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奇事人生能几见 见此踟蹰空断肠
话分两头,太子府西厢院内,也注定是一个无眠之夜。
郭镇走后,戴元礼仍然紧紧搂抱着奶娘刘氏,仿佛天地间只剩下了他和她——两人
苍天弄人!可怜他竟在这个年纪,遇到了精神上的红颜知己,却一瞬间突然又失去了她。这一变故,快的不可思议,又让人意乱神迷,也让他想不明白。
“戴御医,戴御医戴御医!”慌乱之后的众人呼喊着戴元礼,但他毫无反应。
“戴御医怎么了?”
“戴御医是傻了吗?”
“他为啥抱着奶娘啊?”
“他与奶娘什么关系啊?”
“看样子奶娘已死了!”
“你没注意看吗?是那逃跑的李御医——李——天印干的!”
“哎,惭愧!我刚才吓晕过去了!”
“没想到那该死的老黑胖子竟是刺客!”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
众人私下里议论纷纷,窃窃私语。这一变故,突发又怪异,谁也料想不到,谁也不知道缘由。
“谁去劝劝戴御医啊?!一直这样下去也不是个法子啊!毕竟好说不好看啊!”
“是啊,是啊,一直抱着个女人算怎么个档子事啊!”
“都能理解,戴御医毕竟是为了救人!”
“有人去向太子汇报了,估计快来安排事的人了。”
“哪我们再等等?”
“再等等,再等等。”
“吕妃娘娘生了皇孙,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一件!不知皇上和太子能赏赐我们些什么呢?”
“哈哈,你倒想的美!”
“是啊,娘娘没出意外就是你我的万幸了!还敢要赏赐!”
“谁要赏赐了!我就说说而已!”
“大家没功劳也有苦劳啊!毕竟皇孙也安全生下来了,多少也该赏赐点什么吧!”
“好了,好了,不说了,不说了,一切看圣意吧!哪有大夫追着要赏赐的道理!”
“对,对。要啥赏赐啊!这本来就是咱医者的职责!”
“哼!你们有没有心肝!那里还死着人哩,你们竟还谈论着赏赐!”
“”
真乃世间众生,千姿百态!
话不多时,给太子送信的家仆已返了回来,旁边还跟了几个人,为首的那人名叫朱福,是太子府的二管家,也是朱家的老家乡亲。
朱福走到众御医面前,向众人一作揖,言道:
“一来,小老儿先代太子府感谢各位御医,今殿下喜得爱子,皆仰赖各位妙手回春。
二来,大家近日里辛苦,现时日不早,请各位先去好生歇息。客房、夜宵、美酒等均已安排妥当,各位跟随他二人即可,如有其他需要,也皆可吩咐他二人。
三来,若有彩头赏赐等物或其他未尽之事,明日再议!”
朱福说完,便吩咐身后的二人带领众人去客房休息。
众人一听明日有彩头赏赐,均也兴高采烈。部分御医本欲留下来看看热闹,这时也不再逗留,便跟着大伙一起撤了。
朱福走进屋内一摆手,吕妃床边的婆子过来一人,他问道:
“小皇孙怎么样了?”
那婆子回道:“二总管,小殿下已让人抱到育婴堂(这里是指皇家专用)了,有人悉心照料。”
朱福点头称许,然后又接着问道:“哪吕妃娘娘呢?”
那婆子又回道:“娘娘无碍,她就是太累了,睡过去了!”
朱福又看了一眼正抱着奶娘刘氏的戴元礼,又小声问道:“戴御医这样子多久了?”
“哎,他瞧完娘娘,就一直这个样子!”那婆子也心有不忍地看着戴元礼。
“你们就没劝劝?”朱福又尝试着问了一句。
“劝了,可戴御医就是没有反应。”那婆子也有几分局促不安。
朱福走到戴元礼旁边,温言道:
“戴御医——戴御医!人死不能复生,请节哀啊!”
戴元礼好像没有听到一般,还是一动不动。
朱福见他不动,又接着劝道:
“我们都知您老医术高超,不过刘氏受的是致命伤,您也无需”
朱福本来想说‘无需自责’,但看情形,又觉得用词不妥,就生生得咽了回去。
戴元礼依旧不动,就如同聋了一般。
朱福见状,心有不快。但他考虑到戴元礼毕竟是首席御医,又是皇上眼前红人,不敢造次,便说道:
“既然戴御医还要再静一静,大家就先不要打扰,让他再呆一会儿吧。”
朱福又一招手,一丫鬟奉命而出,便欲清扫地面。
此时,吕妃娘娘已清醒过来。
吕妃,看到戴御医正抱着奶娘刘氏呆滞地坐在地上,她细一看,但觉奶娘已呈死人之状,只见她浑身是血,已浸透了衣襟,地上也早流满了一地,已干固成糊状。她隐约记起事情经过,猛然坐起,放声大哭,然后从床上捱下来爬向刘氏。
朱福等人见状,早吓得魂不附体,众人抢步去扶吕妃,众人临近,慌忙跪倒行礼,
“娘娘使不得!您身子虚弱,怎能下榻!”
吕妃不顾众人劝阻,依然往厅中爬去。
朱福无法,只得让人将吕妃抬至刘氏近侧。
吕妃用手去摸奶娘脸颊,入手已凉,此刻她的心也极度冰冷,想起过往,眼泪如同断线的珠子,再也无法控制。
“姨娘,您怎么忍心离我而去!我——我”
她两句话没说完,又晕了过去。
朱福看娘娘晕了过去,马上安排人将娘娘安置在隔壁房间休息,便只留戴元礼和刘氏二人。
吕妃醒后又,这一晚上,好生热闹,也好生辛酸。众人也不敢休息,只得陪着娘娘在产房候着。
闲言少述,产房这一直折腾到四更天,有些吃饱喝足休息好的御医竟折而复返,又齐聚在产房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