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头号鉴宝师,老板娘绝色倾城 > 第552章 专家汇集

第552章 专家汇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尽管那不是王羲之的真迹,而是唐代的双勾填摹本,但也属于稀世之宝了。

    实际上,不只是放在今天,唐代摹本在宋元明清就非常珍贵。

    至于王羲之的真迹,在唐代已经很稀少,被皇室搜刮得很干净。

    众所周知,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自东晋末,经南朝至隋朝,历经战乱,遗失、毁灭者甚多。

    家藏部分书法珍品被他的后世子孙所收藏,到了唐太宗时期,由于太宗不惜重金,不遗余力向天下购求王羲之笔迹,短短几年之内就得王羲之真书50幅,行书240幅,草书200幅,均藏于内宫。

    继太宗之后,高宗也承其趣尚。

    而武则天期间,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编为《万岁通天帖》,尽数呈交给了朝廷。

    到了那个时候,民间就基本上没有王羲之和王献之两父子的书法作品了。

    而唐太宗收集的那些墨宝,传闻基本上给他陪葬了,就包括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当然,是不是真的,我们不得而知。

    郭沫若曾经就为了自己能一睹《兰亭集序》真容,极力推动国家去挖掘唐太宗的陵墓,但最后被国家否决了。

    那老混蛋,不知道破坏了多少古代帝王陵墓,也不知道损坏了多少珍贵文物。

    可以说郭沫若在对文物的挖掘是无知的,在他手里,由于不专业地徒手上阵挖文物,不仅仅没有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还违背了挖掘文物的目的:以保护为主,面世为次。

    当然了,咱也不能否定他对我国文学和史学做出的贡献。

    一码归一码!

    沈世杰都打来电话,询问是不是真的。

    “我说是真的,就是真的呀?”

    沈世杰点头:“那不然呢?”

    在他看来,楚哥都说是真的,那就是真的。反正他没见过楚哥判断、鉴定错误过。这种几乎百分百真伪鉴定的情况,放在整个圈子也是非常炸裂的。

    哪怕是再权威的鉴定泰山,也有失手的时候。

    不久后,同城的一些书法鉴定家,收藏人士,来到了木棉花拍卖公司,都想见识一下木棉花拍卖公司刚发现的《丧乱帖》。

    而比较远的,也已经在来的路上。

    “不太好鉴别呀!都没有几个收藏印,传承无序,怎么判断?”有人看了作品后,不由提出疑问。

    确实,这幅《丧乱帖》找不到几个印章。

    按理说,不管是谁得到这种墨宝,恐怕也会盖上自己的私印,告诉后世的人,自己收藏过这幅作品。

    收藏印对书画鉴定是有很多的帮助的。一则可以被用于证明书画作品的流传经过情况。将收藏家的时代排列一下,便可弄清楚它的传世经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传承有序。

    其次,有几位鉴赏家如明代袁枢和清代的梁清标、安岐的眼力相当高,凡经过这三人盖过鉴赏印的书画,绝大多数是精品。

    另外,收藏印至少可以为推断作品的下限年代提供可靠的依据。如一幅画有宋徽宗的收藏印,就可以确定此作品最晚也是北宋的;如有张丑的收藏印,就可以说最迟也是晚明的……

    因此,很多书画鉴赏家,第一时间就是去看收藏印。

    这就像瓷器,有些人第一眼鉴定的就是款识。

    旁边的人反驳道:“要是有很多收藏印,这件作品不可能默默无闻,等到现在才被发现。”

    也对,这种级别的墨宝,哪怕是皇帝,也忍不住想要收藏。

    一旦消息传出去,皇帝肯定会想办法让对方献上去,基本上就保存在皇宫中。

    皇宫的东西,大概率是能保存下来的。即便是朝代更替,皇宫的宝物,通常会让下一个朝代的皇帝继承。

    “先不说那些,看看作品本身吧!”

    眼前的这幅作品,全文8行62字,风格近似于王羲之的《频有哀祸帖》,然而该帖的结字转折更为圆活流畅,字峰变化更甚,墨色枯燥相间而出,整个书帖由行至草,到纸末行笔更为快疾,充分表达了作者悲愤难言之怒。

    该帖全文如下:羲之顿首: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虽即修复,未获奔驰,哀毒益深,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顿首顿首。

    说白了,这作品就是王羲之写给朋友的书信。

    于是,就有了信笔而书的特点,由此而决定了该帖的笔法比之其他更加率意、天然,突出了笔法的精深造诣。

    大家能看到,笔画里面有直有弯,直笔劲健直挺,弯笔画成弧线,柔和、优美。

    再细看任何一笔,均妥帖得宜,无论运笔如何多变,无一败笔,如第四列的“当”字就多有转折,但笔法不乱。

    “不愧是书圣的作品呀!”

    在结体方面,糅合了魏晋笔法线条中的“扭转”、“裹绞”和“提按”、“顿挫”位置不固定的特征,基本上采用往左倾侧之势。

    其中的横画右端上提,竖画下端往右偏移;字的右上角往上突,左下角往下坠。“势如斜而反正”,看似不稳,其实很稳,显得生动活泼而不呆板。

    有些字虽然潦草,但仍不失其结体的和谐、美感。

    有人忍不住用手机录下来。

    “这纸张,是我接触过最远久的。”其中一名擅长对纸张进行断代的鉴定家开口道。

    “什么年代的?”有人问他。

    那人想了想,慎重说道:“我能保证的是,它绝对在唐朝之前。”

    因为唐朝的纸张他也见过、接触过,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也就是说,这至少都是唐代的摹本?”

    在场的人很震撼。

    哪怕不是王羲之的真迹,这已经足够珍贵了,可谓是国宝级的墨宝。

    “嗯!没错!而且,我有感觉,它也不是隋朝的。隋朝的墨宝虽然少,但故宫博物院那幅《妙法莲华经》,我研究过。

    这幅《丧乱帖》的纸质比隋朝的《妙法莲华经》还要老。”他发表自己的看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