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百一十四章
领导们也没在关注李晓,自顾自的讨论。“这外国人真是傲慢,说话牛逼哄哄的好像和我们谈判都是施舍我们一样。”一个年轻一点的领导有点唠叨。
“为了和国际接轨我们必须让外汇进来投资,那么势必要让步的。”
李晓听了心里难受,不由得就嘟囔出了声,“弱国无外交啊。”李晓记得就是这个时候国家提倡外汇投资,结果到后来自己国家的产品被外资控制。弄的国人买自己国家的东西都买不起了。更有自己国家的东西被盗走,他们还臭不要脸的说是自己国家的。
李晓不知道就在她走神的时候大家又看了过来。
“你们部新来的?”一个领导看着李晓觉得后生可畏啊。
“不错,总结很犀利。”这是在这场谈判所表现出来的国家,也是需要年轻人发展的国家。
“什么?”李晓懵懵懂懂抬头,以为大家又在讨论什么,所以小声的问关灵。
“小同志,你听了上半场的会议,你给我们说说我们要是不让太多税的情况下要怎么吸引他们来投资呢。”头号领导想听听年轻人的想法也许有点不一样的启发呢。
“那个,我也不太懂。”李晓怕说的多了就打乱了国家的计划了,毕竟什么年代做什么事,虽然后世有些人觉得现今做的很多事情是错误的,但当时的情况不容你做别的,不是没人有想法,是国家的财力和人才更不上。
“没事,我们就是畅想一下。”李晓觉得现在的情况根本就能容人们畅想。
“我觉得我们要用我们国家的优势来吸引他们。”李晓觉得她被赶鸭子上架了。
“那你就说说我们国家的优势是什么?”头号领导觉得这孩子心眼还挺多,到现在了还不说完。
“我们国家的优势土地广阔。还有最重要的就是人口多,劳动力廉价。”李晓真的不想说了。
“让你说你就说,怎么和闷葫芦似的要一棒子一个屁的。”一个穿着军装的人听着不舒服就拍了桌子,一看就是个急脾气。
李晓吓了一跳,心里翻了个白眼,我不想说的,是你们让我说的。
“我觉得让他们自己来建厂做实业,比让他们来操控我们自己国家的一些行业的好。比如我们国家一些有历史的行业我觉得要保密不能给他们学了去。就好像他们对我们国家很多的的技术封锁。我们有必要也要保护一下我们国家的瑰宝,毕竟那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不能丢,要不我们到了下面都没脸。”
头号领导觉得这个小同志说的话里有话。只是这只小狐狸没说清楚。看看手表,
“去给我们弄点饭。不能他们去吃饭了,我们还饿着。”秘书正听的静静有味呢,结果让他去买饭。
“好的。”秘书有点不舍的走了出去。
“你说一下具体的。”头号领导也不管李晓的表情多难看了,直接发了命令。
“那个,具体的就是我们给他们批地的使用年限,然后我们正好有很多上山下乡的青年回城没有工作。”李晓还想说回城了不干好事那些人也有了去处。剩的活该自己国家的人。
“让他们在我们国家做他们国家不能大量生产的东西。外国人不是地大的没人口,就是有人口的没地。所以我们就利用这个让他们把实则搬到我们国家,到时候他们进出口的锐还不是我们说了算。”李晓看看所有人说了最想说的话。
“那个,就是,他们来了我们国家也方便我们借鉴。”说完这话,李晓也觉得自己话多了,这是她一个小小实习生该说的吗?
“哈哈哈哈哈。”头号领导听了李晓的话觉得这丫头是真的不错。
“不错,你说的很对。”头号领导也没说什么对,弄的李晓都不敢抬头了。
领导不会觉得她人品不行吧,李晓都后悔了,早知道最后那句不说了。
其他人也是憋笑,都觉得这丫头的作风和头号领导很像啊。
大家就李晓提出的问题改进了一下谈判方向,李晓想出去了。结果被拉了做苦力了。
“既然你出的主意那么下半场你主,关灵你给她辅。”头号领导觉得这个丫头给他的惊喜绝对不会只有这些。他突然很期待下午的谈判了。
“我,我不行的。”关灵正想着要轻松点了,结果听到了李晓的推托。
“服从命令。”关灵上的是军校,所以说话做事有点军事化。
“是。”李晓都被镇住了,稀里糊涂的答应了。李晓现在想的是我是谁?我在那?她怎么会好好的当她的打杂怎么就要上场了呢?
他们讨论完秘书正好买了饭回来。这个秘书把饭一一发下去就想找李晓交流交流。
李晓她现在吃什么都不香了。更不想和人交流了。
关灵憋笑把秘书给叫了过来。“我这里有笔记,你不要去刺激她了。”
“她怎么了?”秘书换不知道李晓的心路历程呢。
关灵其实从李晓第一天提问就发现了这孩子其实不比他们差多少。缺的只是工作经验,这不机会就来了。
李晓要是知道关灵这么想她就要哭了。她一点都不想要这个机会,谁想要谁要。
“来来,下半场就靠你了,我们也许没有你这个年轻人思想敏捷,你要学会临场发挥啊。”大领导觉得现成的专家不用白不用。给了李晓一个鸡腿,算是补偿吧。
李晓觉得她上一世学的法律要有发挥的余地了,认命的吃着饭盒里的饭。什么都没有吃饭大,再说不吃饭那有的力气对付拿着外毛子们。
李晓脑袋飞快的想着这事得后续,她觉得她有事忘了,而且是很重要的。
“来来,我这里有也个鸡腿。说起这个外国人吃的那个炸鸡腿我在国外就觉得那个还吃的惯,剩下的都吃了没一会就饿。”一个领导说着这话,就喋喋不休的说着他留学那会的事。
“我们留学生当时穷的没钱吃饭,是当地有钱的华侨组织了一个基金,我们每个月能去领点生活费,才能维持我们接下来的学业。”那个领导说完,李晓一下就想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