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 第六百九十六章 德行

第六百九十六章 德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就像是蒙毅说的那样,头曼单于之前在河面被封锁之前,是有机会逃走的。

    可也就像是王霄说的那样,他是匈奴人的老大。

    在一场事关部落生死存亡的大战之前,身为老大却是主动跑路,那结果不是老大被干掉,就是整个家族世世代代都不可能再有出头之日。

    所以那个时候的头曼单于,他根本就不可能跑。

    他要是提前跑了,抛弃了其他部落,那他和他的家族就会彻底完蛋。

    而现在的话,虽然连性命都丢掉了。可他几岁大的儿子,却是被忠心耿耿的奴仆带着一路向北逃亡。

    若干年后,等到这个名为冒顿的孩子长大,凭借他父亲曾经的威名,说不定能上演一次经典的三十年河东与三十年河西。

    当然了,前提是那个时候大草原还没有被王霄一口吞下。

    至于河西走廊,今年肯定是没办法了。

    因为要设置新的郡县,要和月氏,东胡,匈奴残部以及众多草原蛮族打交道,外加警惕代地的李牧与公子嘉。

    事情太多,蒙恬分不出精力和人手去攻打河西走廊。

    好在他这次抓了太多的俘虏,足有十几亩地之多。

    一亩地666平方,理论上一平方最多能塞进去二十个人。估计蒙恬也没那么夸张,一平米十个人差不多了。

    十几亩地的话,至少十万以上的俘虏。

    而且这还不是全部。

    战败了的匈奴,有大量的人口仗着跑的快四散逃亡。

    这些人之中将会有一部分幸运儿,可以找到船只什么的渡河逃跑。可大部分人最终还是难逃被抓捕的命运。

    如此之多的匈奴青壮,将会成为大秦帝国所渴求的免费劳工。

    他们的第一个工程,就是修建从九原城出发,南下过延安,直抵咸阳城,长度超过一千三百里地的秦直道。

    加班加点的修完了这条路,剩下还活着的人,将会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留在九原郡等新增的郡县之中,负责修建河渠道路。而另外一部分,则是从这里修建通往河西走廊,甚至于通往西域的秦直道,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丝绸之路。

    不用担心他们的人数减少会导致工期延长,驻扎在边境的数十万秦军,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去草原上抓人。

    而且王霄还学着那些西方殖民者的手段,让秦军用粮食布匹,还有铁锅什么的作为诱饵,引诱草原上的部落去帮忙抓人。

    不管是属于哪个部落的,只要能抓来人就行。

    对于目光短浅的草原部落来说,这种吸引力是绝对难以拒绝的。

    草原再大,各种不知名的部落再多,终究是有被抓光的一天。

    而且挑起部落去抓人,那就等于是挑动了战争。到时候人口损失会更加迅速。

    不需要担心抓的人太多没活干,大秦正在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数不清的工程需要人手。数不清的大型矿山需要不怕死的矿工。

    对于草原蛮族的需求,简直是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

    与此同时,随着再次开疆拓土,安排出来了许多全新的郡县。对于官吏的选拔,已经不能再等了。

    考试成绩放榜的日子到了,咸阳城内外再次人山人海起来。

    巨大的露布下,不时就会有欢呼声传来。从早到晚,从第一天到第二天,再到第三第四天一直没有停。

    开始的时候,榜上有名的人还很高兴,那叫一个欢呼雀跃,甚至还要呼朋唤友的去胡吃海塞一顿。

    可随着上榜的人越来也多,甚至达到了十个参加国考的学子里,至少有九个半能上榜,那这份喜悦就迅速被冲淡。

    榜单上没有公布成绩,只有学子的名字。

    名字上榜的,就算是合格。

    考语文,实际上是考的基础的书写与辨识的能力。

    考数学,是进一步的确认他们的才能与进取心。

    能满足这两点的,起码做个刀笔吏毫无问题。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轮的考试。

    这次不是出题目的笔试,而是进行面试。

    考察的不是能力,而是德行。

    是德行(第一声)不是德行(第四声)。

    有本事的人没有操守,只会造成更大的破坏和损失。所以这方面是一定要严格把关的。

    榜单上没有公布成绩,可成绩本身还是有的。

    成绩好的,都会安排在靠前的位置接受面试。

    如果面试效果好,被评价为德才兼备。那就笑吧,起码是县丞起步,直接坐到县令也很正常。

    之后就是德行一般,才能也一般。大致上就是地方上的小官小吏,一生都没有太多继续上升的空间。

    而德行一般,才能不怎么样。或者才能一般,但是德行勉强及格的。那就是各地刀笔吏的命运。

    至于德行不及格的,那就干脆利落的会被淘汰出局。

    在这其中,儒家的学子除了公羊派之外,全都会被分发去四野八荒之地,去教化影响那些蛮族们。

    如果他们真的能说服那些只知道挥舞刀枪,劫掠无数的蛮族。让各地的蛮族主动投靠,献出地盘和人口的话。王霄抬高儒家的地位又能算得了什么。

    数以万计的学子之中,绝大部分都会被送往偏远地区。像是新近设立的九原郡,就是主要目的地之一。

    新任的九原郡郡守定下了是甘罗。

    他原本是计划去巴郡做郡守的,可王霄认可他的才能,觉得位于边境上的九原郡更加适合他。

    甘罗空缺下来的咸阳令,则是由之前的县丞张良继任。

    而接替张良,出任这天下第一县县丞的,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年轻。

    他叫陈平。

    能够留下来在咸阳城的学子,真的是少之又少。

    除了陈平之外,还有张苍,他被分去了整理书籍,完善历法什么的。

    王霄调整了许多官衙,像是掌管外交的九卿之一的典客,就被改成了鸿胪寺。

    而郦食其,就是被扔进了鸿胪寺做事。

    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出使代地,探寻一下赵国余孽究竟是怎么想的。有没有投降的可能。

    之所以一直都没有灭代国,不是说国力不允许。而是王霄很看重李牧这位名将,想要收服他。

    否则的话,就算是代地再崎岖难行,实力足够强大的秦国,想要灭他们轻轻松松。

    如果郦食其没有被扔进大鼎里面煮的话,那接下来他将去辽东说服燕国残部来投降。

    等到河西走廊的通道被打开,就该是他出使西域的时候了。

    此外还有像是东阳人陈婴,咸阳本地人吕青等等。

    这些人都是被王霄亲笔点名,特意留下来在咸阳城为官的。

    对了,还有王霄专门从沛县带回来的萧何,这次也参加了考试,并且顺利进入了廷尉府,成了李斯的下属。

    除了骂娘的儒家之外,诸子百家都很满意。

    别的不说,至少他们成功的上了大秦这艘大船。哪怕只是混个水手的职务,那也是有了编制上了船的。

    各家学派之中,收获最大的当是黄老派。

    之前因为吕不韦的原因,黄老派在大秦几乎被连根拔起。

    现在的话,他们终于是重新杀了回来。

    曾经诸子百家可以轻松跳槽,因为当时国家众多。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可是现在的话,全天下都是大秦的了。这个时候再不快点上船,那以后可就没机会了。

    至于代地的赵国残部,还有偏远辽东的燕国残余。谁也不会傻乎乎的跑去投效他们。

    郦食其不愧是一名优秀的外交家。

    他去了代地,见到了李牧与公子嘉。

    虽然没能直接收服他们,不过却是成功的让代国选择了臣服为藩属。

    之后马不停蹄的跑去偏远的辽东,面对燕国的时候就没那么温柔了,直接威吓燕国残部归顺。

    而且他还自作主张,从辽东跑了一趟箕子朝鲜,带来了一群当地的生番们前往咸阳城朝贡。

    这种事情在这个时代很是常见,有能力的臣子都会给自己加戏。

    要是换做明清时代,那是上边交代下来的事情都做不了。

    那个时候要么就是读书读傻了没有能力,要么就是有能力也不用在正途上。

    等到郦食其带着三韩与箕子朝鲜的使者回到咸阳城的时候,时间已经是秦王政十八年的年节。

    一群乡下来的生番,看着眼前这座庞大到超出想象的城市,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物资,看着接踵摩肩的人群。那是真的被吓坏了。

    这种场面,对于这些人来说,那是真正想都没有想过的场景。

    年节放假,一直放到十五元夕。

    郦食其就化身导游,带着这些进函谷关之前还穿着毛皮的生番们,到处闲逛。

    带着他们去看了骊山大营内,无数铁骑训练的场面。

    带着他们去看了少府的工坊,各种超乎想象的物资器械生产的场景。

    带着他们去看了太仓,那堆积如山的粮食。

    带着他们去看了秦直道,数十万人挥汗如雨干活的壮观。

    等到从甘泉宫结束休假,带着众多美人回到王宫的王霄接见他们的时候。

    这些生番们用最恭敬的态度,在巍峨壮丽,让人呼吸都为之停歇的大殿上行大礼。

    他们膝行上前,一路行过大殿来到了王霄所在高台之下。

    重重的把脑袋撞在光洁的地板上,用郦食其教授他们的汉话古怪的大喊。

    “大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