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 > 第1528章 艰难的抉择

第1528章 艰难的抉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赵宁从梦中醒来,迷迷糊糊看见赵瑜站在旁边。

    “何事?”

    赵瑜说道:“西域送来捷报了。”

    “西域?”赵宁微微一怔,随即想起自己派陆游和岳云去安西都护府去了。

    赵瑜是安西都护府大都护,遥领安西,按照程序,捷报第一时间自然送到他手里。

    赵宁接过捷报,缓了缓,开始阅读。

    岳云和辽军在这两年多,打了数次。

    前期宋军是不占优势的,甚至好几次战败。

    随着宋军后勤的填补,以及岳云部对西域的适应,局面开始反转。

    从去年开始,辽军节节败退。

    宋军在虎思斡耳朵城附近一连取得了七次胜利,五次小胜,两次大胜。

    尤其是今年三月的战争,一举歼灭了西辽三万精锐,可以说是重创西辽。

    当然,宋军也已经很疲惫。

    五月,辽国提出停战,萧塔不烟退位,年幼的耶律夷列继位。

    六月,萧塔不烟提出向大宋称臣。

    看完之后,赵宁将捷报放在一边,他心中波澜不惊。

    灭掉西夏和金国之后,他对对外战争已经没有太大兴趣。

    西辽灭和不灭,他并不看重。

    无论朝堂上那些好战分子怎么嚷嚷,或者保守派们一天喷多少斤口水,他都不会参与进去。

    作为一个穿越者,一个接受过大量唯物主义教育、高等教育的21世纪的人,他非常清楚,以目前的生产力,无限对外扩张,速度越快,内部崩的也越快。

    并不是武力越强,就越能放肆地对外开战的。

    大唐是前车之鉴。

    但这并不代表他是保守派,并不代表他不想对外施以王化。

    作为国家最高的元首,他更要遵守客观规律。

    以目前大宋的体制、意识形态、经济结构来说,无论是大海还是陆地,都已经到了极限。

    如果还想更远,就必须制定出相对完善的律法,多元化稳健的权力结构。

    至少一味地集权,是没办法快速扩张。

    但若权力分散,就可能导致前唐安史之乱的局面。

    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生产力和更加牢固的意识形态。

    恰恰生产力的提升和牢固的意识形态,都没办法一步完成。

    尤其是生产力,它需要系统性的科学理论做支撑,而不是短暂的科技。

    但科学和商业的发展,又需要健全的律法作为保障。

    所以,现在的赵宁,几乎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科学理论体系的搭建和律法体系的搭建。

    他觉得,这两样做好了,华夏的未来,才不会进入儒家的死胡同里。

    有朝一日,科学积累足够,律法对各方势力的制衡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商业利润的驱动下,根本不需要刻意地去扩张。

    向全世界每一个能赚钱的地方施以王化,将成为无数人的目标。

    “契丹人既然已经称臣,那就派人去驻守吧,从军事学院挑选一批优秀的学生过去。”赵宁站起来,咳嗽了两声,拿起茶杯喝起来。

    晚春后苑,已是绿树成荫,花香遍地。

    赵瑜说道:“是,孩儿会去安排的,军事学院有不少学生都很期待前往西域。”

    赵宁问道:“还有呢?”

    “从汴京再调一些官员前往,关于治理的问题。”

    “嗯,很好,这件事你去向虞允文请教,要向他申报,他是宰相,行政事务都是他做主。”

    “是,孩儿会向他请教的。”赵瑜说道。

    “还有事吗?”

    “岳云和陆游的军功……”

    “呈报军政院,按照军制来赏即可,你记住,治理一个大国,制度永远比人更可靠,首先要想着用制度,若是制度已经不合时宜,则要召集相关的关键人物商议,达成意见统一。”

    “孩儿知道了。”赵瑜说道。

    这一年的赵瑜,已经更加成熟,他不再是那个盲目崇拜赵谌的小屁孩。

    这几年,他在吏部、户部都有待过,见到了许多人事奖惩的事情,了解到了地方官员的治理详情,也翻阅过各处的账目,更加系统化地了解了国家财政情况。

    对事情的考虑,也比过去更加全面且深入。

    “爹爹,孩儿心中还有一个疑问。”

    “什么疑问呢?”

    “淳哥儿的《自然法》我看了,陈元则的《归纳法》我也看了,杨廷秀的《几何论》我也看了。”

    “这是好事。”

    赵瑜说道:“这些陆陆续续在民间普及,难道不会让民间力量快速壮大,对朝廷形成威胁吗?”

    赵宁站在那里,久久沉默。

    这其实是一个比较难以抉择的问题。

    到底是弱民,以古代儒法结合治国,还是放开,发展科学,普及客观规律,他曾经是有思考过的。

    弱民之术,可保赵宋江山再行三百年。

    但是不出百年,就会有利益集团膨胀,进入兼并期。

    并且是在中土搞内卷式的兼并。

    如果是开启民智,普及科学,利益集团也会出现,但生产力大大提升,华夏会向外卷。

    即便向外哪天卷不动了,尤其生产力的提升,也不至于再饿死人。

    而且科学和思想发展到一定的地步,人文主义一定会快速崛起。

    至少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真的会安稳地生活了,不必再啃树皮,不必再卖儿女,能简简单单地生活。

    “我乏了。”赵宁摆了摆手,破天荒地没有回答赵瑜的提问。

    赵宁是很喜欢赵瑜的,赵瑜身上有一种蓬勃的朝气,整个人充满了力量,像极了以前的自己。

    “爹爹好好歇息,我先告退。”

    人生的大多数抉择都必须自己来做,如果这个抉择影响越大,承重自然越大。

    赵宁微微勾着腰,双手扶在栏杆上,单薄的身躯在午后的阳光下,略显疲惫之态。

    回忆起穿越过来这二十来年,发生了太多太多事。

    他心中不免抱怨了一句:这个皇帝当的其实也挺累的。

    大多数事情的发生,其实都不是出于他的本意。

    例如杀人。

    谁没事想杀人呢?

    但人生在世,有哪一件事,是真的能随自己本心的呢?

    也许有,像徐霞客那种人。

    但朝堂上和世俗间,却很难有。

    如果选儒法治国,难道赵宋江山就能永存么?

    与其如此,不如让科学和律法在这片土地上连绵不断下去吧。

    不知过了多久,赵宁才回过神来,重新挺直腰杆,向前面走去。

    但刚走出后苑,王怀吉急匆匆赶来。

    “官家,江宁传来急报,宗相公走了。”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