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仙侠小说 > 迷沙流年,风起幻影 > 第1章 冰火两重天 天地旋转寒

第1章 冰火两重天 天地旋转寒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开书。

    词曰:

    如梦令-夜

    夜半笙歌酒醒,秦淮月缺残影。峥嵘添愁绪,心事欲诉谁听?

    悲绪,悲绪,无言又到天明。

    明洪武十年十一月三十日(即1377年11月30日),风雷交加,大雨倾盆。

    明洪武十年十二月五日(即1377年12月5日),风雷依然交加,大雨依旧倾盆。

    风雷大雨又足足折腾了一天,眼看入夜时分,竟还没有停下的意思,只是这时落下的雨竟也渐渐变成了雪。

    雪虐风饕,电闪雷鸣。

    太子府邸,早已燃起了灯火,照的如同白昼一般。

    府邸内丫环婆子忙的团团转,一会入东厢院,一会进西厢院;太子书房也站满了家臣幕僚,众人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府邸内整一片繁忙慌乱景象。

    太子府邸也整一个冰火两重天境地。

    东厢院是太子妃常氏,身体有恙,染有重疾,已卧床多日,口中常念“开平忠武王”召唤(常氏乃开平忠武王常遇春长女),太医亦久治不愈,后启用道法驱厄,至今已一月有余。西厢院是嫔妃吕氏(重臣吕本之女,建文元年被尊为皇太后,史称吕太后),身怀六甲,已近临盆,太医、产婆也早已陪伴左右。

    书房内,太子朱标来回不停地踱步,一会听报东屋情况,一会询问西屋情形,众人也焦虑异常,坐立不安。

    忽一人从座位中起,言道,“殿下勿忧,吉人自有天相矣。”

    太子眺望其人,见黑面黑袍黑服,正是平时里最敬重的老师,宋景濂是也。(宋濂(1310年11月4日 [1] -1381年6月20日,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为太子朱标讲经 )

    遂言道:“恩师所言甚是,怎奈人之常情,不由我心矣。”

    众人书房正言,忽天现异象、亮如白昼,电闪雷鸣之际有一赤焰火光骤然向西屋窜去,遁入西屋后消失不见。但见西屋顿时火光一片,通体发红,有如走水之状,而后异香弥漫,远之百里。

    众人惊异。

    忽一人撞门而入,跪地惊禀:“吕妃不能分娩,疼痛、惊叫不已,太医言说“贵妃和皇子难得两全,极可能仅保其一”,请殿下速夺之。”,言毕,吁吁长喘。

    忽又一人接踵而入,脸色惨白,跌倒伏地,启禀道:“太子妃昏厥,御医束手无策,请殿下移步探之。”

    太子听罢,惶惶不可决。

    忽听一人言曰:“元妃虽重,定可天人佑之,然吕妃一身两命,又兼皇子在身,非同小可,殿下应先探之。”

    太子视之,此人乃汉中府教授方孝孺。方孝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年少太子二岁,与太子同为宋濂学生,与太子为同窗。

    “病来如山倒,疾去若抽丝,想必元妃娘娘只是惊厥,定无大碍”众人也随声附和。

    太子标正待答言,忽一人急推门而入,厉声道:

    “休听他等乱言,他日汝若承得大统,元妃定当为皇后,乃一国之母也,殿下理应先视之。”

    众人听音望之,但见此人蓝脸蓝袍蓝服,身材肥胖,乃凉国公蓝玉是也。(蓝玉, 明朝开国名将,安徽定远人氏。有胆有谋,勇敢善战,屡立战功,拜大将军、凉国公。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常遇春是太子朱标的岳父,蓝玉是太子妃舅父,因极力维护太子的储君地位 ,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谋反罪被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蓝玉是开平王常遇春的妻弟,即太子妃舅父,一来自从姐夫常遇春亡故之后,一直将侄女元妃视为己出,疼爱有加;二来也知太祖武皇帝百年之后太子朱标终继大统,是以极力辅佐,太子诸事均张罗前后。因此,自从元妃生疾,便三天两头过来探视。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言先视东屋,也有人言先视西屋,终不得决。

    “本宫与元妃常氏于洪武四年四月婚配,至今有六载有余,吾本该念结发之情、糟糠之谊,亲往探之,奈何道法真君曾再三叮嘱“驱厄期间定不得见”(道家法式以驱霉运,医病之法),只因关乎我大明安危,固不敢往,但余心甚怜之;与继妃吕氏也已四年有余,往日情谊俱佳,加今之分娩,也当躬身探视。然手背手心一也,怎忍心探一人而废一人,遂吾意均不得往。”,太子凄凄然道。

    沉默两秒,太子又言,

    “再者,诸位皆是我大明之依仗,平日每少为国操劳烦忧,吾此等微末家事实不足以令众位烦劳,各位请休息去吧”,言罢,神伤不已。

    众人听罢,黯然叹息,皆言道:“能为大明尽绵薄之力,实臣等之幸也。吾等虽死不足惜,只愿天佑我大明,万年长久。殿下仁厚,我大明之福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