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隋纪事 > 第21章 孟冬之时,群臣早朝

第21章 孟冬之时,群臣早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冬天的第一场雪下得比往年都要大一些,以至于从京城通往各地的道路堵塞,大雪压倒了陋室,护城河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皇宫里上朝的官员也都披上了厚厚的鹤氅,大隋皇帝为了体恤臣工,特意安排今日在设有暖炕的万春殿上朝。

    万春殿内,大隋皇帝杨坚穿着龙袍坐在龙椅上,他的两旁摆放了几张檀香木长案,每张长案前并行站立着几位身穿官袍,披着白色皮毛大氅的官员,在这几张长案中间摆放一鼎高过长案高度的青铜火炉,在殿内的四根柱子旁也各摆放这铜炉,但都比正中间的青铜火炉要小许多。

    在每鼎铜炉前都蹲着两名太监,他们见火势一小就轮流往里添柴。

    在长案上首的御座旁坐着三名衣着华丽的官员,他们是整座大殿内除了皇帝之外唯一坐着的人,就连他们披在身上的皮毛鹤氅也与旁人不同,看起来倒像是皇帝御赐。

    “边疆各州来报,用于抵御寒冬的冬衣已经安全送达北疆将士以及辽西将士手中,驻守在无原、营州等地的总管纷纷上奏,询问陛下何时令各地州县将粮草运往边疆。”坐在绣墩上的杨素说道。

    同样坐在凳子上的左仆射高颎也缓缓说道:“这些事宜本该立秋时就要定下来的,奈何秋季多事,又加之陛下龙体欠安,所以便一直未定。可是现在不同,冬季已至,若边关将士迟迟不见粮饷,恐怕会引起边关不稳。”

    皇帝脸色变得焦虑,眉头紧锁,望向站在长案前的中年官员,询问道:“斛律孝卿,你掌管民部,通知各州尽快把粮草火速送往边疆,千万不能让将士饿着肚子替大隋国戍边。”

    民部尚书斛律孝卿缓缓拜道:“回陛下,朝廷命各地运送粮草的诏令早已下达,应是近些日子来大雪不止,造成通往边疆的道路被大雪堵塞,所以误了原定的期限。”

    “大雪不止,道路堵塞,乃是最大阻碍,也是朕之罪也,此时方才与众卿商议。”皇帝一抖龙袍,又言道,“军饷呢?朕听民部尚书说了,今年税收很好,国库充盈,而且今年国库除了支出一笔钱修缮了仁寿宫外,几乎没什么大的开支,各地也没有发生什么特大的灾害,所以朕决定今年给边疆的军饷比往常增加一倍。”

    皇帝话音一落,杨素连忙拜道:“陛下仁德,臣等无任何异议。”

    皇帝沉思道:“可这军饷该如何安全、快速送达边疆。”

    站在长案前的另一名官员拱手道:“启禀陛下,臣推荐工部尚书杨达。杨尚书巧夺天工,在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基础之上加以改进,新型木牛流马已经完工。”

    “哦!”皇帝缓缓看向说话官员左侧站着的工部尚书杨达,轻声道,“叔庄啊,安乐亲自推荐你,想必你的新型木牛流马定能克服这漫天大雪。”

    “回陛下,臣日夜研究诸葛亮的巧工绝技,确实小有所成,但臣不敢担保这木牛流马能克服大雪,并且安全将军饷送到边境将士的手中。”工部尚书杨达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外祖父,于开皇十五年受隋文帝提拔,拜为工部尚书。此时他一脸惆怅,要知道这可是一件大事,他也不敢轻易给予保证。

    皇帝也看出了他的担忧,于是坚定地说道:“朕不需要你担保,此事如若不成,朕不会怪罪你的,你只需在散朝之后,将所有的木牛流马送往民部,此后之事你便无需过问了。”

    听到皇帝这样说了,杨达也不好推脱,于是拱手道:“那待臣散朝之后仔细检查一遍后,再给斛律尚书送过去。”

    “如此便是甚好。”皇帝微微点头,而后又看向站在杨达身旁一直沉默不语的兵部尚书柳述,“业隆,负责押运一事,全权交于你们兵部去办。”

    “臣遵旨!兵部一定不负陛下信任。”柳述抬头拱手道。

    殿外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殿内暖气笼罩大殿,炉火熊熊燃烧。

    “众卿还有何事要奏?”皇帝倚在龙椅上,环顾四周大臣。

    大殿一时寂静,众官员纷纷瞧向对方,宰相高颎瞟了一眼端坐不语的杨素,而后缓缓拱手道:“臣有奏,臣请陛下废除民间盗取一钱而弃市之法。”

    此话一出,众臣陷入紧张与不安,他们连忙看向皇帝脸上的细微变化,突然看见皇帝脸色大变,纷纷低头不敢直视。

    “自开国之初,便有盗贼横行,贻害天下臣民,搞得民不聊生,但自从朕制定新法以来,盗贼几乎消声灭迹,国泰民安,天下百姓无不感谢圣恩。”皇帝淡淡地说道。

    “可是新法太过严峻,从而导致民间行旅皆晏起早宿,天下懔懔焉。”高颎不依不饶的向皇帝述说新法之危害。

    皇帝摆正身子,注视着坐在凳子上的宰相高颎,语气强硬道:“圣人言,刁民尤须峻法,他们为何畏惧?是因为他们心有恶念,如若百姓举止无大错,行事光明磊落,朝廷又怎会治罪?”

    话音刚落,众臣低头沉默,不敢有任何动作,唯有坐在御座旁三人中的吏部尚书牛弘缓缓开口说道:“圣上是否还记得重修《开皇律》的初衷?”

    皇帝一怔,缓缓靠在龙椅上,陷入了沉思,“权衡轻重,务求平允,废除酷刑,疏而不失。”

    “没错,圣上自称帝开国以来,常常忧虑前朝刑法繁杂苛酷,造成的内外恐怖,人不自安,因此特命臣与高仆射等诸位大臣撰定《开皇律》,用来治理江山,约束天下臣民。开皇三年,圣人又言:‘律尚严密,故人多陷罪,每年断狱,犹至万数。’,于是圣人又命臣与苏威苏大人重修律法,特废除鞭刑及枭首、辕裂等酷刑和孥戮相坐之法。这些皆是圣人之功,如今圣人为何又搞连坐之法?”牛弘徐徐道来。

    皇帝陷入了自责,连忙转头看向站在左侧长案前低头不语的刑部尚书李圆通。

    “圆通,是否真如左仆射所言?百姓难道真的惶恐不安,哀声一片吗?”皇帝情绪低落,轻声问道。

    李圆通微微抬头,语气稍微胆怯道:“微臣不敢欺瞒圣上,民间时有案件发生,例如四人共盗一榱桷,三人同窃一瓜,事发后便立即行决。”

    此话一出,皇帝也感觉太过严峻,于是沉声说道:“传朕旨意,废除盗取一钱弃市之法等诸多严峻律法,经门下审查,由内史省颁布下去。”

    “陛下圣明!”一些全程没有抬头说话的官员,在听到朝中重臣与皇帝商议完毕后,才纷纷抬头拱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