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章 再买三十亩田
“那这是为何,当初还挺看好我家有才,怎么隔了几日就觉得尴尬了呢?”黄氏有些不信刘氏说的,觉得她定是看中别家了。
刘氏也有些为难,总不好直接说“你儿子女儿太多了,以后妯娌姑子多,矛盾多,不好相处这些话吧”。
其实黄氏也就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人口也不算太复杂,但是听说她的小女儿从小娇惯,很是蛮横,不是个好相处的,虽说以后要嫁人,也不算什么事,但有个不讲理的小姑子也很让人伤神的。
再者,这王有才人老实,黄氏为人泼辣,以后必然是万事听黄氏的,刘氏之前没考虑那么多,才觉得王有才好,如今细细比对,竟觉得他哪里都不好了。
“有才娘,你是第一个来我家说亲的,我们母女几人也没个主意,才耽误了有才,这几天我家秋英总说舍不得我,还不想这么早嫁人,哭哭啼啼我也不忍心,本来孩子跟着我也没过什么好日子,如今家里条件好了,就急急的把她送出去,我也舍不得,所以就想着要不过个一两年再说,这十六岁嫁人也是不迟的,你要是真就只中意我家秋英,这事儿也能成,那我们就定下,过一两年再结也是可以的。”这说辞也是王秋月想到的。
刘氏这么一说,心里还有些担心黄氏真愿意等,可一看她那脸色,就知道她是不会让自家儿子等的。
“这愿意就是愿意,不愿意就是不愿意,哪有先定下,等两年再结的,这不是平白耽误人吗?”黄氏气呼呼的说道。
“有才娘,实在是我们的不是,不过说不定有才就愿意等呢,你不如回家问问有才再说?”刘氏又试探道。
听了这话,黄氏更生气了,说得好像她儿子多喜欢她家女儿一样,还非她不可吗,等两年,她都可以抱孙子了。
随即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问他做什么,我可不像你,全听女儿摆布,我家有才我说什么他就听什么,这亲事结不成就结不成,我家条件在这村里也是数一数二的,还怕找不到媳妇。”
说完黄氏带着气也就离开了,刘氏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得罪就得罪了呗,不然真同意了,这泼辣的婆母,老实的丈夫,以后秋英日子就不好过了。
“小妹,你当真要留秋英两年啊,到时候成老姑娘了,可就不好了。”杨氏说道。
“舅母,这是娘的推脱之词,不过如果真没有好的,也不能为了不当老姑娘就胡乱找个吧。”王秋月真心无语,十六岁就老姑娘了,唉,想她前世二十六还没着落呢,岂不是老得不能再老了。
“那小妹,我这侄子的事,你们是什么意见?难不成真完完全全按那要求来吗?”杨氏又问道。
刘氏相看了这么多天,觉得这杨子毅倒算得上最符合的,便说道:“大嫂,不如你先问问,他娘那边到底什么情况,要是不太难办,我觉得也是可行的。”
又对王秋英说:“秋英,你觉得呢?”
王秋英倒是见过杨子毅几次,但也没多注意,不过并不讨厌那人,想了想便说道:“那就听娘的,只是我也不想这么早嫁出去,要是他愿意,可以先提了亲,定下来,明年再谈嫁娶之事。”
这一般家庭,就算定了亲,也是要过个大半年才娶亲的,一年也不算长,一晃眼就过去了,刘氏和杨氏都觉得甚好。
“那好,我明日就去问问我那二弟和侄子。”这事要是能成,杨氏也是极高兴的,外甥女和侄子成一家,也是亲上加亲了。
刘大刚和杨氏留下吃了饭,又商量了一下买地的事,也就回家了。
“大姐,你和杨子毅的事,你当真愿意吗?”等人走后,王秋月问道。
“三妹,你又有什么主意,难道你觉得他不好?”王秋英总觉得这三妹看事情和一般女孩子不同。
王秋月倒没觉得杨子毅不好,只是觉得这两个人之间没有感情,没有彼此心动,就这么绑到一起,会幸福吗?
但她这话是不能说的,这女子到洞房花烛夜才知道自个丈夫是谁都是正常,像王秋英可以提前亲自相看也是不错了。
王秋月只得摇摇头道:“没有不好,我倒觉得他家不错,日后还不用侍奉婆母,大姐直接可以当家,只希望他那娘那边没什么事就行了。”
刘氏也点点头道:“就等你舅母去问清楚了,到时候再说吧,今天也初十了,过了十五铺子也要开门了,我得赶紧找村长里正说说买田地的事了。”
“娘,那你打算买多少田地?”王秋英问道。
“这个我还没想,但是娘想就买王家村的吧,再远了不好管理,也不知道这村里还有多少田地是可以买的,娘明天就去找村长问问。”刘氏说着就看向王秋月道:“秋月,你觉得我们需要买多少合适?”
王秋月想了想,这田的话,够吃就行,但是不光她们母女,还要把哑嫂子她们算进来,还有日后的护院家丁也要算,这样一来最少要够三十人的口粮,所以要买三十亩田。
至于地,土芋,绿豆,玉米,红薯,都要种,自然越多越好,但她们如今生意还没做起来,到底要多少王秋月也确定不了。
随即说道:“娘,我想着,买三十亩田,地的话按你说的,就买村子里的,有多少买多少,到时候就请村里人种,也方便。”
“三十亩田,三妹,我们要种这么多水稻吗?”王秋香惊讶道。
这一般人家十几口人也就几亩田几亩地,每年还有余的,她们要这么多干嘛,又不用靠卖粮食赚银子。
王秋月笑道:“不多的,我们如今都有十三口人了,日后生意做大了,少不了还要买些人,三十亩田不多。”
王秋香“哦”了一句,她忘记把李嫂子她们算上了,也的确如三妹说的,日后人还会更多的。
刘氏和王秋英也觉得这三十亩田是要的,这样就不用吃粗粮,餐餐可以吃大米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