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刀在手,朕不做亡国之君 > 195 粮食 下

195 粮食 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他没说。”王承恩偷偷的看了一眼朱由检才小心翼翼的说道。

    “那你去内阁看看吧!朱由检语气更随意的说道:“孙传庭那边应该已经上了奏疏了,拿过来瞧一瞧,他应该说了。”

    “是,陛下。”王承恩答应了一声之后,连忙派人去调奏疏。

    果然,人到了内阁之后很快就把东西拿了回来,孙传庭那边果然上了。没有走密奏,公开的就把这份东西递上来了,现在消息恐怕都已经传出去了。

    接过奏疏,朱由检看了一眼之后心情就好不少。

    不说其他的,写奏疏这方面,朱由检觉得孙传庭是掌握了自己心思的,人家写这个东西就很简单。上来开篇先请罪,自己把事情办砸了。

    根本就没有狡辩,明摆着告诉皇帝我们这次没干好。

    如果皇帝你惩罚我们,那我们也认了,后面就说了他们究竟干砸了什么事儿。简单说起来就是我们收拢的难民太多了,反贼也太多了,我们没有粮食了养不起了。

    解决办法就是希望朝廷支援,希望皇帝拿钱。

    另外他也说了他解决西北叛乱的问题,他觉得百姓在西北已经快活不下去了,现在应该想办法让他们走。如果不想办法走的话,他们都会死在这。

    哪怕朝廷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往那边运粮食也不可能,那就是杯水车薪。

    人太多,地方太大,路途太远,送粮食的耗费都比西北的人吃的多。赤地千里,旱的要命,种地基本上是已经不太可能了,别想了。

    喝水都成问题的情况下,百姓就真的没活路。

    这个时候趁着还能走,赶快让百姓离开这里,不然早晚成流民。他在西北看了几个地方,对这里的局势很不乐观,认为接下来的两年肯定还要大旱。

    朱由检看着奏疏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

    事实上他认同孙传庭的说法,因为历史上就是这个样子。西北的人活不下去了,只能跑,除了官员逼反了他们之外,更多的是自然环境的残酷。

    不要说种地了,连喝的水都没有了。

    他们除了变成流民逃跑,没有其他的办法,上面的人不让他们活了,索性就造反。大明的朝廷也开始想着剿抚并用,提出这个政策的是杨镐。

    按理说这是一个没有什么太大问题的政策。

    拉一批,打一批,打掉最顽固的造反派,拉拢那些底层的百姓这件事情就解决了,可是他没有想过拉拢底层的百姓是需要粮食的,需要让他们活下去的。

    你光嘴上说是没有用的,大明朝根本就没那个实力。

    粮食送过去根本就支撑不起,大明也没有那么多粮食,大明朝的财政根本就撑不起来你这样的战略,所以失败了。

    于是朝廷变化的策略,改以剿灭为主。

    对于朝廷上那些大官员来说,这帮人造反的就是反贼,没有什么好说的,为什么造反不重要,他们原地不动饿死才是好事。

    既然你们不愿意原地不动饿死,我们就把你杀了。

    这样一来也不用去赈灾了,省了很多的麻烦。

    孙传庭是个能人,带着人把叛军堵在了陕西山西两省,可是朝堂之上又出昏招,把他给调走了,结果就把人给放出来了。

    等到第二次去的时候,农民军已经势不可挡了。

    他们于是杀出了陕西山西两省,进了河南,最后甚至跑到了四川,的确没把他们给迁出来,他们是自己走出来的。

    想到这里朱由检就放下了手中的奏疏。

    等他们杀出来,对天下的破坏太大了,所以孙传庭的政策是可行的,但问题是钱钱从哪儿来?转头看一下王承恩朱由检开口说道:“朕的内库还有多少钱?”

    王承恩吓了一跳,不知道皇帝动了心思了。

    向前走了一步,王承恩硬着头皮开口说道:“陛下,真的要把山西山西两省的人牵出来,那恐怕动用的钱粮不是小数目。”

    “何况那里的人迁出来了,西北怎么办?”

    “如果驻军不在,那里恐怕会沦为蒙古人的马场,如果继续驻守,已经荒无人烟了,运送补给都成问题。”

    朱由检看了一眼王承恩冷哼了一声说道:“这是你应该说的?”

    “老奴有罪。”王承恩连忙趴在地上开口说道。

    “你要知道分寸。”朱由检看着王承恩开口说道:“朕是相信你,你也是在王府里面跟着朕的老人了,你要明白,有些事情你可以说,有些事情你不能说。”

    “这些话如果要是传出去的话,你怎么自处?”

    “即便是说的有道理,这些话也不应该由你开口来说,行了,去趟内阁,把孙承宗和徐光启找来,这件事情朕还是要和他们商量。”

    “是,陛下。”王承恩答应了一声爬起来,转身出去请人了。

    时间不长两个人就来了。

    见到朱由检的时候,两个人都略显得有些疲倦,看了两个人一眼之后,朱由检开口说道:“如果你们要是忙不过来的话,那就再添两个人吧!”

    “是陛下,回去就拟定一个名单。”孙承宗痛快的答应道。

    一方面确实是缺人了,另外一方面皇帝提起这件事情还真不能不答应,不然的话会让人觉得你专权。

    朱由检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即便是内阁添了人,那也就是打下手的角色,事情还要他们两个人来做。

    徐光启那边的位置没有人可以代替,他掌管着自己建立起来的一些新东西。除了火器厂之外还有火器研究院,那边自己可是花了大心思花了大钱的。

    孙承宗总管大局,更是不能缺了。

    也不能把两个人累坏了,真的把他们累出毛病了怎么办?到时候自己到哪去找这么两个人。把手中的奏疏拿起来,朱由检递给他们说道:“看看吧!”

    两个人把奏疏接了过来,快速的看了一遍。

    朱由检这才开口问道:“你们两个人看过这份奏疏了吗?”

    “还没看过。”两个人同时摇头说道。

    “那现在看了,说说吧!”朱由检点了点头说道。

    “臣以为这件事情有道理。”徐光启想了想之后说道:“孙大人在上面说的那些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如果再看下去一年,西北的局势恐怕又要糜烂了。”

    “朝廷现在的情况,到西北赈灾不太可能。”

    “如果从京城开始运粮,建立几个粮食的补给点,让西北的百姓往过走,走到一个地方就可以补充一些粮食,然后再继续走,这一路上应该能撑下来。”

    “到了京城之后事情就好办了,无非就是从运河多运一些粮食,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走海运,用大船运粮食终归是方便一些,损耗也小一些。”

    孙承宗在旁边没有开口说话,神情有一些复杂。

    “西北那边一乱,事情恐怕不太好办。”孙承宗这个时候缓缓的说道:“蒙古人会不会趁机从那里南下,真的南下了,该怎么办?”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他反而不担心这个问题。

    因为历史上就没这么干过。

    原因很简单,那边太旱了,赤地千里,蒙古人想穿越那片地域基本上不可能,他们需要准备大量的水,人和马都要喝。

    西北以外荒漠拓展的非常厉害。

    这个时候很多地方都已经化作沙漠了,根据明朝的史料记载,从万历年间开始西北地区的城池,经常性的被沙子给埋掉了。

    沙漠向这边拓展,再加上土地干旱,那边都快活不下去了。

    历史上农民起义,边关守军投敌,蒙古人也没从那个位置南下,他们大部分都跑到青海去了,因为那个位置活不下去了。

    那个时候蒙古人主要集中往两个方向去,一个是青海那边,一个是辽东那边。

    原本曾经繁盛蒙古人的西北反而成了没人生存的地方,冰川期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越往北越冷,蒙古人甚至都不往北跑,一心一意跟着后金。

    天虽然冷,东北的雨水反而好一些。

    终归要比西北旱死的好。

    一直到雍正年间,天气逐渐转好,西北那边才开始恢复,再一次繁盛了起来。随后就是天气逐渐转暖,到了林少聪穿越的时候,已经开始担心全球变暖了。

    西北这样没人了,也就不用担心丢不丢了。

    大明不是大唐,需要守卫关中,守几个地方帮他们过来也就是了。真要过来了,那可以打一场,正好可以解决一些后顾之忧。

    西北没人就可以成为战场,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坚壁清野。

    于是朱由检开口说道:“如果百姓活不下去造反了,那就不是蒙古人南下不南下的问题了,而是百姓们会不会打到京城来。”

    “朕不可能让他们在那里等死,要想办法救他们。”

    孙承宗听了这话之后想了想说道:“既然如此,那臣觉得孙传庭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只不过朝廷线下,恐怕拿不出这笔钱来。”

    朱由检听了这话之后,直接就笑了。

    孙承宗的意思很明显,这钱还是要皇帝你来出。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