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司马辞官
“宣,司马大人觐见!”
鸣鼓,奏乐,呜呼哀哉!
司徒荣耀得意洋洋的回过头,一副狼子野心的表情,鄙视着司马丹阳,心里面想着这个老东西命真的够大,三番两次都没有将其除掉,真是不知道他到底是走了什么狗屎运了。
司马丹阳跪了下来:“微臣参拜吾皇万岁!万万岁!”
夏唐太宗微微一笑:“爱卿平身吧!”
司马丹阳站起来说道:“微臣有事启奏!”
夏唐太宗亲切的说道:“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吧?”
司马丹阳悲切的说道:“微臣真是惶恐不安,也不敢设想有一天会遭到小人加害,自己也饱受了这么多风风雨雨,如今还能够苟活于人世,所以微臣今天特意来递交辞呈,想告老还乡,颐养天年,特望陛下恩准。”
夏唐太宗却说:“现在正是国家用人之际,爱卿所遭受的劫难,朕深有体会。”
九云恭敬道:“微臣也有本要奏。”说完将奏折递给了吴国华,吴国华接过奏折呈现给了夏唐太宗。
夏唐太宗翻看了一眼,原来九云也要辞官走人了,他心里面大为不舍,但是细细一想,一个一心想着走的人,自己再怎么挽留恐怕也是于事无补了。
夏唐太宗看了一遍,自言自语的说道:“好,好,朕就是一个这么不待见的人,要走就走吧。”
九云缓缓的站了起来双手一拜:“多谢陛下成全,草民告辞了。”说罢就往太极殿内走了出去,夏唐太宗细细一想,不能就这样放手,他刚想说且慢,那九云已经走出太极殿,司马丹阳跟随着九云一起离开了。
夏唐太宗看着司徒荣耀严厉的说道:“祸是你闯出来的,你去把他们劝回来,要不然你这个宰相之位,就让给他人来干。”
司徒荣耀听到了夏唐太宗如此一说,意思就是要罢黜自己的相位,他即刻吱吱呀呀说道:“陛下这……我……我……?”
夏唐太宗呵斥道:“我,什么呀!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你看看你干的事情,像人干的事吗?”
司徒荣耀即刻跪了下来悲天悯地的哭诉着说道:“微臣也是受奸人挑唆,才有今天的大祸,望陛下息怒,微臣就是豁出我这张脸,也要求得尚书大人原谅。”
夏唐太宗看着他又说道:“真是不知道怎么说你是好,一些办事不成,败事有余的人,还愣着那里干嘛呢?快点去吧。”
司徒荣耀站了起来,扭头就往太极殿出去了,夏唐太宗看着皇甫嵩,站在大殿之上,置若罔闻,他说道:“大理寺卿倒是心里面挺大的,也不管管你手下的人,还不随宰相大人一起去劝劝,唉!真是丢尽夏唐国的脸了。”
皇甫嵩恭敬道:“微臣领旨。”
然后就走出太极殿了,吴国华呼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众人皆离开了。
夏唐太宗此刻真是觉得有点懊悔不已,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所以现在夏唐太宗觉得自己最近对九云的态度不好,尽是听信谗言了。
此刻康宁进京都城来了,他是抗击东洋国的英雄,当他来到京都城后,忍不住想进想去京都城的皇宫探看一番。
如今皇帝召见他觐见,当他看到了皇宫里面的大殿,富丽堂皇以后,又看了那金银宝物数不尽数,大为感叹不已。
皇宫里面的嫔妃,个个都是美若天仙,这对小地方长大的他,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于是,他禁不住想要住在宫内享受一番,这只是他突然想起来的一个梦想。
康宁被夏唐太宗召到“御书房”夏唐太宗说道:“康爱卿对今天早朝上发生的事,有什么看法,不妨直说,说来朕听听。”
康宁说道:九云天师是陛下的股肱之臣,陛下应该部将爱惜,但是没有注意到天师的心理变化,使得有人从中作梗,离间了陛下与天师。”
夏唐太宗问:“朕是想拥有天下的能人异士,所以求贤若渴,想不到天师竟然想辞官,看来他还是仅仅希望当一个富翁呢?&34;
康宁哈哈大笑起来了,他回答说:“哈哈,陛下自然想要得天下,何必对一些琐事斤斤计较,只样会寒了百姓的心。”
夏唐太宗听后点点头说道:“如果朕没有记错,康爱卿应该是镇守天门台的参将,温荣被击伤以后,你带人上前线指挥作战。”
康宁回敬道:“其实天师安排我们先守后败,故意把敌人引进来再战,这样才能够全歼敌人。”
夏唐太宗说道:“可是朕听说他是故意想把敌人放了进来,后来天师与朕说过此事,朕也答应了他的计划,朕只是可恨他没有亲自去前线指挥作战。”
康康诚恳地说:“微臣走进这皇宫里,看到了这里面,有着不可胜数的珍奇财宝,后宫中数以千计的美人,这些都是东洋国想灭亡我国的东西啊!一个能指挥千军万马的人叫做帅才,像我等在前线指挥作战的人,充其量只是一个将才。”
夏唐太宗听后连连点头:“朕希望康爱卿留在京都城里面,任青龙镇守使,为朕筹谋划策。”
康宁不想听从夏唐太宗的话,虽说留在京都城里面,各方面都会过的舒服一些,但是自己是从小地方来的,刚开始来的时候,甚至想要马上住在宫中,可是细细一想那些德高望重的人,有几人能够安度余生。
康宁回过头恭敬道:“微臣喜欢替陛下把守国门,让来敌闻风丧胆的逃跑。”
夏唐太宗叹叹气说道:“朕难道就不招人待见吗?一个个都想疏远朕。”
康宁说道:“前朝司马泰荒淫无道,玩弄百姓于股掌之间,所以有些地方的才决定造反,推翻前朝,以便拥立一个有利于百姓的国家,就是陛下您的父亲先皇呀!”
夏唐太宗听后感慨万千,康宁说这话,让他想起父皇当年带兵打仗的时候,他微微一笑:“康爱卿句句有理,朕听爱卿之言实属是在教导朕。”
康宁说道:“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今天微臣是略带百姓之福,才能够来到这里,您为了天下百姓除掉害民的东洋贼兵,本来应当对天师,温刺史他们进行封赏。只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们才刚刚赶走敌人,到头来还差点成为阶下囚。”
夏唐太宗听后,直接是倒吸一口凉气,真是觉得自己做的有点过了,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静静地听着康宁说。
康宁也是愿意说:“这个世界上有些话听着是好听,但是大多都是一些谗言之语,所谓忠诚正直的劝告,一般听起来都是不舒服的话,却有利于行为,好比一副治病救人的良药,良药嘛!一般都很苦呀,但是有利于医治疾病。”
夏唐太宗点点头说道:“爱卿所言甚是,希望今后常常能够听到爱卿的忠告,提醒朕不会再犯错误了。”
康宁说道:“微臣其实一直以为陛下是与天师一起讨论了,所以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这些事情。”
夏唐太宗看着康宁如此耿直,他也是大为感叹,那康宁的智慧,毕竟像这样子的人太少了,而且能够在朕面前说实话的人,的确也是少数的人,甚至是没有人敢这样子当着朕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