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解缙的劝说
“陛下,自古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内阁首辅解缙抱拳回复朱棣。
这个理由,之前在朝廷上礼部的官员已经提过。
朱棣哼了一声,瞪着解缙,不满道:“朕,就不是嫡长子!朕不是照样当了皇帝?”
淇国公丘福接过话,附和道:“陛下立太子,就不该按照什么狗屁的嫡长子继承制。高阳王屡立战功,与陛下一样能征善战。臣建议立高阳王为太子。”
高阳王,即朱高煦,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获封为高阳王。
解缙不卑不亢,拱手道:“皇长子仁孝,人心所向,天下归心。陛下立太子,自然要立皇长子。”
朱棣翻了一个白眼,抓起桌子上的一本书,翻了起来,故意不理会解缙。
“论人心所向,高阳王最得人心,我们武将都支持高阳王。”淇国公丘福与解缙针锋相对。
朱棣继续看书,不发表任何看法。
他手上的书是解缙奉命编修的《文献大成》的其中一本。
《文献大成》是集齐中国古代典籍的类书,内容包含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等各种古代知识,类似现代的百科全书。
“陛下,太子是储君,未来将继承皇位,必须遵循礼法。
“若不遵循礼法否则,陛下的子孙必起纷争!
“皇长子仁德,并无过错,陛下不理他为太子,将难以服众……”
解缙一再劝说朱棣,要遵从礼法,坚持立皇长子朱高炽为太子的意见。
朱棣依旧沉默,依旧不理会解缙。
淇国公丘福站在一旁,看到皇帝不理会解缙,心中已经有了结果。
丘福没有再和解缙争辩,静静地站着,也不说话。
他知道,朱棣偏向于立高阳王为太子,而且主意已定。
就算解缙巧舌如簧,也已经改变不了朱棣的主意。
既然大局已定,他就没有必要与一个文臣争执了。
他擅长的是打仗,与文臣争辩,他可不占优势。
说了一堆话,却见皇帝理都不理他,解缙又急又无奈。
“陛下,就算您不喜欢皇长子,那您也该为子孙后代,考虑、考虑……”
朱棣确实不喜欢朱高炽。
因为朱高炽太胖了,形象不如朱高煦,而且性格偏仁厚,不像朱棣他自己。
而且,朱高炽身体有病,不能骑马打仗。
打仗这方面,朱高煦更像朱棣,勇猛敢打敢拼。
一想到打仗,朱棣就想起二儿子朱高煦在战场上的表现。
朱高煦曾多次解救朱棣,多次扭转了败局。
在战场上,朱棣也曾经许诺过有意将王位传给朱高煦。
以前是王位,现在就是太子之位,是以后的皇位。
“陛下,就算您对皇长子不满意,”解缙真的是苦口婆心,绞尽脑汁,“可您还有圣孙啊!您有好圣孙!”
朱棣忽然抬头,微微挑眉,眼睛闪过一丝惊讶。
解缙敏锐地觉察到皇帝的变化,连忙道:“陛下,想想您的圣孙。他聪明伶俐,未来必定是一代明君。”
朱棣竟不自觉地点点头。
淇国公站在一旁,目瞪口呆,一脸懵逼。
他没想到解缙会搬出皇孙。这一招,他没法反驳。
皇长子朱高炽有一个好儿子,名叫朱詹基。
朱詹基生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是朱高炽与张氏的嫡长子。
朱詹基出生的那天,朱棣做了一个奇异的梦。
朱棣梦到他父皇朱元璋交给他一个玉圭,并说:“传之子孙,永世其昌。”
梦醒后,朱棣听说世子朱高炽得了一个儿子。
朱棣觉得,这喜事似乎与梦境有关系。
前去看望刚出生的孙子,他发现孙子白白胖胖的,很精神。他情不自禁道:“这小子一脸英气,符合我的梦境。这是大明的福气啊!”
朱詹基活泼可爱,聪明机灵,很讨朱棣的喜欢。
解缙趁机劝道:“陛下,您立皇长子为太子,那皇孙今后就是皇太孙。一代代传下去,这样皇位传承才能平稳,天下才能安定……”
朱棣微微点头,看向解缙与淇国公:“你们俩先退下吧,让朕再想想。”
解缙与丘福离开文渊阁,文渊阁中,只剩下朱棣与一直不吭声的道衍和尚。
朱棣看向一旁的谋士道衍和尚:“道衍,你也同意解缙的看法吗?”
道衍摸着胡须,微微一笑:“贫僧同意陛下的看法。”
瞟了一眼道衍,朱棣心中暗骂:老狐狸!
他虽然不喜欢长子朱高炽,但确实很喜欢他的孙子朱詹基。
那小子聪明又机灵,不像他爹,却像他朱棣小的时候。
思考了片刻,朱棣再次开口道:“朕有些犹豫,要不立太子的事再等等?”
“陛下还想等什么?”道衍那双深邃的三角眼扫向朱棣。
“朕,想等皇孙长大。”
“陛下可曾看过历代史书?”
道衍问了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明知故问。
朱棣瞪了道衍一眼,有些不满:“你想说什么,不妨直说!”
道衍面色严肃,那双病虎三角眼直直盯着朱棣:“陛下,可记得,唐初的玄武门之变?”
眼角一跳,朱棣皱了皱眉,又狠狠瞪了道衍一眼。
道衍不躲不避,眼神犀利,依旧是一脸严肃。
朱棣自然知道玄武门之变。
这段历史实在是太有名了,几乎无人不知。
唐朝武德九年(公元629年)六月初四,唐高祖李渊的二皇子李世民在玄武门杀死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使李渊不得不立李世民为太子。
朱棣皱着眉头,叹了一口气,又摇了摇头。
“好吧,朕听他们的。”
翻了翻面前的《文献大成》,朱棣看向道衍:“这套书,朕不满意。”
道衍咧嘴一笑:“陛下是不满意这书呢,还是不满意这编书的人?”
朱棣白了道衍一眼,站起身:“朕跟你没话说,朕要找你徒弟商议。”
“陛下,真的打算要下南洋?”
“道衍,你反对朕派人下南洋?”朱棣转脸看向道衍。
道衍哈哈一笑,捋着胡须,反问道:“贫僧,为何要反对?”
“话不投机,朕不跟你说,朕找郑海谈。”
说着,朱棣走出文渊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