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远行 第3节
uos项目由此而生,它的目标就是找到木星轨道上的神秘信号源,但由于涉及到太多未知领域,项目成果还可能对整个人类社会造成冲击,所以只能秘密展开。由舰长决断,大副聂康平负责技术问题,借助盘古号上强大的智能科研设备,两个多月来uos项目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当盘古号泊入木星轨道后,聂康平发现引力波中夹杂着微弱的电磁波信号,这种电磁信号极其微弱以至于稍远距离便无法探测到,他利用无人探测器在木卫星轨道中巡游获取的数据,进行多角定位,确定信源就在欧罗巴冰壳中距地表约2000米深度的位置。在征求常明空的同意后,他以获取冰层生物样本为名启动了uos-27号任务,11个小时后,任务就出乎意料的快速完成了,这让常明空深感意外。
事关重大,常明空来不及吃完早餐,便匆匆走出生活舱,迈出舱门前他回头望了一眼视窗上冻结的画面,他想把视频播完再走,但犹豫了一秒,还是扭头离开了,对家的眷恋,对儿子的期盼,还是先放一放。
盘古号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生活区与科研区。生活区包含三个大型的矩形舱,每个矩形舱中都包含若干个小型生活舱和一套完整的生存供给系统,这三个矩形舱则通过环形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圆环,这样的分布式设计是为了避免部分系统故障后危及全员生存;双节火箭状的科研区则通过三根可分离的悬臂与生活区圆环连接,“火箭”头部是舰桥和无人探测器机库,中部是科研舱,尾部则是电磁引擎和紧急救生舱,遇到紧急情况时,这种分离式设计可以让科研舱与生活舱分离,全员进入救生舱休眠,靠科研舱主引擎返回地球,或者通过紧急救生舱分散撤离。
太空中的生活不分昼夜,有些人的清晨是其他人的午夜,那些还在工作的船员向路过的常明空致敬,虽然他心情迫切,但为了不过多引起关注,一路上他还是尽量控制步速,并向致敬的船员点头示意。三分钟后他到达舰桥,聂康平已经在主控台旁等候他。这位日本籍的应用物理学家科学造诣颇深,而且也是军人出身,这让他有种超乎寻常的严谨与沉稳,但此刻他的眼神中显露出几分少有的焦急。没等常明空开口,他便笔挺的行了一个军礼,然后迅速在主控台上启动了保密模式,主控台与舰桥其余区域虽然没有物理分割,但此刻在主控台周围竖起一堵全息光墙,视线被阻挡,ai播放反向声波,让光墙内外无法听到彼此。
“我找到了!”急切的心情让聂康平的口音更重了,常明空差点没听懂他在说什么。
“找到信源了?”
“对!”聂康平斩钉截铁的回答到,并开启了控制台上的全息影像。
全息影像投射出一米大小的正方体,在控制台上方缓慢旋转。正方体边缘非常规整,明显是智造物,但全息影像无法准确还原物体表面的光泽与质感,还无法判断它的材质,只隐约看到有光线闪烁其中,像是个半透明的发光体。
“这是什么?”常明空的知识不足以让他得出任何结论,便索性问到。
“我担心直接暴露会损坏信源装置,所以采集时保留了包裹它的冰块。”聂康平一边说着,一边在控制台上调整参数。
参数变更后,正方体透射出的光线更强烈了,此刻能看到它的正中央有个若隐若现的小黑点,想必这便是聂康平所指的信源装置。
“这黑点就是信源?”常明空难以置信的问到。
聂康平一脸严肃的点点头说道:“从辐射出的信号来看,确定就是它了。”
“据我所知,引力波在黑洞合并时才会产生,就算地外文明有能力制造引力波装置,也不可能微缩到这种尺寸,你该不会是把微型黑洞弄到船上来了吧?”
如果是其他科学家听到这样荒唐的假设,想必会笑出来,但聂康平却一本正经的解释道:“微型黑洞无法稳定存在,更不可能被冰体包裹,我确定它就是我们找的信源,它向外辐射的引力波半衰期与地球上读取到的数据完全一致!”
“向cnsa汇报过情况了吗?”
“还没有,我想先征求您的意见。”
“嗯……”常明空看了看主控台上的时间,稍作思考后回答道:“现在是北京时间凌晨3点,总部的人都在休息,我们先搞清大概情况再上报。”
“遵命,长官!”
“这东西现在在哪儿?”
“第三科研舱的恒温机床上。”
“你打算怎么研究,把冰块先融掉看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我们对这个装置一无所知,而冰块是个有效的隔离层,我想暂时保留冰块,并且维持它当前的354k温度,这样进行研究会更安全。”
“嗯… ”
“这个装置进入盘古号后,它的引力波恒定,但辐射出的电磁信号发生了明显变化,它目前的电磁波特征与人类脑波非常相似,这说明它可能对外界是有所感知的。”
“脑电波…… 这听起来像是要跟我们进行某种交流?”常明空不禁怀疑起自己的噩梦是否与此有关,但这种推测毫无根据,他没有深究。
“不排除这种可能,也有可能它在模仿靠近它的信号特征。”
“有什么办法弄清楚?”
“如果它是某种智能信号装置,我想应该首先跟它建立稳定数据连接,它目前的电磁波信号非常不稳定,而且受到背景杂波干扰,这对研究工作不利。”
“你是说…… 用导线连接?”
“对,激光钻头的能量扰动可能触发它的某种反应,我想用纤丝金属探头在冰块上凿一个10微米直径的小孔,然后在冰体中植入传感器与装置表面接触,看能否读取到有价值的数据做初步分析。”
“这需要多长时间?”
“钻孔很快,半小时内就能完成,初步数据分析需要几个小时,但要有明确结论需要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