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再添一把火去
几人说完爵爷府的事后,又开始商议二十叔邱福的事。
邱福从秦忪手中拿回药后,带着几个家人就找了一个正发疟疾的病人试了一下,结果两次药丸服下去,一天不到就退了红热,当时就服气了。
这病人么,三分是该死、三分是治死,三分么倒是吓死的。有了活命的希望,再听着当事人的现身说法,即使是药石罔效,只要对医生有信心,那也能依靠精神力来战胜疾病。
所以,当一个治好的患着站在面前,加上身边人一顿吹嘘,再加上这药丸对疟疾、伤寒却有奇效,所以,很多买不起药的穷人就那么一试……从此,天赐神药的大名,就不胫而走了,几天时间,传遍了兖州。
邱福说道:“这仙药已然传开了,即使有些人的病治不好,病人自己也会怪自己礼佛不诚,是咎由自取。所以,我们所到之处,百姓真的是夹道欢迎、倾村欢送啊。
“那血砖和砖模也到了我们手中很多了,我在七个县的八十六个村都设立了联络点,就等七哥一声令下,往民户家里发了。
“就是家家挖地道比较费事,一人一天挖不到一丈,在自家藏人应该不是问题。可是非要家家户户的连在一起,就闹出了很多乱子。有高有低,有歪有斜,有的要通到张三家,对面刨开接口的却是李四。
有的兄弟说是不是请当地村民们来帮忙,反正他们也不清楚是干什么。还请七哥定夺。”
谢科想了想,道:“也好,小点的村子,就找些我们最信任的乡民,结组挖地道。大村子和我们的堡垒户,必须自家完成,哪怕是我们的人自己动手。”
邱福喜道:“这就很好了,几个人合伙,一个挖,一个提,一个运,那就能省下不少功夫。”
秦忪插话道:“二十叔,你不闻天道酬勤么?血砖,只有掩藏的好,才能储存的久,断粮的时候才能拿出来果腹。另外,那些地道,也别只留一两个出口。树林里,马路边,野地上,锅台下,哪里不能开个出口?
要和百姓们说清楚,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藏好粮食,度过灾荒。毕竟,靠天不如靠自己。”秦忪把后世地道战的理念给邱福讲了一通,讲的邱福是两眼放光,嘴都合不拢。
谢科马上接道:“天道酬勤?嗯,说得好,二十弟,要把这个道理讲给百姓。还有,瑕丘周边,你要仔细了。反正民户不多,还是自己人动手比较妥当。”
邱福道:“我当然知道,到时候,我会去盯着,亲自动手。这点,请七哥放心。”
谢科又问道:“十六、二十弟,派人盯着的徐元朗和盛彦师怎么样了?有什么举动吗?”
邱福回道:“盛彦师倒是看不出什么异常来。每日里就是到城门走走,然后就到军营里去,呆上一会,就回自己的院子了。倒是每天屋里熄灯很晚,怕是喜欢上那美酒佳酿了吧。”
薛忠道:“嗯,这徐元朗自从酒坊开张后,他这边倒是每天酒宴不断。宴客多是军中宿将,每天都有各个将军家将从他府中往外拉酒。还有,世家的人最近和他来往也多了起来,世家都是用铜钱和布帛买酒的,还没见到送送粮的马车。
“酒坊生意倒是火爆的紧,天天都有上门排队还拉不上酒的。听说好像又要开第六台烧锅了。他派出去采购粮食的车队,回来时每每车里都是不足一半,甚至更少。
“另外就是,城里的粮仓好像快拉完了,现在开始从城外的粮仓里,往外不停拉粮食了。”
谢科一听,抚掌大喝道:“好!徐元朗这是要寅吃卯粮了,从酿酒上尝到了甜头,他想趁着春夏青黄不接之际,从农户家大肆购粮。”
薛忠又道:“盯着军械那边的兄弟说,连日里,铁匠、木匠都是连夜加班的,敲打之声响个不停,有时候半夜里,还能看见军械处上空亮如白昼呢。”
哈哈!谢科大笑道:“天若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这徐元朗已经走在死亡的不归路上了,他在兖州已经无法回头了。下一步,一定会把眼睛定在齐州。
“我通知老九,把齐州的粮价也抬上一抬,粟米七分,这个价格,徐元朗即使买回去酿酒也是亏本的。我倒要看看,徐元朗,你看着齐州这块肥肉,还能忍多久!”
说完,谢科面向秦忪道:“忪儿,准备启程,去兖州,咱们去再给他加一把火!”
兖州,瑕丘的鲁郡公府。
徐元朗正坐在坐榻上,眼神阴晴不定,不时地偷偷打量一下正在客位上坐着的两位客人。两个人都是三十岁左右,左边的偏胖些,右边的却是一脸阴霾。
这俩人来了三天了,三天来不是吃饭、喝酒,就是一直不断的在他耳边叨叨。左边一个胖一点的还好些,对徐元朗的说辞还能听听,但信不信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右边的人,那是一脸傲气,说话也极不客气,一直在指责徐元朗误信人言、胆小怕事。
无奈,徐元朗拿起手中刚刚收到的线报,说道:“两位世子,我已经先后派出了三伙得力人手,再三打听了这传言的真伪,确定外边的传言是真的。你看,我手里是刚刚从齐州传回来的线报。”说完,就把情报递了过去。
不料,那倨傲的世子嗤的一笑:“你都说了是传言,既是传言,如何当真?”
胖点的世子也道:“是啊,传言说那洪阳欲把草木造纸之术和什么活字印刷之术免费贡献给朝廷,并且要公开于世人。
“鲁郡公又不是不认识那洪阳,此人生性愚顽,连李家他都不承认是正统,怎么可能把如此重要的格物之术免费贡献给当今朝廷?”
徐元朗还真被胖世子给问住了。
是啊,那个又臭又硬的酸儒,什么时候把李唐当回事过?别说是如此重大的格物之术,就是一句李渊的好话,可曾说过?
这也就是李渊大度,放了这些前朝遗老们一条生路。否则,别说你改名换姓了,就是你钻了老鼠洞,也会把你掏出来。
可是,传言可是有鼻子有眼儿的。派的人也在太守府、贾家楼打听了,确有此事。甚至连齐王什么时候到了老军村,在贾家楼里那洪阳老匹夫被一个后生晚辈抢白过,说的都和真事一样,难道这也是编出来的?
可是,不答对好眼前这俩人,想向世家借粮酿酒的事可就泡汤了啊?
徐元朗眼珠子骨碌碌一阵乱转。
那胖世子见徐元朗沉思不语,又道:“老郡公,前日我兄弟来,你就这样说。现在,我俩等了三日,你还是这样说,甚至连个佐证都无法拿出来,这让我兄弟如何向家主交待?”
傲气青年狠声道:“现在,书市上的书价,就像大白菜一样了。几十万字的经史子集,成了薄薄的几本。就连儒家经典《论语》,都成了买一送一的添头。我们此番如果不能拿到那活字印刷和草木制纸之术,借粮之事,休要再提!”
粮食!
徐元朗发了狠,于是大喝一声:“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