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如此巧舌如簧
无论如何,太后都是康熙的嫡母。
康熙又是极重孝道的。
宝珠常去寿康宫,与太后亲近些对她有利无害。
她自然不会拒绝太后的善意。
康熙道:“除了宣妃,太后难得对一个人如此喜爱和亲近,朕的珠儿果然有本事。”
宝珠辩解,“许是爱屋及乌呢。”
康熙沉默片刻,颔了颔首,“的确,宣妃定是没少为你说话,不过太后也是不会轻易与人亲近的。”
还有康熙呢。
若非康熙,太后哪会对她态度那样好?都是利益选择罢了。
……
几日后,佟皇贵妃请康熙到翊坤宫用膳。
有几道菜是佟皇贵妃亲自下厨做的。
“皇上,您许久不曾吃过臣妾做的菜了,您尝尝看,臣妾的手艺可有退步。”佟皇贵妃亲自夹了几道菜,放到康熙面前的碗里。
康熙夹起尝了几口,颔了颔首,“不错,爱妃的厨艺一如从前。”
但他很快放下筷子,道:“这些由膳房的人做便是,你是皇贵妃,何必亲自下厨?”
佟皇贵妃两手放在膝上,道:“臣妾只是想念以前的日子,那时的皇上对臣妾很是关切,也喜欢吃臣妾做的东西,臣妾很满足。再听见皇上对臣妾的厨艺赞不绝口,臣妾仿佛回到了过去。”
说着,眼睛有些湿润,神色惆怅。
康熙动容。
他端起茶喝了几口,道:“爱妃可是在怨朕?这些年,朕是委屈你了,但朕始终是把你当做自己的表妹,从不曾不关心你。”
佟皇贵妃攥了攥手,勉强一笑,“臣妾知道,是臣妾的错,臣妾不该忘了皇上的身份,一味嫉妒任性,让皇上为难。臣妾知错了,皇上可否原谅臣妾?”
对方态度如此诚恳,又难得降低姿态,判若两人,倒是与初进宫时一样了。
康熙无法继续责怪她。
“你既知错,就过去了,往后尽好皇贵妃的责任,朕始终是会照顾好你的。”
佟皇贵妃笑颜如花,“谢皇上。”又给他夹了几道菜,“皇上再尝些。多年未下厨,臣妾都有些生疏了,还担心不合皇上的口味。”
等撤了菜,喝着茶,佟皇贵妃道:“不知温贵妃如何了?这次又生下十四阿哥,一定很是辛苦,她一个人在宫里,又难免想起她姐姐,皇上是应该多陪陪她。”
康熙很是意外。
仔细看她一会儿,道:“她很好,难得你如此关心她。”
佟皇贵妃低眉微笑,“其实臣妾以前并不讨厌温贵妃,只是多少有些嫉妒,温贵妃的性子是极好的,能和她一起伺候皇上,算是弥补了当初臣妾与孝昭姐姐的遗憾。只要皇上高兴,臣妾都无所谓的,臣妾只希望臣妾和皇上好好的,像以前那样。”
康熙不动声色。
回了乾清宫,想着皇贵妃的态度,摇摇头,本性如此,何来的大方?
虽然一年不能召幸嫔妃,但康熙到永寿宫的次数并不少,经常到永寿宫批阅奏折,闲时陪宝珠下棋,看看十四阿哥胤祯。
十阿哥入了上书房,与兄弟们相处还算和睦,只是读书上难免不够勤勉。
康熙道:“心性纯善,只是惫懒了些,到底宠的过了,胤禟也是,两个都不如胤禛和胤禩小时候。”似是担心她不高兴,又道:“你平时多教教他,以你的心性定能教好几个孩子。”
宝珠跟着放下白子,一手撑着下巴,“皇上抬举臣妾了,孩子多了,难免顾不过来,皇上理解理解臣妾。”
康熙摇头失笑,“你还真会找借口,果然朕错了,额娘就是个惫懒的。”
宝珠却在想,四阿哥和八阿哥那样优秀,太子都如此忌惮了,十阿哥惫懒些,不与兄弟们相争,挺好的,至少躲过太子的针对。
别的皇帝的儿子都是优秀些好,到了康熙这儿,就是优秀的儿子太多,反而生乱。
何况,十阿哥虽然不如三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那样优秀,但是并非贪玩之辈,不出色,但也不落人后,宝珠很满意了。
有些愚笨非是真的愚笨,而是被太优秀的衬托出来的,和四阿哥八阿哥那样的相比,如何脱颖而出?
就算聪明些,也显得愚笨了。
还不如顺其自然,孩子还小,不应有那样多的压力。
康熙看着棋盘,道:“朕瞧着惠妃和荣妃都悉心地教导自己的儿子,你这个贵妃倒是不甚在意了。”
后宫嫔妃们没孩子的时候为了宠爱,有了儿子就是拼儿子,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最优秀,在皇帝心中占据更多的分量。
为了这个目的,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在意什么?”宝珠想了下,道:“皇上读书是与人攀比的吗?别人努力,优秀,自己为了不落人后,也更努力,更优秀,岂不是失了读书的意义?若真叫孩子现在就和兄弟们攀比,料想也学不到什么。自己想努力,想优秀,那才是真的叫人欣慰。”
孩子要优秀,但是不能和别人攀比。
攀比心不可取。
康熙皱眉,竟无可反驳。
但他并不认同。
他的哪个儿子不是为了比其他人更优秀?若是不比较,如何能更加优秀?皇家教导皇子,从来如此。
这叫鞭策,何来的攀比?
康熙额头跳了几下。
这个女人……
“朕第一次发现,珠儿如此巧舌如簧。”
宝珠笑看他,“皇上怎能如此说?皇上有皇上教导儿子的想法,但臣妾做不到那样,臣妾终究只是妇人,只能用自己的方式。”
康熙被她说服了,但依旧很不痛快。
他摇摇头,“朕错看你了。”
“不好吗?”宝珠委屈地看过去。
康熙哪里会如此说?只好违心道:“依你便是。”
宝珠噗嗤笑了。
康熙心想,优秀的儿子足够多了,随她吧。
平安是福。
就少让他们母子掺和是非了。
宝珠认真下棋,心思却转个不停。
她多少猜得出来康熙的心思,凭以后那些事情的发展,康熙若想管,早就管了,不会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她不相信那些没有康熙的手笔。
很大可能是放任皇子们争斗,既能鞭策和警告太子,又能看清楚每个儿子的野心,算计他们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