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背弃(19)
“这群蟊贼,简直是伙发了疯的野狗!”放下盐山县令赵德明快马加鞭送来的密报,太仆卿杨义臣摇摇头,冷笑着点评。
与杨公卿动向密报同时送来的还有一个未经确认的消息,或者说是真真切切的谎言。渤海郡的流寇们纷纷传说,在与杨公卿分开的当天晚上,天威将军格谦便落入隋将杨义臣布置下的陷阱里。格谦当场被杀,张金树和其他残兵趁着天黑逃入密林躲避,最后被闻讯赶来的知世郎王薄救走。
而事实上,杨义臣和李旭二人根本没向渤海郡派一兵一卒。在采用围三阙一和声东击西战术收复芜蒌县后,二人联手将高士达堵在了县城南边的采菊谷内。高士达身受重伤,自知难保,当夜命心腹将自己刺死,以自家首级为信物请求官军放其余喽啰活命。杨义臣主张将所有俘虏一并斩首,李旭主张赦免,二人争执再三,最后采用折中的办法,将俘虏中的大小头目全部斩首,其余普通喽啰押送到涿郡,和先前被俘的孙宣雅部一道在地方郡兵的监督下从事军屯。
随后,两位将军又尾随着流寇们败退的脚步收复了饶阳,乐寿,一直追过了漳水,在河间和平原两郡交界处,一个名叫弓高的县城修整补给。
对于从鲁城仓惶撤退的格谦和杨公卿部,太仆卿杨义臣建议官兵们在弓高县城内先缓一缓精神,以逸待劳。凭着多年的经验,老将军认为土匪们都是些狼心狗肺的畜生,有便宜可捞的时候还能互相合作,一旦空手而归,肯定有人会从同伴身上打坏主意。
事实也正如其所料,杨公卿吞并了其他几家山贼,格谦也被王薄和杨公卿联手所害。唯一令老将军有些失望的是,麾下兵力壮大了一倍的杨公卿居然不肯直接沿永济渠杀回平原,反而远远地绕了个圈子,取道渤海郡东南折向平昌。
“这贼,我先前看他气势汹汹,还以为他真是个人物!”想想杨公卿在渡过通惠河之前的嚣张模样,邓有见冷笑着骂。
“野狗么,自然是叫唤的声大,实际上胆子却非常小!”侯桥听大伙骂的痛快,笑着附和。“那东西没了吃食,便会自己咬自己。要让它们大起胆子来与老虎拼命,却是万万不能!”
这句比方引得将士们哄堂大笑,个个都赞杨老将军“野狗”两个字用得贴切。待笑闹够了,才有人低声补充了一句,“这下也好,仲坚兄至少不会再觉得土匪们无辜了。连自家同伴都算计的畜生,怎么还值得怜悯!”
“不是怜悯,而是地方上需要劳力。军屯不比民屯,他们所得七成以上要供给军队!”李旭见杨义臣麾下的袍泽们将话题转向自己,摇了摇头,笑着跟大伙解释。
“反正他们来杀你,最后你还给了他们一碗饭吃。这样的好事儿,也就你李大将军做得出!古有佛陀舍肉饲鹰,今有李将军舍身养狗,道理一样,结果不同!”邓有见微笑着,将李旭好一通数落。
“把人都杀光了,看谁给你种地!难道邓将军只吃肉糜乎?”李旭反唇相讥。
自从博陵军恢复正常后,李旭的好心肠便又成了大伙的取笑对象。以杨义臣为首的府兵将领们笑他是东郭先生,不惜冒天下大不讳救一群狼崽子。而李旭却以养过狼的经历反驳说:其实狼非常通人性,被收养后很少反噬。况且流寇们之所以造反,十有八九是迫于无奈。如果有个不抢掠便能活下去途径,无论多艰难,他们肯定都不愿意再去作贼。
由于各自经历不同,大伙彼此之间的类似争执还有许多。但都控制在口舌之争范围,并没有伤到彼此之间的和气。个别时候因为观察角度不一样,李旭和杨老将军两个反而觉得对方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至少想到了自家原来并未注意的一面。
比如杨义臣对李旭在六郡私自重开科举的政策就非常不屑。他认为先皇和本朝陛下的经验已经证明了,科举并不能真正选拔出有用之才。反而因为这种政策与朝廷现行选材政策不符,让人很容易误解李旭准备割地自据。
但李旭认为,科举的作用不仅仅是为国选材,同时也有防止言路闭塞的作用。如果满朝文武都出身于世家大族,则朝政政令必然会优先照顾世家利益。只有不同出身的人都能有机会说话,才会避免世家子弟活得越来越滋润,而平民百姓活得越艰难,到最后不得不揭竿而起。并且有了科举这一条出路,很多寒门出身的人才便会按照正当途径去谋求机遇。眼下盗贼中也不乏真豪杰,如果当初有机会一展才华,他们亦不会投身匪类。
“这岂不是说越卑贱者越聪明,肉食者必然鄙?”一次争论中,杨义臣悻然道。
“肉食者接触的东西多,通常比普通人家出身的子侄更有远见!”根据自身经历,李旭坦然承认,“但肉食者多为自家利益而谋,一旦其将家族利益放于国家利益之前,则祸患大矣!”
听了这句话,杨义臣很久没有吭声。在那之后,每当他与麾下议论大事,定然以军中长者的身份邀请李旭参与。虽然此时旭子的官职不比杨义臣低,本着向前辈学习的心思,他通常都乐于奉陪。久而久之,他与杨部将士都混得很熟,彼此之间已经能以表字相称,也能虚心接纳对方的一些不同意见。
当事人都不是非常在意这些争论,笑笑而过。谁也没发觉,在那战乱的年代,因为几句争执,一念之差,到底有多少人得以活命。虽然军屯的土地不会分给屯田者,虽然军屯的收益大半要充做博陵军的补给!
“不提这些,咱们还是说说,到底跟杨公卿怎么打!”杨义臣见众人不小心将话题越扯越远,挥挥手,笑着命令。
“自然是直接杀过去,将那些野狗杀散了了事!”侯桥跳起来,提出了一个毫无价值的建议。
“在李将面前,你最好有点样子!”杨义臣笑着呵斥了一句,把侯桥赶回座位。
“李将军是自己人么?”侯桥委委屈屈地小声嘀咕。杨义臣在自家弟兄面前不摆架子,所以侯桥等人也很少顾忌什么。有话向来直说,包括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李将军肯定与咱们并肩作战!”杨义臣将目光转向李旭,从对方眼里找到自家需要的答案。“但咱们如果进入平原郡,可能要面对的不止是杨公卿!”
“高开道和窦建德两人本来想去救援高士达,但走到半路上,听闻高士达兵败的消息,又缩回了豆子岗(齿亢)!”邓有见比侯桥处事沉稳,想了想,郑重说道。
自从两个月前大伙与赵万海开战后,河北各郡便打成了一锅粥。不但商路被遮断,各地之间的消息也很难及时送到。根据这几天在弓高县修整时收集到的情报,邓有见描绘出了一个无比复杂的局势,“瓦岗军已经趁势杀过黄河,如今武阳和汲郡都受到其威胁。为了保护黎阳仓,河北大使太常少卿韦霁、河南大使虎牙郎将王辩已经各领所部兵马撤离豆子岗,赶往黄河边上去阻截瓦岗军。窦建德和高开道两个把其他几家寨主的残部都收集了起来,各成一军,势力已经不可忽视。张金称也趁机翻身,眼下已经杀到了武安郡的平恩,清河郡守杨善会身后受到威胁,不得不撤回到本郡保境!”
“高士达曾经是河北绿林总瓢把子,他死后,很多贼人都准备接替这个位置,以便号令群雄。咱们如果此刻在通往平昌的必经之路上截杀杨公卿,必须时刻提防窦建德和高开道两个为了沽名钓誉从背后杀过来!”他想了想,继续补充。
“嘶!”听完邓有见的分析,很多将领不由自主倒吸了口冷气。他们不怕与任何一支流寇交手,却不愿意被人一拥而上群殴。“咱们对豆子岗附近的地形不熟,所以地利并不在我!”杨义臣部的长史韦清低声议论,“大军压境,敌人必然要凝成一个团,人和也不输于我,至于天时……”
“老夫不认为杀人者会有天佑!”杨义臣皱了皱眉,出言打断了韦清所说的书生之言。“老夫需要大伙议一下,在最坏情况下,这仗咱们如何打!”
“最坏的情况不过是,咱们会三面受敌,只有北向一面可退!”侯桥笑了笑,说道。这让他想起数日前的攻城战,当博陵军让开南侧城门后,先前还呐喊着和官军拼命的喽啰们居然夺路便逃,根本不去想骑兵会不会从背后追杀。
“但我不认为流寇们的心思有那么齐。想要并肩作战,他们至少需要再选一个大头领出来。无论我们先攻击杨公卿、高开道还是窦建德,对于其他两人来说,都相当于替他们剪除了一个潜在对手!”他乐观地分析道,将先前所描述的最危机情况一举推翻。
“子通说得有道理!”杨义臣轻撵胡须,“但咱们却不得不提防有人目光放得比较长远!据老夫所知,窦建德此人心机很深!”
“咱们可以一军去截杀杨公卿,另一军去威逼窦建德和高开道!”李旭想了想,建议。
“老夫也觉得这样比较稳妥!”杨义臣给了李旭一个会心的微笑。和年青人打交道就是舒坦,他们总能让你忘记自己的年龄,“仲坚准备打哪一路,说给老夫听听!”
“杨公卿麾下骑兵居多,所以行进速度很快。从这份密报在路上耽搁的时间推算,此刻杨公卿已经绕过了渤海郡的无棣和乐陵,如果他想以最快速度跑回豆子岗,肯定会沿着马颊河岸边走。”李旭稍做迟疑,便十分肯定地给出了答案。“所以,我准备以轻骑中途截杀他,至少要把他的兵马留下一半!”
“也好,老夫麾下多是步卒,追他也不容易,不如直接南下去威逼窦建德!”杨义臣点点头,回应。
两位主将既然已经做好了规划,其他将领能做的便是将这份计划的细节补充完整。为了防止罗艺借机生事,杨义臣命令邓有见率领部分兵马先行返回鲁城,一边养伤,一边加强戒备。而为了弥补杨义臣所部兵马在人数上的短缺,旭子也主动提出,让隶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涿郡郡守郭绚带领其麾下郡兵协助杨义臣。
“你也得小心罗艺杀过桑干河。他麾下的铁骑消耗巨大,光凭目前其占据的几个郡,根本养活不过来!”在送李旭出营时,杨义臣私下里提醒。
一名具装甲骑平素需要两到三匹战马,还需要有大量的马夫、兽医随军。所以凭借六郡赋税和朝廷的供应,李旭也只勉强凑了一千甲骑出来。而罗艺治下地广人稀,光凭从百姓头上收的钱粮,他的确难以自给自足。
为了自保,罗艺肯定会打上谷和涿郡南部地区的主意。而为了让治下各地不受兵火,李旭也必须把很大一部分力量留下来防备虎贲铁骑。他是六郡抚慰大使,保境安民是逃不过的责任。“我准备让军司马赵子铭和壮武将军吕钦两个带着其余步卒先行返回博陵,随时准备应变。至于彻底剿灭窦建德等人的事情,还请老将军多费心。”他想了想,郑重请求。
“嗯,此事不急!”杨义臣皱了皱眉头,双目中闪过一重疑云。他非常喜欢和眼前的年青人并肩作战,但对方今天的话语里明显带有一种即将分别的意味。“击败杨公卿后你准备去哪里?有接到朝廷的将令么?”
“谣传有一道给我的任命被流寇堵在了黄河岸边!”李旭点点头,脸上的表情非常平静。“无论传言是真是假,我都会从渤海郡渡河,到黄河南岸去请圣旨!”
“黄河南岸?”杨义臣听李旭说得郑重,忍不住惊诧地追问,“那不是齐郡么?你绕那么远去干什么?”
“那是张老将军的家!”李旭点点头,回答。
注:1、豆子岗(原字为:齿亢),横跨隋代渤海和平原两郡,因为地形复杂,所以成为河北义军避免所。窦建德、高士达、高开道都曾在此地发展。受到杨义臣痛击后,窦建德、高开道也是与此重整旗鼓。
。顶点小说网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