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瘦言福寿? 众议妊娠机
众人默然不语,皆知戴御医所言非虚。
忽一人道:“去年有幸得见嫡皇孙,然见其两眼暗淡无光,无生机,无神采,如溪流之干涸,似深秋草本之衰竭,实不像幼子生机之勃勃。”
又一人补充道:“还曾有人言嫡皇孙“人中”处有一紫青痣,大如黄豆,此乃大凶大恶大悲之相也”
此人还未说完就突觉戴太医利剑一般的眼神正盯着自己,自知失语,顿时吓得肝胆俱裂,魂不附体,额头上黄豆般汗珠也滴将下来。
戴御医直盯盯两人的脸,打断他们,谨言道:“此次会诊,只言吕妃病情,勿言其他。各位务必时刻注意言多必失,谨记祸从口出。另还请同僚们勿将此次会诊言谈外传,以免引祸上身。”
戴太医这一番言语实在是语重心长,用心良苦。两人心下暗暗感激,众人也更加钦服。
毕竟涉及皇家子孙事宜,众人实不敢、也实不该妄加评议,因为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灭顶之灾。
“后来吕妃一日日显怀,更加证实吾之诊治无错。
幸喜吕妃身体无恙,康健如初,吾只需初一、十五作些复查,开些安胎保育之药补。”戴御医继续说道。
戴太医便如此从头至尾,将吕妃整个妊娠期做了个大体描述,详详细细,一一道来,众人也听的真切明白。
“每次复查,吾不敢马虎。面色、气色、声音、舌相、脉搏、经络、饮食、起居无不正常”
“正当我欣喜吕妃必当正常临盆分娩,实想不到竟发生这种难产之事,实在奇怪之极。”
“请戴太医再详细言明,如何奇怪?”有人听的入神,便忍不住开口问道。
“奇就奇在早已过了预产期,却迟迟不见分娩。”
“会不会是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力不足?”有人问道。
“吕妃子宫收缩的‘规律性’、‘对称性’和‘极性’的强度、频率均与常人无异,既无宫缩乏力,也无宫缩过强症状。”
“哪是不是假性宫缩?”又有人附言。(分娩前数周,子宫肌肉较敏感,将会出现不规则的子宫收缩,持续的时间短,力量弱,或只限于下腹部或腹股沟区。经数小时后又停止,不会导致子宫颈口张开、胎头下降,故并非临产,称为假性宫缩。这种宫缩无规律性,无周期性,也不会有疼痛感。)
“不会的,假性宫缩呈明显三无特点,即无规律性,无周期性,无疼痛感。可吕妃这疼痛之感明显比常人剧烈。而我再三询问产婆,证实子宫颈口确已张开、胎头呈下降之势,这确定是分娩性宫缩无疑。”
“可这世上哪有连续生三(五)天生不下来的道理?”已有人惊呼。
“是啊,这就是我觉得奇怪之处,也是想不通之处”戴太医喃喃道。
“我倒听人说过。”忽一黑袍太医颇神秘的说道。
众人按声音望去,见一黑脸御医,脸就像他穿的袍子一样黑而神秘。众人期待着看着他,希望他能尽快往下讲。
“我幼时便听人讲,殷夫人怀胎三年零六月而妊娩哪吒三太子,可见此言非虚。”
众人一听,鼻子差点都气歪了。
一太医面露饥俏之意,言道:“我等皆是天下名医,难道不信医药之术,却改信巫术乎?岂不荒唐!”
众人听罢,哈哈大笑。但觉这个时候大笑似有不妥,都强行收了回来。
“难道你以为吕妃是殷夫人,要怀胎三年六个月吗?”
“问题是现在吕妃正在妊娩,等不到三年零六月啊!”
“刘太医,汝当真是来的会诊而不是来戏谑的吗?”
“哈哈,诙谐至极!”
“”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便乱在一起。
“尔等怎可将道教比作巫术,岂不见吾皇万岁大修武当山乎?再者,天下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岂不闻‘北朝的武明皇后娄昭君梦龙入怀产三皇乎?——北齐文宣帝高洋、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皆是天子也。’”黑袍太医反驳道,一张黑脸早已涨得透亮。
众人听他又是搬出来洪武大帝,又是武明皇后娄昭君,俨然吕妃就是又一个‘武明皇后’一般,竟不知如何反驳,都瞠目结舌起来。
待大家想明白了如何反驳欲待反驳之时,忽听戴御医叹息一声,又接着言道:
“各位请只谈吕妃病情,勿言其他。
戴某向来谨言慎行,一生确也医人无数,诊人无数,颇有佳名,但说来惭愧,余生从未遇到此种怪事,故吕妃此等状况竟无从下手。
本不想劳众位大驾,但实不得已。
如果吕妃有个三长两短,太医院也难辞其咎,众位也难免跟着受难。”
他这最后一句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事实也确实如此。
众人皆知皇帝弑杀、绝情、残忍、极端,倘若因皇孙之事怪罪下来,极可能将我等来个满门抄斩。想起满门抄斩,众人不觉从前心凉到后背,甚至有人竟颤抖啜泣起来。
言未尽,忽一赤焰火光从天而降窜入产房,随后产房就发出一声肝胆俱裂的喊叫声,然后就没了声音。
众人惊惧,默不敢声。
忽然,一妈子慌乱中推门而入,惊呼“太医、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