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战
巳时二刻,叛军终于开始出营列队,军官们费了很大的功夫才编好队。今天天气睛好,站在最好位置的陈子杰都在替他们纠心,如果那些军官是他的下属,少不了挨板子。
北门前等待攻击的叛军有二万八千多人,据通报的消息其它城门所面临攻击的人数大致在六千人到一万人之间,看起来这次叛军总人数大致在五万人左右,声势应该是很庞大的。
北城墙上有一千白耳精兵,另有穿汉军服的丁壮二千人,诺大的城墙在设计修建的时候就充分考虑到防御的问题,人不是越多越好,北城墙最佳防守的人数应为八千人左右,才能发挥它最好的防御效果。但现在人数如此之少,将面临两万多叛军的攻击,所承受的压力可见是相当大的。
叛军大营里冒出三股黑色的浓烟直冲长空,正当守城的将士还在疑惑的时候,叛军的进攻从四个方向同时开始了。
第一波进攻北门城墙的叛军有五千人,他们携带着冲车和大量的云梯缓缓地向城墙靠近。好在叛军来得匆忙,无法在短时间内制作抛石机、飞云梯等有效的攻城武器,只能就地取材,制作一些能排得上用场的简陋的器械。
当叛军接近一千二百步的时候,开始缓慢加速。与此同时,城墙上响起一阵阵令人牙酸声音,那是“元戎”弩车正在上弦。
“攻!”陈子杰一声令下。
“嘣、嘣……”的砸锤声响起,然后听见一阵阵“啾、啾……”的声音回响在耳边,弩箭击发时,好像带走了身边的空气,令人窒息。
弩箭按照各自标定的位置落到叛军进攻的人群中,掀起血雨腥风,一片狼藉,惨叫声慎得人发慌。即使强悍如魏军重甲部队都不敢直面攻击,更不用提这些没有任何护甲、连衣服都没得穿的平民叛军了。
有的叛军发生了动摇,停止不前,另有些胆小的,开始往回跑。然而他们没有跑几步,便被后面一支穿了铠甲的部队使用弓箭射倒,另有十数人上前,用刀将那些人的首级砍了下来,用木棍挑起,作为榜样,警示所有人。
攻城的叛军一看后路已断,就绝了逃念,适时,进攻的鼓声激烈地响起,这些炮灰们只能捉刀扛枪携盾护着云梯大步往城墙跑去。
其实在这种守城战里,陈子杰插手的机会很少,他下达的第一个命令被执行后,以后的全部由下面的人自行发挥了。这种攻防战里,也根本无从指挥,久经训练的白耳精兵,自然知道如何来应对敌人的进攻,他们以伍为单位,井然有序的排列,威力强大的弩机使他们有了更远的攻击范围和更强大的穿透力。
叛军在射程之外时,没有一个士兵会放出一支弩箭,但当他们进入有效射程之后,从天而落的箭雨便如蝗虫一样,铺天盖地的落了下来,穿透敌人单薄的衣衫,把敌人钉在地上。他们的每一次发射,几乎都使敌军损失惨重。
弩箭的威力,面对它,除了后退,便只有死!
如果说,叛军的阵容很强大,会令人胆寒,那么眼下汉军弩兵这种近乎单方面的杀戳,则让人身心皆冷。在如雨的精准弩箭面前,人的生命是那样的脆弱,一时间,天地间只有弩机的放弦声、箭雨的呼啸声、射中肉体的钝声、濒死者的惨叫声。
离城二百步,已成死地!仅仅眨眼之间,城外便化为尸体的海洋,大片血红的颜色令人刺目。战争的血腥,充分的体现了出来!
临战不过三,一般来说,只有三次发射弩机的机会,虽然不少将士射出五六轮,剩下的叛军还是到达了城下。
在付出近两千人的伤亡后,叛军终于抵达城墙下,这些叛军手举木盾,护着长梯,将梯子竖起来,然后悍勇之人顶着盾牌,嘴含武器,顺着梯子往上攀爬。
当汉军的弩箭正在打击那些步卒时,叛军掩护着一群弓兵到达城下,等陈子杰发现时,叛军的弓兵已射出一轮箭雨。
汉军开始出现了伤亡,但勇敢的汉军浑然没有把它放在眼里,有条不紊地在各自负责的区域内对叛军进行打击。
崔恺的兵书阵法读了无数,心中韬略万千,但没有上过战场,刚开始时,他还很兴奋,领着丁壮们发射弩箭,但当战场上出现伤亡时,他就有点害怕了,随着死人越来越多,惨呼声接连响起,特别是一些垂死的士兵,惨叫着在血泊中作最后的挣扎时,他脸色苍白,感到强烈的恐惧。后来,当叛军的箭支穿透旁边一个士兵的脖子,喷出的鲜血溅到他的脸上时,强烈的血腥味终于让他放下弩机,找个人少的地方呕吐连连,身边的丁壮大部如此。
还没有等他们吐完,廖化老将军经过,说道:“没出息,赶快回到自己的哨位去!”并给了每人一马鞭,正好是甲胄之间没被保护的位置。
立刻,崔恺象弹簧一般跳了起来,强压着心中的不适,跑到自已的哨位前,机械地装填,射击,后腰上火辣辣的疼痛使他暂时忘记了战争的残酷。
好在旁边的霍小奇没有笑他,一直专注很冷静地向叛军射击,他的沉着逐渐感染了崔恺,慢慢地,崔恺的眼中只有武器和敌人。……
王固虽然也是第一次上战场,但他适应性很强,本来他们随在陈子杰左右,作为护卫,也是预备力量,暂时还没有作战任务。他闲得无聊,征得同意后,带着几个人去感受一下,结果他发现了几个对汉军威胁很大的几个弩手,没有任何犹豫,居高临下直接用投枪解决了他们,他的脸色很平静,波澜不惊。后来,见没有什么要帮助的,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准备着。
身旁同样也是没有经历过战争的陈子豪惊得目瞪口呆,同时也羡慕得不得了,心中暗暗较劲,要在以后的战斗中好好表现一番,免得丢了哥哥的脸。
城头上一片忙乱,每个屯长负责一个区域,配置了若干士兵和丁壮,屯长都是些身经百战的老兵,他们懂得充分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尽可能以少的代价给敌人以最大杀伤。
那些老将军们顶盔贯甲,在城墙上张弓搭箭向叛军射击,箭无虚发,一时意气风发,威武不凡。后来,汉军出现伤亡后,旁边的汉军忠实地执行着陈子杰的命令,将这些老将军们簇拥在中间,以免叛军的箭支伤到他们。
老将军们怒了,几脚将他们踢开,吩咐他们不准干涉,他们说自己杀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还轮不到这些小屁孩来保护他们,叫他们自已作好自已的事,若把叛军放到城墙上来,他们剥了屯长的皮。
屯长苦着脸告诉了陈子杰这个事,陈子杰想了想,也就释然了,这些老将们只是想为季汉尽一份力,至于生死,这些百战余生的老将们早就看开了。他满足了老将军们的愿望,但吩咐下面的人只是暗中保护而已,若情况不妙,可以强行架着他们离开。
陈子杰看着下面的人有条不紊地组织防御,丁壮们也逐渐适应了气氛,他们学着白耳兵们的方法,向城下发射弩箭、扔下檑木滚石,忙得不亦乐乎,他悬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由于这波叛军的攻击没有什么值得可狙杀的目标,“狙将”由一个亲兵背着,随时跟着他,一直没有出手。
看着崔恺慢慢适应了这个残酷的战场,陈子杰让弟弟将他召回身边,他不想崔恺有什么意外,身边能给自己出主意的,也就只有他了。
诸葛丞相确立了以法治军的基本原则,一直被季汉的军方秉承。他的“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的方法是大将军练兵所极力推崇的。以法治军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关键,否则就无法克敌制胜,纵有良将也无能为力,一支军队“若赏罚不明,法令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之师,无益于用。”也正因此,后世的史籍对诸葛丞相练兵多有肯定:“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此所以能斗也。”
现在,展现在叛军面前强悍的战斗力就是明证。
伤亡惨重的叛军被逼着死了一批又上一批,又有一个方阵加入攻击,城墙下的叛军密密麻麻,有几次险些攻上城头,令陈子杰捏了一把汗,第一天的攻势就这么猛烈!
“儿郎们,加把劲,把梯子叉倒,……使劲,就要倒了!……”老将军们叫道。
“老张,叫人快把檑木拿过来,对,往下砸,砸死这群龟儿。……”一个汉军喊道。
“火油,火油在哪里,往下面浇,再给一把火……”
“屯长,弩矢不多了,再给我们十壶……”
“……”
城墙上你来我往,传令声、喊杀声、呼叫声,惨呼声,鼓角声、弩机声,一片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