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鹰飞 > 第18章 风起

第18章 风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季汉景耀四年(公元261年)春,在西域金城,午时太阳最大最暖和的时侯,在晒不着的地方,还是感到阵阵寒意,朱雀大街上,几条流浪狗倦缩在房角屋檐下躲着吹来的寒风,大街上的行人廖廖。两旁街道上的大树投下道道浓荫,将远近的房屋连成一片。

    一个卖柴的老汉,担着两捆柴禾晃悠悠地从大街上走过,烧饼店里的吆喝声有气无力地回荡着,远处打铁铺子的锤击声隐约传了过来。

    一群巡逻的魏军士兵警惕地经过这里,他们踏着整齐的步伐,在带队军官的口令声中沿固定的路线行进着,谁都没有注意到一家酒店的二楼上,有一个虚掩的窗口处,一支闪着寒光的弩矢正对着街道。酒店背街的院子里,有两人照看着四匹骏马,在这里有数条岔道直通城中各处,骑着马可以很快离开。

    天上仍挂着散发热能的太阳,温暖着太阳下的每一个人。过了不久,一群人马从另外一条街道上拐出,出现在了朱雀大街上,这是金城太守的客人,从魏国京师洛阳来的给事中杜综,他是来向金城太守王荀道别的。

    前面有四十名骑兵带路,中间是一辆带窗马车,马车左右也护卫着十几名骑兵,马车后面跟着一百名身负铁盔的重甲步兵,有力的步伐,整齐的长戈,散发出森森杀气,惊得路上的行人纷纷躲避,房檐下的流浪狗也夹起尾巴窜得看不见了。

    宽大舒适的马车里坐着的正是杜综,他很高兴,在这里逗留了这么久,与蜀汉内几个益州世家终于接上了头,许了他们很多好处,然后安排了一些后着,作为将来平蜀的棋子,回到洛阳,一场大功劳是跑不掉的。

    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一起风就是风沙的城市,他厌倦了这里羊奶的膻腥味,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以及不知诗书为何物的粗犷武人。他怀念帝都的繁华与安宁,中原米酒的温淳与火辣,家乡士子的风华与才情。

    起风了,一阵风将马车的窗帘吹得往里卷了卷,露出车上的坐客。

    里面的人影刚一闪现,一道细小黑影从远处没入马车内,立即一声惨叫从马车里传了出来。

    马车后面的士兵立即上去将马车团团围住,四周放置盾牌,大叫有刺客,骑兵头领立即下令骑兵全部散开戒备,自已下马在众人的保护下钻进马车。

    当他们把车门打开一看,里面的给事中杜综正靠在马车上,他的右肩插着一支弩箭,没入很深,大量的血液沿着弩矢上的血槽向外涌出。

    更可怕的是,弩矢上有毒,毒性已发作,他的口角中流出一丝丝黑血,生命正在流逝。

    一部分士兵留在原地保护,骑兵立即催马奔向刺客可能藏身的地方,包围住,喝止住房子里的人,等待步兵的支援。

    当所有可疑的地方都被彻底搜查后,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只有将所有可疑的人员全部抓起来一一审问。

    京城的上官在自己的地盘上遇刺身亡,自己肯定脱不了干系,金城太守王荀大怒,命全城戒严,搜查一切可疑人员,同时快马急报京师洛阳司马公。

    结果一连三天的大搜查,除抓到了数十个倒霉的外地人充数外,一无所获。从弩箭的样式看,是蜀国军队制式装备,其它没有任何一点线索。

    无奈之下,王荀匆匆斩了几十个倒霉鬼的脑袋,编造了一些情节,上报京城,等待他的也不知是祸还是福。

    五天后,金城的城门打开,恢复了正常的秩序,而陈子杰他们,则混在怨气冲天的行商们中间往别的地方去了。

    此次行动,季汉知闻所调动各方力量,都不能准确知道杜综的行程。刘校尉采取了以不变应万变法子,在太守府和杜综住所之间的必经之路上,安排陈子杰和唐根日夜盯守,终于在这一天等到这么一个机会,给予惊天一击后迅速撒离。

    其实刘校尉还安排了几个后手,若陈子杰没机会,他在另一处地方安排了剩下的人进行强力袭杀,给远处陈子杰制造机会,也不排除甚至直接攻击给予斩杀。

    若还不成,在杜综回洛阳的路上还有知闻所联系的马贼给杜综找麻烦,总之,就是不让他活着离开。

    陈子杰他们没有往季汉边境,而是向着凉州进发,一则是魏军对这个方向查得很严,二是他们的身份就是从蜀中走私到凉州的行商,另外还有一些事等着他们去办。

    终汉一代,西域一直是土地相对贫瘠的地方,支撑西域整个财税的,九成以上靠的是行商的税金,每一座城池的太守和官员们都不会太为难这些财神爷的。

    刘校尉他们混在行商中,他们的身份是来自季汉的商人,走私蜀锦到西域,然后换回季汉急需的物资,从中获利,所有的交易都是刘校尉操办的。

    陈子杰非常佩服刘校尉,在陈子杰眼中,刘校尉是一个无所不能的人。刘校尉从蜀中运出的蜀锦在凉州卖出了一个好价钱,他用三种不同地方的语言同那些生意人进行讨价还价,脸上的市侩气让人跟本联想不到他是个职业军人。

    刘校尉在和商人的谈话中,他了解到最近从大食那边到了一批货,好些东西这边的人没见过,搞不清楚,放在那里无人理会。于是他带着会羌语的陈子杰和乃娃,说着羌话一路走了过去。

    在一个偏僻的货场里,一个碧眼金发的白种人正愁眉苦脸地站在一堆货物里发愁,见到有客人来了,立即眉开眼笑,热情地招呼着他们。

    据他说,这批货是海外带到大食出售的,他通过陆路,千里迢迢带到凉州,指望卖个好价钱,结果很令他失望,任他说得天花乱坠,商人们都看了看,见不是名贵的药材香料,便不再感兴趣。好奇的人看完后走了,留下那堆货物无人问津。现在回货已经准备好了,他指望赶紧处理掉这批货物好上路,一年就指望多跑个来回。

    陈子杰和乃娃把七八袋装货物的麻袋打开,原来每一个麻袋里都是农产品的种子和果实,不过都认不出是什么东西,以前没有见过。

    忽然,在打开最后两个麻袋时,里面的东西陈子杰竟然好像见过一般,还能准确地说出它们的名字:番薯、玉米,并且还能知道这些种子生长后的一些特性。

    趁那商人不注意,他对刘校尉点了点头,他觉得这些东西或许是一个机会,能改变季汉千里运粮的格局也不一定。

    “你这些种子和果实我们不认识,也不了解它的习性,更谈不上让它们能在这片土地上能有更大的作为,我想我是不能要它们的。“刘校尉欲擒故纵,是个谈判好手。

    “哦,不,老天,正是因为你们不了解,才显得它的珍贵,你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海外的贡品,只有当地的国王才能享用的。“这个白种人很着急,手摸胡须大声反驳道。

    “也就是说,这个产量很低,低得只能让国王享用,其他人想吃都没有机会,如此低的产量对于我来说,没有用的,若没有利的东西,我是不会下本钱的。“刘校尉故意打压他。

    “尊敬的客人,不是这样的!……你理解可能有点差次,这些东西都可以在贵国生长的,我这里有种植它们的方法,我的卖家给我的,如果你买的话,我可以免费奉上。“这个家伙避实就虚,其实他也不知道这些东西能否在这里生长,只是想把货卖出去而已。

    压价是刘校尉的强项,现在他表现出对这个货品没有兴趣,正准备出门的动作,说道:“这个我没兴趣,那样赚钱快我就做哪样,你这个东西种下去好不好两说,还有就是需要两三年才能见成效,我可等不了那么久。”

    “亲爱的朋友,我愿以很便宜的价格将这批货卖给你,相信你是一个很有眼光的人,你可以给个价,如果合适的话,我很愿意与你合作。”这个商人急了,再便宜也得卖,否则这批货就得扔了。

    “这样也行,我出一匹蜀锦的价格,换你所有的种子加种植方法如何?”刘校尉给的价比白种人预期的要高一些。

    “如你所愿。”终于将这烫手的山芋丢了出去,这个白种人感觉好极了。一匹蜀锦在当地的购买力是相当于一锭金饼,这华丽的锦缎运回大食那边卖给贵人,可以赚到好几翻,白种人的脸都笑烂了,赶紧招呼人把货打包给送到指定的地方。

    乃娃在那里叽咕着,直喊亏了,被刘校尉一脚踹飞。

    完成了交易后,刘校尉委托有知闻所背景的商队,把这些种子及换回的其它物资通过其它渠道运回汉中,交给宁随将军,他们相信宁随将军会把剩下的事做得很好。

    而他们转道向陇右赶去,雪藏很久的巴鲁欢快地奔驰在草原上,好像又回到了故乡。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