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鹰飞 > 第11章 矿场

第11章 矿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陈子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诺大的渡口矿场,竟似以前见到过一般,在成都城墙上做的梦,他还清晰的记得。但那些巨石房子、高炉、仓库、住房等,还有那些怪物般的机械,在哪里呢?

    张澜拿来矿场的图纸,指着各处建筑一一说明,有些空地没有建筑,但也规划了以后的用途,详细无比,竟与他梦中所见大致吻合。

    陈子杰想着头都痛了,难道这是神仙为他在做指引,就如之前一直在脑海中的那句话,冥冥中自有天意?

    路上闲聊中得知,大汉名人张衡是张澜的先祖,后代一直致力于格物研究,张家迁到益州后,作为匠户的他在季汉穷困地生存着。因他在临邛郡对炼铁有非常独到的观点,被司金中郎将糜昌看中,不仅为其母请郎中,支付汤药费用,还把他破格升为功曹,随他来到南中。

    矿场有如此的规模,与他的呕心沥血是分不开的。

    在几天前的议事中,张澜提出一个设想,虽说没能解决木炭问题,但他提出核算各个部门工作量,根据不同的工作,将工匠人数进行调整与匹配,确保各部门有人负责,有事可干,不再会出现怠工、忙乱,头重脚轻的现象。这样一来,工匠们从事的工作更细致化,专业化,各部门像流水线一般劳作,也便于优者奖,劣者罚,以鼓舞士气,提升效率。

    陈子杰当场便准,并赏张澜十金,责令其立即拟出方案执行。

    签于糜昌身体不适,陈子杰任命张澜为渡口铁矿主事,全权负责铁矿开采事宜,由其直接向主薄陈莅负责。

    矿场中几十口炉窑冲天而起,其中一炉是这里炼铁炉中最大的一座。炉身呈直筒状,高两三丈,有效容积约五万斤。炼炉周围堆满了大量碎矿石、青石、耐火砖、泥范、陶风管等辅料,而木炭还不见踪影,看来这是在等工待料。

    炼铁炉由炉门、炉膛、炉蓖、烟囱各部分组成,旁边还有一大型风箱,需三人合力才能拉动。旁边一条小溪流过,水量充沛,非常便于就地取水。

    据张澜讲,这座命名为南中一号炼炉可日产生铁五千斤。但每生产万斤生铁,约需消耗铁矿石两万斤,青石(石灰石)三百斤,木炭七万斤左右。可以看出木炭的需求量相当大。

    大小三十口炉窑,若全部开动的话,每日产生铁十万斤,相当于现在季汉五个月的产量,也相当于天下三个月的产量。这产量可谓是相当大,但消耗也是巨大的,光木炭每天就得七十万斤,还仅仅是这一项,就得有数千人日夜不停地伐木烧炭,几年下来,估计南中的森林亦不复存在。

    陈子杰对此也忧心不已,看来用焦煤炼铁,势在必行。

    这个时代,季汉的冶金技艺极为发达,季汉的工匠地位也很高,一些工匠们在实践中摸索出很多好东西,才有如今季汉兵精甲利的现象。

    曹魏和孙吴也重视炼铁这项,虽比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也有些亮点。曹操曾在《内诫令》提到“百炼利器”以增加军队作战力。孙权也有以“百炼”命名的宝刀,也是吴国人自己打造的。

    而季汉早已掌握这门技术,更加有天然的井火,将熟铁百炼,反复叠打变形,炼成的宝刀已装备基层军官。

    不过这百炼太费时费力,炼数大致相当于反复折叠锻打后最后的层数,炼数增多,表明加工量加大,其效率太低了。

    矿场工匠和干活的人都在忙碌着,自昨日突苛的骑兵营进驻后,懒散的众人变得愈加勤快了。原来护卫矿场的郡兵们,也打起精神到处巡视。

    在下午时,邓孟带着粮食抵达矿场,众人欢声雷动,陈子杰他们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张澜按照之前的规化,把人重新进行调配和编队,专人负责,一队负责采矿,炼铁、治模、处理,一队负责伐木、烧炭,一队负责专司运输,还有一队都是妇女,专们负责洗衣、做饭、卫生等后勤。

    有一口小炉窑正常开工,红色的铁水在炉中翻滚,炉门打开后,铁水流出,四名工匠吃力地抬着坩埚,接下铁水,倒入早已准备好的泥范之中。

    一股难闻的白烟腾起,在空中扩散,忽被一阵风吹走。不到一刻,下个工序的工匠用铁锤打碎泥范,一排整齐的斧头样铁制品便呈现在众人面前。

    只见工匠们熟练地,用铁锤敲打,一个个斧头胚脱落在地,被工匠们用铁钳夹到不远处的作坊,随即传来铁锤敲打声。

    其间有工匠把烧红的斧头放置水桶中,传来“噗”的声响,原来是在焠火,以使斧头保持锋利。

    另一些工匠把打制好的斧头锲上木柄,在磨刀石上开刃,完成后送到仓库,签字划押。

    整个流程有条不紊,这都得益于良好的管理,也是功曹张澜努力的成果,陈子杰众人看了非常满意。

    现在打制斧头是非常有必要的,面临木炭如此大的需求量,这些最起码的工具必须优先打造。

    “……现在主要打造斧头与伐木的工具,另外一口窑明天可以开工了,准备生产一些铁锅和当地需要的农具,周边的蛮人急需这方面的铁制品。以前朝庭对盐铁管制,对蛮夷禁铁,导制铁器紧张,部落里只有头人有铁锅,其他人想吃熟食,得厚着脸皮去求。……”张澜对蛮夷还是比较了解,因为这里干活的好多都是从附近部落里来的蛮人,来此也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

    “这倒也是,先打造一些铁锅吧,其它的缓缓,移民的农具要优先考虑,以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诺,……启禀将军,后日在老鹰滩那边有个集市,属下打算先集中生产一批铁锅,换些粮食、牛羊、瓜果回来,给工匠们改善一下生活。如果没有油水,工匠们干活没力气,饭量也大得吓人。……”张澜被陈子杰授权全权负责矿场,不得不多些想法,以前糜昌是坚决不让的。

    “准,张主事,你看着办,这里你全权负责,我只要结果。”陈子杰很痛快,即然放权,就任下面的人去发挥。

    …

    大雨后第七天,太守唐岑就押送粮草到达了矿场,比原计划提前了四天,陈子杰大喜。

    还有更加令他惊喜的是,成都已发来消息,淮海王刘乐登基做了皇帝,改年号炎熙。陈子杰知道刘乐早晚会做皇帝,却不知道这么快。

    刘琳也随着太守的队伍轻车简从来到这里,一则放心不下心中的夫君,二则在城里闷得慌,大伙儿都不在,不如到矿场来看看。

    刘琳带来新皇帝刘乐给他的私信,他表示,虽然我当了皇帝,大家还是好朋友,好兄弟,忘不了你们,好好干,都有好处。另外,他说太妃糜氏希望调他侄儿糜昌回成都,你自已看着办,我不为难你。

    当晚,整个矿场热闹非凡,陈子杰做主,晚上加餐,宰杀牛羊若干,庆祝新皇登基。

    陈子杰抽空写了一道贺表,无非是恭贺,表忠心之类的官面文章,私下也写了一封信,把目前的情况作了一个汇报,特别是把糜昌的表现如实写下,建议皇帝还是把他调回成都,南中铁矿一事,不再是司金中郎将管理范畴。

    太守兴致也高,与樊建他们喝酒,吟起诗作起对来,席间还舞了一套剑法,博得众人一致喝彩。全靠汉军的无私支持,才及时修复桥梁,整个矿场没有出乱子。

    “营中还好吧?”陈子杰问陈莅,他看到留在城里的人军官只有他一个人来。

    “还好,有廖老将军他们在,那帮小崽子老实得不得了。”

    “嗯?老将军在看着,其他人在做什么?”陈子杰听着不对头。

    “……营中除了向广居在训练那些蛮人和辎重营留守的夫役,其他几个校尉都到卢山喝唐根的喜酒去了。”陈莅支支唔唔,他这个主薄为没有管好那几个校尉脸红。

    “这些混蛋,看我回去不好好收拾他们!”陈子杰很生气,把部队丢下不管,这是严重违反军纪的。

    “……不过将军,他们几个在你走后,一直按命令全力协助太守修复桥梁,等他们修得差不多了,把部队带回营房安置好后,应唐校尉要求,他们才去的。他们说回来再向你陪罪。”

    “……唐根?哦,我明白了,这事你不用管,本将军来处理。……关于采煤之事,你打算如何做?”

    “……”陈莅言无不尽。

    “好,主薄大才,与何山有得一比,不让你经商太委屈你了。”陈子杰挪谕道。

    陈子杰在离开矿场时,开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赏格:将石炭炼成焦炭者,赏百金;用焦炭冶铁成功者赏千金,并由朝廷册封官职;若能直接练出熟铁,赏万金,封侯 。

    更有甚者,陈子杰在议事房中,让陈莅拿出百贯五株钱,满满当当堆在桌上,对众人讲道,不管是谁,不管出身,只要完成悬赏任务,这个钱就是他的。把那些工匠和蛮人们看得口水直流。

    陈子杰对张澜承诺,若他把铁矿经营好,加官进爵,死后想入皇帝的冥堂,也不是不可以。先皇刘备将有大功之臣塑像陈列于位前,以示褒扬,他们的家族因此而发达。

    张澜泣不成声,再三拜谢,以表忠心于汉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