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
《明史成祖》:“(永乐)六年……九月……癸亥,郑和复使西洋。”
《天妃灵应之记》碑 :“永乐三年,统领舟师,至古里等国……至五年回……(第二次下西洋)永乐五年,统领舟师,往爪哇、古里、柯枝、暹罗等国……至七年还。”
【《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郑和碑》,是宣德六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立下的石碑,本小说以此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