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天佑帝传位吴王(下)
温文玉没有想到,关键时刻锦衣卫送来了大礼。此时的宋王,已经心灰意冷。他被锦衣卫挟持,去往京城。以为此事就此了结,没有想到,又被带到了梁州。
梁州大营内,温文玉命人端上来好酒好肉,招待道:“宋王殿下,请吧。军营不比王府,没有那么多的山珍海味,请凑合吃点喝点吧。”宋王整理了一下衣冠,收拾了一下心情。看着桌子上的美味,立即吃喝起来。
此时崂山二祖,已经冲出来梁州城。他们知道宋王被锦衣卫抓去,就要去救。然而此时,收到了李无极的书信。原来,李无极已经算到了宋王会被抓住,让他们二位去往宋州隐居,等待日后重逢。二人虽然心有不甘,但是还是按照李无极的指示去往宋州去了。
此时韩朗的大营,韩朗正在吃早饭。有探子来报,拿来了温文玉的一封劝降信。韩朗一看,知道了宋王被捕。此时韩朗毫不犹豫,直接烧了书信。然后立即召集诸位将领,大家很快到了中军大帐。
韩朗看到大家到齐了,立即说道:“如今宋王与李先生汇合,就藏在京师,等候我们杀到。现在温文玉快顶不住了,假冒一个宋王想骗降我们。兄弟,我们不能就这样糊涂。我决定,不能再等了,立即总攻梁州。争取三日内拿下梁州,直逼京师。”
大家一听,立即热血沸腾。但是还有几人,也是表示怀疑。可是军营将令,莫敢不从。于是各自回去,安排部署。当晚午夜之时,一声号令,全军出动。一时间,战鼓喧天,杀声四起。
温文玉早就知道韩朗肯定会狗急跳墙,他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他一方面先是组织力量坚守城池,同时暗中调集五千重骑,悄悄出城,绕敌人后方。
韩朗明白,自己只能尽快攻破梁州,威逼京师。至于宋王,其实现在不重要了。如果真的占领京师,谁做皇帝还是自己说了算的。
外面的厮杀,倒是让宋王平静了许多。温文玉看到如此平静的宋王,问道:“宋王殿下,看来韩朗根本不听你的号令啊。”宋王冷笑一声,回答道:“温大将军,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韩朗将军此举,根本就是意料之中的情况。我来到梁州大营,算是可以多活几日罢了。”
温文玉一听宋王如此说来,立即起身说道:“其实你来与不来,老夫断然不可能靠您。对于韩朗的谋反,可谓是谋划多年之久。唉,你好好的做一个藩王,不好吗?为何还想谋取高位,难道帝王权势就那么诱人?”
宋王此时本想反驳,忽然想到了太子遇刺之事,也就不再说话。此时,军情呈报已是一个情况。温文玉不再陪着宋王,而是去了前线城墙。
黎明时分,梁州还未攻破。然而此时,韩朗的大军已经有点呈现疲惫之势。韩朗很是着急,站在营帐的外面,看着大军攻城。此时,属下将领把进展一一汇报。突然,韩朗似乎嗅觉到了什么,立即喊道:“重骑将军何在?”
这时,重骑将军立即跑了过来。韩朗立即吩咐道:“我们在此攻城,我担心我们大军后方空虚,小心偷袭。你去负责后方,记住,如果碰到敌人重甲骑兵,一定要坚守一日。”
重骑将军领命,立即去了。果然,出军营三十里,就发现了梁州温文玉的重甲骑兵。双方不由分说,立即展开厮杀。这梁州的重甲骑兵,可是温文玉的心头肉,装备战力惊人。韩朗的重甲骑兵虽然厉害,但是比起来梁州军马,还是差了一筹。双方厮杀几轮,韩朗的重甲骑兵已经出现颓势。
还好那个重骑将军聪明,立即坚守阵地,放弃厮杀。同时通知韩朗,坚守一日的承诺。韩朗得知消息,大惊失色。因为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如果一日不能攻破梁州,自己也就被动了。
慌乱间,杀了几个不遵将令的叛徒,然后带领亲兵,直接去往前线。韩朗亲自指挥,士气大振。韩朗集合人马,攻击一点。很快,这一点出现了漏洞。关键时刻,温文玉带人守在了口子面前,亲自上前杀敌。二位将军,此时一个城上,一个城下。
韩朗看到温文玉,立即大喊道:“将士们,杀了温文玉,赏金万两,封侯。”一时间,韩朗大军来了精神。温文玉也不示弱,喊道:“韩朗叛逆,如果谁人杀了韩朗。我一定上报朝廷,封世家万户侯。”
其实此时的双方人马,已经精疲力尽。对于这样的话,也就只是听听罢了。渐渐的,韩朗大军攻势减弱。韩朗看到死伤的将士,后续的将士没有了才开始的坚毅。他明白,恐怕自己大势已去了。可是看着近在咫尺的梁州城,韩朗真是咽不下这口气。
就在双方厮杀之际,后方重甲骑兵还是没有抵挡住梁州的重甲骑兵。半天后就溃败下来。这时,梁州的重甲骑兵出现在后方,一下子打乱了韩朗的部署。那些攻城人马,退下来遇到重甲骑兵,简直就是活死人一般。一番冲锋下来,死伤几千人。
此时败局已经初见端倪,韩朗还是不放弃。无奈亲卫士兵强行拉着韩朗,退出了战斗。中军一动,其他人也就见风溃逃。一时间,大军哗啦啦的往东方逃窜。梁州重甲骑兵追逐不到五十里,就退了下来。
温文玉看到大军撤退,松了一口气。此时,他看了看后面城内,早已经尸横遍野。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幸亏将士搀扶,才没有滚落下来。这时,有斥候来报:“大帅,敌人退往杞州府,是否追杀?”
温文玉摇了摇头,说道:“已经伤了元气,成不了什么气候了。立即上书禀告朝廷,后面让朝廷出兵平叛吧。”属下领命,立即退下了。
温文玉一身血衣,回到了大营内。此时宋王还在那里喝酒吃肉,全然没有一点好奇心关心战局。温文玉看到宋王如此表现,立即问道:“殿下,怎么不关心前方战事如何?”
宋王冷笑一声,回答道:“破不了梁州,就无法快速拿下京师。既然您回来了,那么就是韩朗败了。再来反攻,已经没有机会了。所以,我也没有什么好关心的。好了,本王的价值已经没有了,请您派人把我送回京师吧。对了,你这里的酒肉不错,谢了。”
温文玉一听,微笑道:“既然宋王殿下喜欢,送你一些。”然后挥手一下,属下立即押解宋王回去了京师。
贺知奇被天佑帝封了太子太傅,回到府内,就把与宋王所有的书信纸条烧了精光。然后吩咐属下,将灰烬撒入河内。同时,谢绝一切与宋王有关官员的拜访。一切准备好后,自己亲自去往太子府拜会新太子。
此时吴王新任太子,还住在吴王府内,并未立即搬往东宫。范明城虽然举荐了吴王为太子,可是太子似乎并不太喜欢范明城。倒是曹保真,非常得到新任太子的信任。曹保真也是常住吴王府内,协助太子。
贺知奇来访,下人快速禀告。曹保真一听贺知奇来访,立即对太子说道:“太子殿下,贺知奇可是一个人才。现在就是担心,他是不是真心辅佐太子。别忘了,他可是宋王的老师。”
太子一听此话,立即说道:“是啊,那么本太子就不见他可否?”曹保真一听,立即说道:“不可,此人可是九卿之首,才能可堪比丞相。太子爷,要想个办法为我们所用。对了,宋王不是要押回京师,我们可否让他上书陛下,杀了宋王。”
太子一听,立即支支吾吾起来,说道:“不可,不可,宋王也是我兄弟,怎么下得去手?”曹保真立即说道:“如果宋王去世,对你皇位最为安全。别忘了太子爷,朝廷一半的官员,可都是宋王的旧部。如果哪一天他们反而支持宋王,您的储君位不保。”
太子思考很久,才算是令人把贺知奇请到了书房。到了书房,看到贺知奇,太子立即哭诉道:“贺太傅,本太子最近忧心忡忡,甚是难过。”贺知奇立即参拜,然后非常疑惑,接着问道:“太子爷,如何忧虑啊?”
太子看了看贺知奇,欲言又止,然后不情愿的说道:“前几天,宋王被押解回京。曹保真大人说宋王有一半的亲信在朝廷为官,如果宋王出来振臂一呼,我的储君之位可能不保。现在梁州战事已经消停,宋王不日回京。恐怕父皇就是追究,也不会处罚很重的。毕竟韩朗谋反,宋王也是无可奈何。”
贺知奇在朝廷摸爬滚打几十年,一下子就明白了太子的意思。然后说道:“太子爷,老臣明白,太子爷放心,老臣就用宋王来纳投名状。”太子立即推手说道:“太傅何出此言,言重了,言重了。”
出了吴王府,贺知奇看着吴王府三个大字,内心一阵凄凉。他知道,自己必须想办法劝宋王自尽,方能取得新任太子的信任。至于陛下那里,已经给了自己太子太傅之位,意思已经非常明白了。
回家路上,遇到了武英殿协办大学士杜通。此时的杜通在武英殿遭到了范明城的排挤。才能又与楚汉章不能比,处处被压制,郁闷之极。看到贺知奇,立即拜道:“贺大人,恭喜恭喜,升任太子太傅。”
贺知奇苦笑道:“那里那里,同喜同喜。杜大人,如若无事,可否到府上一叙。”杜通听罢,欣然应允。二人回到了贺府,此时贺府已经空空荡荡,没有几个下人。杜通看罢,吃了一惊,问道:“贺大人,为何如此冷清?”
贺知奇摆了摆手,说道:“下人都回家了,就这些人,不舍得走。杜大人,您坐,坐。”二人坐定,贺知奇立即说道:“听说宋王殿下押解回京了,去往何处?”杜通一听,愣了一下,然后说道:“不知道,好像是锦衣卫卫所吧。唉,我们算是被宋王坑惨了。”
“哎,话不可如此说。我们都是朝廷的命官,朝廷的争斗本来就是在所难免的。对了,宋王的下一步,您怎么看?”
杜通听罢,没有回答,而是比划了一个自杀的动作。贺知奇点了点头,也是说给杜通听,也是说给自己听一般:“我也是这样想的。”
然后,他说道:“要不我们俩送一送宋王,在他未到达京师前?”杜通立即拒绝道:“贺大人,你这不是害我吗,我可是不敢随便掺和。劝宋王自尽,陛下非得杀了我不可。”
贺知奇立即打消他的疑虑说道:“我从陛下那里回来,遇到了一个司礼监的小太监。此人可是我的心腹,如今也是得到李公公的信任。他偷摸告诉我,陛下已经下旨传位诏书了。只是秘而不宣,他说,天佑帝恐怕命不久矣。”
杜通听罢,脸色沉了下来。他思虑一会,然后问道:“陛下去年还非常康健,为何那么快就不行了?”
贺知奇说道:“我猜测可能是陛下修真时用错了方法,造成身体急转直下。其实我面见陛下,也能感到陛下心神不宁,身体虚弱。如果大限到了,吴王就是新君。宋王自尽的这个投名状,我可是说了应承下来。怎么样,杜大人可否一起?”
杜通听得贺知奇如此说,立即爽快的答应了。此时,他也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唯有此办法博一下。就在他们二人密谋之际,李泽也是听说了宋王被再次押解回京的消息。
这些时日,李泽就在道门北门玄宫,与国师李演参演道门心法。对于朝廷的事情,他也是没有上心。直到听闻吴王做了太子,内心才算安静下来。其实这些时日的心神不宁,都是那个所谓的佛宗二祖的箴言。国师李演不停的给李泽洗脑,就是想让李泽放弃佛宗二祖的箴言传说。
如今,朝廷立了新任太子,国师总算是放下心来。而李泽也开始去往中书省,参知政事。
押解宋王的锦衣卫刚到京城东门,贺知奇与杜通就在那里等候。沈严见状,立即上前拜道:“二位大人,所为何事?”贺知奇也不藏着掖着,说道:“沈大人,我们二人皆是宋王的老朋友,今日浊酒一杯,与宋王说说话。”
沈严知道,他们二人也不会害宋王。于是就说道:“二位大人,我给你们一个时辰。”说完,就带人先行去了城内。二人来到宋王面前,宋王看到他们二人,冷冷的一笑,说道:“正好,我有温文玉大将军的好酒好肉,我们边吃边聊。”
贺知奇立即拒绝道:“宋王殿下,我们相识一场,我是没有想到,会沦落如此。如今你回到京师,恐怕九死一生。陛下身体羸弱,恐怕大限不久了。我已经被陛下任命为太子太傅,恐怕帮不了你了。”说完,掩面流泪。
宋王听罢,哈哈大笑,说道:“本王知道你们二人的意思,其实本王就是还想再见父皇一面。”
“不,不要。”贺知奇立即说道。杜通附和道:“宋王,如今吴王做了太子,群臣都是支持吴王。将来陛下驾崩,恐怕新君不会容您啊。”
看到他们二人,宋王明白,他们二人这是来为自己送行。自己或许只能自尽,死的还能体面一些。于是说道:“三日后,就是本王寿辰。是个好日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来人,我们走。”
这时,锦衣卫立即赶着马车,去往锦衣卫衙门去了。
李泽知道傅秋云在皇宫内后,本想去见面相会。奈何李德昭已经知道,故意安排人不让他们二人相见。李德麟也是顿感无奈,对不住李泽,所以每晚都会陪着李泽在皇宫外守候。李泽本想擅自闯宫,可是每次都被国师李演拦着。如此的尴尬遭遇,让李泽很是苦恼。虽然新任太子是吴王,似乎跟自己无关。奈何佛宗宗主叶空,屡屡来信劝说自己。
但说宋王押解到锦衣卫卫所这一天夜里,宫内就传出来圣旨。原来,天佑帝提前将皇位传给了吴王。并且,为吴王选择了新的年号千德,是为千德帝。
圣旨颁布,满朝震惊。大唐建国以来,第一位还在世的皇帝提前退位,传位太子的。从吴王到太子,再到皇帝,前后一个月时间。最为吃惊的还是吴王,他从一个平平常常的藩王,到了太子,然后又被传位为帝。
按照大唐制度,吴王改姓名为李穆,继承皇位,为千德帝。这一切,都是天佑帝安排的。而天佑帝,根本没有参与新皇登基,转而进去紫霄宫,再也没有了消息。千德帝在太极殿,接受群臣参拜。新皇登基,大赦天下。那宋王,居然被贬为庶人,流落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