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人在三国,杀敌爆奖励 > 第131章 父愁者再出手

第131章 父愁者再出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医院?您说的是医馆吧?”

    “不,就是医院!”

    刘威解释道:“我打算在治下各地设立医院,医院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也是研习医道的地方,然后再召集天下名医坐馆,一边行医一边收徒。”

    华佗和张机震惊了!

    “这可是大工程,耗费的人力物力将数之不尽。”

    “没关系,利国利民之事,投入再多也是值得的。”

    刘威叹息道:“两位常年行走天下,想来也是清楚各地的情况,良医是有庸医更多,这些人就是在害人。”

    “若能在各地都设立医院,百姓就有了求医的地方,还不用担心上当受骗。”

    “两位觉得呢?”

    张机深深一礼,“一直听闻您仁德爱民,今日一言果然名不虚传!若您所说的医院能够建立,将是百姓之福,天下之福!”

    “神医客气!”

    “我知道两位的志向是治病救人,但仅靠一人之力又能做到多少?若有医院为依托,你们就不用四处奔波,能够专心研究医道,何乐而不为呢?”

    “说句实话,以两位的医术,一主内一主外,这院长的位置还真非你们莫属。”

    “对了,医院隶属于国家机构医疗部,院长的地位相当于九卿。”

    “两位意下如何?”

    华佗第一个表态,“此乃功在千秋之事,华某岂有拒绝之理!”

    华佗很激动很激动,他虽然是官迷,但也热爱医道,如今鱼与熊掌能够兼得,由不得他不高兴。

    九卿啊,这可是真正的朝廷大员。

    刘威笑了笑,华佗会答应乃意料之中。

    “张神医,你呢?”

    张机赞叹道:“以国家的名义来整治医道的乱象,从而建立一个完整体系,明公此举真乃治世明君!”

    “如此利国利民之事,张某又岂能拒绝!”

    刘威大喜,抚掌道:“事不宜迟,我会交代下去,让各部支持医院之事,争取早日见成效,让百姓有一个可以寻医治病的地方。”

    “不过具体的还需要两位负责跟进。”

    两人拱手道:“定全力以赴!”

    告别了两人,刘威骑着心爱的黄金马王,往城外而去。

    建立医院需要投入庞大资金,不过刘威不怕,因为他背包里有大量黄金,正好派上用场。

    来到军营,下令召集所有大将。

    很快,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高顺、徐荣等人纷纷到来。

    “主公,是否要打仗?关羽愿为先锋。”

    呵呵……封了张辽一个上将军,关某人开始急了,第一将的位置,他说什么也是要争的。

    “云长莫急,打仗还要等秋后,叫你们过来是另外一件事。”

    在众将好奇的目光中,刘威说道:“我打算设立军中学堂,面向所有士兵,而你们的任务就是教他们读书习字,学习兵法。”

    “啊?”

    一听这话不少将领的脸色立即苦下来,特别是某个豹头环眼的。

    张飞嚷道:“主公,您让我们行军打仗可以,让我们教他们读书,这不是为难人吗?”

    刘威瞪了他一眼,说道:“怎么就为难了?当初教你读书识字的先生就不为难了?连你这种暴躁莽夫都能教会,难道你们就教不了其他人?”

    众将哈哈大笑,气得张飞眼睛瞪得像铜铃,怒瞪着他们。

    “主公,您可小看俺了,俺当初学习时可不莽,先生还经常夸俺呢!”

    “是吗?那你就将这种作风传扬下去吧!”

    刘威苦口婆心道:“教士兵兵法,不仅能挖掘一些埋没的人才,最重要的是他们能成为军中骨干帮到你们,受到好处的也是你们,不是吗?”

    “现在,谁赞成?谁反对?”

    刘威霸道道:“我先说好了,反对无效,你们只能赞成!”

    “主公,您这不是强权吗?”

    “我是主公,我就强权怎么了?”

    “那您还用问?直接吩咐就是了!”

    “我这不是明主一下吗?”

    不能反对的明主,没毛病!

    “关某赞成,给士兵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这是好事!”

    在爱戴士兵这一方面,关羽永远是先驱,他是肯定赞成的。

    “云也赞成,主公仁德!”

    赵云爱民如子,事事为百姓先,举双手双脚赞成。

    “慈附议!”

    “同意!”

    最后他们都表示赞成,也只能赞成。

    “这才对嘛,我跟你们说,教得好是计功劳的,反之有惩罚,你们自己掂量。”

    得,这下不想赶鸭子上架也不行了,以后除了训练之外,还得抽时间当教书先生,命苦哇!

    军中学堂和医院双管齐下,到时设立书院就简单多了。

    刘威的目的就是要在无声无息间瓦解士族的知识垄断,等到成定局时,他们想反对也没有任何办法。

    全民读书,思想大碰撞,人才如过江之鲫,这才是真正的盛世!

    改革改革,汉朝再不改革根本维持不下去,归根到底汉朝的灭亡祸首就是世家豪族。

    离开军营回到城中来到府衙,跟众人说了医院的事,让他们配合。

    还有宣告纳妾之事,让他们准备。

    之后就是开始办公。

    身为一个势力的君主,哪怕将大部分工作甩给手下,但要忙的事还是很多的。

    时间来到四月份,临近纳妾的日子。

    各地官员纷纷赶到临淄,除了河北。

    张辽等人要防备袁绍,只派了刘晔当代表。

    虽是纳妾,却是娶妻的规模,所以不止将军府,整个临淄都是布置得喜气洋洋。

    将军府书房中,贾诩正在禀告。

    “主公,长安最新消息,王允勾结吕布杀了董卓,如今正在大肆清剿西凉余孽。”

    刘威啧啧道:“董卓还是死了,而且还是死在父愁者的手上。”

    吕布的武力喜提+2。

    父愁者?

    贾诩的头上浮现大大的问号。

    “文和,你对长安如今的局势如何看?”

    贾诩想了想,分析道:“王允掌控朝堂,未尝不是汉朝复兴的一次机会,只可惜以他目前的所作所为,只怕……”

    “哦?你不看好他?”

    贾诩点点头,“董卓虽死,但西凉军庞大,王允若采用怀柔政策安抚,继而纳为己用,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他却选择赶尽杀绝的手段,无疑是取祸之道!”

    “确定,若逼得太狠西凉残党只能奋起反抗,十几万西凉军足以淹没整个长安,将王允赶下台,再次霸占朝堂。”

    “王允虽有能力,但说到底也只是个刚愎自用的蠢货罢了!”

    你方唱罢我登场,长安的演变还真是精彩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