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划水三国 > 第四十三回 舌战群儒·背景板

第四十三回 舌战群儒·背景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庞统步于宫宇之间,同行之人,却是鲁肃。

    周瑜对庞士元其人,以及其此行目的所在的孙刘联盟一事,皆非常重视,却也正因此,未能相随。

    他周瑜,与程老将军一同受主公所托,督军备战,屯兵夏口。

    如今刘表身死,他不乘机率军攻打江夏,虽自有道理,也合乎孙权所授权柄……这“坐失战机”一事,却已会给张昭,以及陆绩、虞翻等江东士族以攻讦的由头。

    这些地方豪族,当然不是想要督促他周瑜进兵,也不一定懂什么军略。

    只是,他周瑜深受孙权器重,有孙策以及孙权生母的先后托孤,一向是力主抗曹一派的执牛耳者。其人雅量高致,相处起来如沐春风,众人虽不恶其人,但涉及家族利益,众人也绝不愿跟着他,一同为孙家卖命。

    众人所求,当然不是期冀经此一事,便让孙权对周瑜不再信任……而是想削弱孙权对朝堂的掌控力以及对抗曹操的底气。

    孙权此次虽能压下此事,可周瑜终究留下了没能拿下江夏的结果。既然周瑜并无统兵之能,又岂能听信他的夸夸其谈?待曹操南下,此事将成江东士族“劝谏”孙权的重要依据。

    而若他周瑜不仅“坐失战机”,还擅自跟着荆州“求和”的使者,一同返回柴桑……周瑜实在不想尝试这样试探主公对自己的信任究竟有几分,更何况,这样也害了欲在东吴施展抱负的庞统为主公所忌。

    故而他周瑜只能是被庞统说服,却不能一同来说服孙权。

    于是庞统本应独自前来柴桑。刘琦继位后与刘备同发的讨贼檄文尚已至东吴,曹操领丞相后不久也发了征讨刘备的檄文,是与再次要求孙权遣子至许都的诏书一同抵达。

    对于东吴,“联盟”一事,完全能等同于与曹操宣战,江东士族岂会同意?

    不过周瑜倒是并不担心此事成败——庞统此行,其实谁都不需要说服。

    孙权岂愿舍弃父兄基业,屈身曹操?盖因人心不足为用,又惧兵败受辱而亡。

    以庞士元胸中韬略,足以让孙权确信曹操无法共过长江天堑。而江东士族……总不好撕破脸逼着自己主公投降,名士嘛,既要里子,更要面子。

    况且,江东名士与中原不常往来,而周瑜也向来饮酒、抚琴,不与旁人争论正事。众人坐井观天之辈,自恃才学,定会据礼力争……他们将领略到作者都想不到的辩才,除非作者写不出来……

    不是,除非——

    (临行前)

    “嗯……士元纵使不屑于与他们争辩,也要多说上几句。”

    “善”

    临行前,一位厚道人对佛系人如是嘱托道。

    这三者嘛……便是鲁肃鲁子敬其人。

    鲁肃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与其相交已十余载,素知其能,亦信其德行。

    其得周瑜举荐,与孙权彻夜长谈,深受孙权器重。虽多受张昭等人非议,孙权却仍用之不疑。

    当日,刘表托孤刘备的消息自襄阳传来,鲁肃向当即向孙权进言:“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高情商:我写的太差,对不起读者们,为此,我特意请来了祖师爷陈寿写的原段给大家鉴赏。

    低情商:划个水,叉腰)

    权即遣肃行。至夏口,闻周瑜果未进兵,连忙进城与周瑜商议,正遇上还未出发的庞统。

    三人商谈后,鲁肃当即与庞统一起,折返柴桑。

    故而此时引庞统前往大殿的,正是鲁肃……

    (是不是忘了时间线在哪了?

    真巧,我也是,特意翻回去看看庞统人在哪呢。)

    而殿内,孙权暂隐于堂后,令士族、名士一同等候来使。

    这几日来,孙权十分不好过。

    曹操送书信至江东,称刘备毒杀大汉宗室、州牧刘表,挟持其子刘琦,篡夺荆州。身为大汉丞相, 曹操邀汉讨虏将军孙权,共讨刘备。

    这些说辞,孙权自然是全然忽视,只是信中关于曹军兵力的说辞……

    “雄兵百万,上将千员”

    孙权心中虽不愿相信,但心中仍是有些惶恐。可周瑜外镇夏口,鲁肃出使荆州,孙权身边无人可用。而孙权正犹豫是否该与群臣商议之间……张昭已率朝中重臣前来规劝。料曹操使臣,亦非泛泛之辈。临走之际,已有后手。

    故而,这几日,孙权只能日日听朝臣陈述利害——大言江东如何,百姓如何,顺便再以他孙权的项上人头做做威胁。而他只能小心翼翼的装成愈发动摇,将怒火与憎恨憋在心中。

    终于,孙权等到了昨日鲁肃返回的消息,以及来自荆州的使者。

    以孙权估计,如果沿途无意外发生,此时鲁肃也只是到了襄阳,会见了刘备。故而,此时鲁肃返回的消息,对孙权绝对是意外之喜。孙权大喜过望,急诏鲁肃商议,当日就欲接见荆州来使……却因张昭等人入殿商议而被拦下。

    故而今日,孙权并未坐于正殿,而是只能由着这些江南名士在殿上与使者辩驳,阻拦结盟一事。所幸,鲁肃声称使者是世之奇才,故而孙权只需让使者挡下几波声讨,然后派人前去救场。待晚间宴席过后,再文武群臣共聚一堂,重新议事……

    韩当、黄盖等老将自然不在大殿之上,关于是否降曹一事,武将们与这些士族势同水火。对于这些宗族子弟而言,这江东姓曹姓孙并不重要……而对于跟着孙坚、孙策征伐各郡的武将而言,这江东是他们舍命换来的基业。

    士族此次是为据理力争,力阻孙刘联盟,以绝孙权抗曹之念,自不愿让那些“不明事理”的莽夫在场。

    孙权其实心意已决,此次只是为疏导地方豪族的反弹,缓解朝堂矛盾,故而也不愿让武将在场,与士族针锋相对。

    于是,待鲁肃引至幕下,庞统面前,只有张昭、顾雍等一众名士……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