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来信
等薛菱一姑嫂俩回到李家的时候,李家其他人已经结束午休,又去上工了,就连小思瑶这小丫头,也已经不见踪影。
当初嫁进李家后,薛菱一本来还想着自己不上工,平常可以帮着照看一下李思瑶,没成想却被小姑娘拒绝了,说是她有自己的安排。
而后从小姑娘口中,薛菱一这才知道,4岁的李思瑶已经有了自己的姐妹团,对方每天的生活可比自己丰富多彩多了。
早上李母帮忙洗漱好,李思瑶就开始出门去和小姐妹们参加团体活动,等中午回家吃完饭,稍作午休后,又同李大嫂她们一起出门,大人下地,小姑娘则去找队友会面。
当时听到小姑娘一本正经的安排自己的行程,薛菱一一脸麻木,自己在现代怎么也算是个小富二代,可行程也完全没对方这么紧凑。
不是说70年代的人们生活简单质朴,幸福指数高吗?怎么连小孩子都卷成这样了!
但也因此,这家里大部分时间都靠着薛菱一这个宅狗在镇守。
看了眼便宜小姑子,薛菱一毫无心理负担地指挥着李清清,让对方把自己今天采购的东西送到厨房,自己则回到房间,开始拆包裹。
这是薛家那边寄来的包裹,包裹里除了一件红色毛坎肩外,还寄了些金币巧克力和一袋大白兔奶糖,这都是原主喜欢的零食,除此之外,薛伯母还给她弄来了2斤棉花票备着冬天用。
薛菱一看着东西,纵使是已经一再的说服自己,不必有负担,这是自己应得的,但内心却还是不免起了波动。
包裹里还有一封信,薛菱一打开浏览了一遍,信里照常询问她是否有收到家里寄来的钱,又让她照顾好自己,还说了等形势好一点,薛大伯会安排她回城。
她父母那边也不用她担心,大堂哥就在西北工作,已经把薛父薛母那边安顿好了,生活可能会辛苦一点,但不会让他们太遭罪。
薛菱一看完信,除了国骂,无话可说。
原主居然没有告诉家里就结婚了,或者说没来得及通知就和自己互换身份了。
薛菱一真的要崩溃了,这都是些什么事,自己是瞒着呢,还是瞒着呢?
在炕上瘫了好久,也没想出来什么好的对策,薛菱一只能认命的从包里掏出另一封信。
这封信是李清泽寄来的,也是薛菱一收到的第二封,来自对方的信。
悠悠叹了口气,薛菱一一脸平静的拆开信封,至于为什么不等李家人就拆信,那是因为薛菱一包里还有一封专门写给李家人的信,而她此刻手上这封,信封外面标注的是“薛菱一同志收”。
好吧,这个也是问她有没有收到汇款单,说自己今年应该是没办法回来了,但他会争取明年开春前后回来一趟。
还说自己帮她找了点稀缺票,但因为现在缺货,只能等过几天有货了,他买好了再给薛菱一寄回来;又交代薛菱一好好呆在大队里,不要乱跑;还说到,信封里有些票据,让她想买什么就去供销社或百货大楼。
最后,这男人暗戳戳不满的点出,薛菱一回信写得太敷衍。
罗里吧嗦……
丢开信纸,薛菱一彻底麻了,这都什么跟什么,这李清泽到底看上自己什么了,不对,也有可能是看上原主什么了。
有点烦躁,俩人都不熟,谈什么感情嘛!
将读过的信纸折叠好,重新塞回信封,发现了信封里的票据。
薛菱一这才发现李清泽寄的是保价挂号信,她就说,怪不得对方敢把票据放里头呢!
看看薛家寄来的东西,又瞄瞄李清泽寄来的票据,薛菱一感觉自己头都大了。
薛家那边还不知道怎么坦白,李清泽这里也没头绪,薛菱一暗忖,现在重新把东西送回邮局,当做一切没有发生不知道可不可行。
自己怎么就这么倒霉呢,那么多人喜欢回到70年代,随便抓一个满足不就可以了吗,怎么还就能碰瓷到自己头上,自己可从未许过这么荒唐的愿望。
啊,这坑爹的穿越!
薛菱一有苦说不出,却又没办法迁怒,这些人都是真心待原主好,又都是实实在在的无辜人,自己着实没办法做出伤害他们的事。
薛菱一思虑再三,起身找出钢笔和信纸,还是先给薛家那边回信好了。
虽说自己和原主笔迹不同,但所幸有多年的书法学习经验,模仿个原主的笔迹,还是轻而易举的。
薛菱一先是告诉对方,自己已经基本适应新河大队的生活,这乡下的生活,没有自己之前想的那么难捱,也希望伯父伯母保重身体,不用太担心自己。
她现在可以自食其力,家里不用再给她寄钱票了,又告诉对方,自己今年春节会找机会回京都过年。
薛菱一是刚刚冒出来的念头,反正也是百口莫辩的状态了,就直接回去坦然面对好了。
免得信上说了,还白拉拉让他们担心,整日提心吊胆的。
停下笔,再三检查了笔迹,确定没有错误后,薛菱一这才放到一旁晾着。
然后,重新取了张信纸,开始给李清泽回信,同样也是先告诉对方,他上次寄的汇款单已经收到,自己已经将钱领了回来,又说李家人身体都很好,自己也会照顾好他们,让对方不用担心。
针对李清泽说明年才能回来的事情,薛菱一表示理解,并大度的劝解对方,要以事业为重。
薛菱一冥思苦想,又添了些李家平日里的事写上去,直到将整页纸写满,这才满意的结尾停笔。
找出上次买回来的信封,薛菱一将2封信分别塞进不同信封里收好,等哪天有时间去镇上时再顺便寄。
终于把事情暂时处理好,薛菱一总算是可以松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