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风吹渡江水
福原介子良恭恭敬敬的拜敬道:“天师从来没有来过东洋国吧!”
九云昂起头看着远方的汪洋大海,碧波荡漾的大海,无边无际,连一个小岛屿都看不见。
几只海鸥在天空之上飞着,时而发出来了叫声,海浪滚滚而来,哗啦哗啦的声音缓缓而响,这是海水与海水敲打的声音。
福原介子良微微一笑:“天师经常坐船出海吗?”
九云微微一笑:“贫道经常在山里面,很少时间出海坐船,想不到在这船上还能够看到如此美丽的海鸥,只是这汪洋大海,一眼看不到边,让人有点惊恐万分。”
福原介子良听后觉得有点好笑:“哈哈,想不到天师会这样子说,这大海有什么惊恐的?”
九云看着碧蓝之海,心里面总是想着,这大海为什么会有这么宽阔呀?他情不自禁笑出声来:“哈哈,海是一个好地方啊!但是水里面,充满着很多让人捉摸不透的事情。”
福原介子良微微一笑:“你们在大陆上生长的人,与我们在岛上生活的人就是不一样,我们岛上的老百姓,祖祖辈辈都是要靠打鱼生。”
九云此刻头有一点晕,只怕是坐船引起的,他回过头面对着福原介子良说道:“不行了,贫道不能再在甲板上站着了,现在贫道的头晕乎乎的。”
福原介子见九云快要跌倒了,因为此刻的九云已经站不稳了,他上前搀扶着九云说道:“天师,外面风大,跟我去船室里面去。”
九云点点头说道:“好,我们去船室里面去,也许会好一点。”
公孙无名与山下智久子坐在船室里面,这船室内非常宽敞,公孙无名见九云脸色苍白,而且还是被福原介子良扶着进来的,他微微一笑:“天师,不习惯坐船,只怕是有些晕船了,快请坐下来喝一杯茶水。”
公孙无名一边说,一边倒倒茶水,他说道:“天师,这大海有情的时候,能够救很多的人,我们国家的大多数老百姓都是靠它养活,说起它无情的时候,一年当中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葬送大海。”
九云微微一笑:“贫道也是说不清楚呀,怎么突然之间就会感到头昏脑胀的?”
公孙无名听后面带微笑:“因为天师不是经常坐船,这晕船的事情人人都有,只有经常坐船的人,才会慢慢适应。”
九云听后叹叹气说道:“人食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啊!贫道感觉自己不像是晕船,倒好像是害了什么病。”
公孙无名伸出来手说道:“天师坐下来,让我替你把把脉搏就知道了。”
九云坐了下来,伸出来了一只手,公孙无名说道:“脉搏血气运行缓慢,因此脉搏跳动也慢。迟而有力是实寒证,即寒邪致病。”
福原介子良看着公孙无名时不时的说道:“想不到天师也会生病呀!”
九云看着福原介子良如此一说:“嘿嘿……福原将军真会说笑话,贫道小的时候经常生病,幸亏师父帮贫道医治。”
公孙无名说道:“天师的脉象迟而无力呀!八成是虚寒之证,主要还是阳气有点虚弱无力,没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推动血液运行。”
九云听后连连点头:“贫道,可能是经常在大山里面风餐露宿惯了。”
公孙无名说道:“这种寒是由阳寒引起的,比如冬天寒冷,是因为阳光弱,而不是实在的寒邪,所以脉表现的迟而无力。”
九云微微一笑点点头:“王爷,的确是一个神医呀!贫道最近头昏脑涨,看来王爷也是知道的。”
公孙无名说道:“所有人出门在外,都得注意安全啊!我以前是授予王爵,但是天师不可以叫我王爷,毕竟现在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将军了。”
九云面对着公孙无名,他知道公孙无名与公孙符的关系,更知道公孙无名是以铁王爷著称的,对谁都不会讲什么大道理,犯了错只有死路一条,如今任东洋国大理寺卿一职,这样的人有人恨,也有人想念。
百姓们常常叫他无名青天,这足以证明他的为官之道,是如何的清廉正直无私了,官场之中没有什么远近之分,只有上下级别的利益关系,宫官看似福星高照,能够围绕着皇家人转,其实是一种隐形的压力,能做到适中之心,就能够把握住乾坤运行之术。
九云说道:“汇天时而得地理,其实所有的人,都知道人有人和之道,但是世上本无事,偏偏有些庸俗的人,自己扰乱自己的前程似锦之路,弄的个功败垂成。”
福原介子良微微一笑而过,山下智久子说道:“天师果然是天师,说出来的话,都是与众不同呀!”
几个人坐在了船舱里面,唯独只有九云是一个年轻的人,他不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夏唐国的群臣,对他的期望值颇高。
十几年的军政大事,九云从来都是不过问的,而且对夏唐太宗慕容霆可谓是言听计从,曾经有的时候与司徒荣耀,更是讨好到出格的地步。
有一段时间,把夏唐太宗的妈妈当成自己的妈妈,天天去行礼,慕容梅非常喜欢九云,从来也没有不责怪过他。对宇九云而言,这个也是一种幸福快乐的事情,这么听话懂事的人,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想必真是太幸福了,反正自己特别喜欢与他在一起说话,总感觉心里面美滋滋啊。
九云就这样陪伴着皇帝与太后好几年,当然有时间的话,他还是回蜀山之中与师父等人参道学武。
一直到大通三年的时候,封为九云天师以后,九云肩上有责任了,比以前更加的难了,也更加的吃苦耐劳。
但是又不知道自己要有什么作为,才能够更好的修炼成仙,哈哈……一个人能面对虎狼而沉默很多年,那么虎狼也有可能会成为自己的朋友。
这一切要么是天生天化,命运如此安排,要么就是是故意为之,皇帝的心思是谁也不知道的,就算是知道他在想什么,群臣的期盼,是皇帝能够成为一代明君。
但是在夏唐太宗的心里面,朕只是在积蓄力量而已,夏唐太宗从来没有把东洋国的人放在心上,他知道和平是能够让人更好的生活下去,一旦有了战争,安居乐业只不过是会变成梦想了。
而宇文护,看着皇帝如此窝囊,愈加骄纵,虽然没有篡位,却也没有还政于天子,党羽遍布朝堂,亲信皆在要位。宇文邕要想扳倒堂兄,只能暗中进行,谋杀最合适,北魏元子攸就是这样诛杀权臣尔朱荣的。但是要有助手,而且人不能多,宇文神举、宇文孝伯、王轨三人再加上宇文直就够了。
诛杀权臣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现在宇文邕有了自己的小团体了,下一步该要实施计划了,谁知道堂兄哪天突然就篡位,所以必须要动手了。但表面兄弟还是要装一下,依然对宇文护尊敬无比,以兄为尊,还给他行礼,自古哪有皇帝给臣子行礼的?向天下表示,宇文护是我的兄长,可不是什么臣子。宇文护被陶醉的不行,整天迷迷糊糊的。而对宇文邕,机会就这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