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七星连珠!我在大明当国公 > 第34章 退敌

第34章 退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炎炎烈日,山海关威远门外风尘滚滚,两支各自国家的精锐骑兵悍然相撞

    八旗骑兵的弓马手们拉开八十斤的重弓,在与土字营距离只有十米左右的地方射出重箭

    八旗是重箭,大箭头,一般有二两重了,重箭的威力在明末手持式火器不发达的时候,杀伤力可以媲美早期的火器

    同时,重头准度也好,这样杀伤精度高,八旗兵作战每人至少携带十二支箭,相当于现代的弹药基数

    再者,满清前期的制造业是比较拉跨的

    穿透力较强的破甲箭,他们是做不出来的,只能退求其次,减少射程,提高杀伤力和精度

    八旗兵重弓的有效射程只有5到8米

    而土字营这边则不同

    他们弓马手的弓力虽然只有60斤左右

    但箭头都是清一色的破甲锐箭,穿透力强,射程远

    并且他们身着板甲,关节处为链甲连接,提高防御力的同时,又不减少可活动性

    冲在最前面的梅春与阿拉代很快便面对面相冲

    梅春看着对面来人的穿着就知道这人不简单,阿拉代也看出了这支明军的不同

    八旗骑兵的重箭射在土字营兵士们的铁甲上只是留下一个凹槽,反观明军的箭却大多能射穿八旗骑兵的链甲

    接着明末罕见的来了一次兵对兵,将对将

    阿拉代挥舞着手中的斩马刀,迎着梅春的头颅斩下,顷刻间,刀风阵阵,这一击势大力沉

    梅春也非等闲辈,腰刀出鞘奋力一挑,只听兵刃相接,斩马刀那势大力沉的一刀便落了个空

    阿拉代翻身再接横斩,这阿拉代不愧为满清巴牙喇,身强体壮,斩马刀劈空后却也立马回身,不留破绽

    主将之间斗得难舍难分,骑兵们也已经过了一波冲锋

    满清这边伤亡百十号人,而土字营却只损失一人,还是因为冲杀时被重箭射中了头颅

    八旗骑兵们并没有因为死伤人数过多而胆寒

    他们看着仍在战斗的主将,那是他们的信仰,是他们所仰慕的人

    他们再勒缰绳,拿起弓箭,长矛,刀戈,又一次叫喊着冲向土字营

    土字营的士兵们也发现所谓鞑子竟然只是纸老虎,一戳就穿!一个个也兴奋的不行,提刀再战

    而主将的缠斗中,梅春有些占了下风,梅春虽说比较灵活,但气力到底不去阿拉代

    几个回合下来他不免有些气喘吁吁

    阿拉代的斩马刀依旧舞的虎虎生威,再一斜劈,梅春挑刀直上,却发现已经挑不动斩马刀了

    只好侧过身子,斩马刀堪堪划过梅春手臂上的链甲

    “哈哈哈哈,明狗,受死!”阿拉代眼看着梅春脱力了,斩马刀以迅雷之势扫向梅春

    梅春腰刀一竖,这才抵住阿拉代的攻击

    如今硬抗是行不通的,正在危机关头,梅春的心神忽的炸开,回忆起儿时父亲教给他最基础的刀中八法

    扫、劈、拨、削、掠、奈、斩、突

    虽然都是基础,但组合起来变化无穷,深不可测

    梅春猛地用力,推开斩马刀,手中的腰刀迅速变化

    掠,拨,斩,突,横向最后一削,阿拉代在来不及招架中丢了性命!

    梅春策马揪起阿拉代的金钱鼠尾辫,高高举起

    “鞑虏主将已死!将士们,杀!”

    本来又经过两波冲杀后丢了四个兄弟有些丧气的土字营的将士们

    一听如此,一个个都看向梅春

    看到梅春手里那个只留一个小辫子的人头,士气大涨

    土字营骑兵们调转马头,再次冲杀,一时间金戈铁马,飞沙走石

    可谓是铁蹄奋起百钧轻,长刀驱虏若奔雷!

    而八旗骑兵们截然相反,本来死亡率就高,全赖主将勇猛,他们也悍不畏死

    现在主将的人头已经被斩落马下,这下算是彻底没心思死战了

    原来的那名副将,召集残部,大约一千四百多人,准备后撤

    怎奈土字营士兵们与他们本就不远,待他们集结好撤退时,土字营的骑兵已经冲过来了

    他们只好匆忙应战,又留下一百来个人头后才得以逃脱

    接着便梅春领人打扫战场,割下八旗兵尸体的人头,这些可都是军功

    而山海关威远门城墙上,张文轩马子豪等人观看了整场战斗

    张文轩对这次战斗十分满意,说到底,彻底吞下这支鞑子是不太可能的

    如今能以五换七百,已经值了,值得不能再值了

    要知道,一般都是两千八旗兵追着几万明军打,这次居然有如此离谱的战绩

    不过虽然有些离谱,但也不是没有先例的

    公元1561年4月,正值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兵分三路,一路烧杀抢掠,一路张牙舞爪地向浙江台州奔去

    本以为能肆无忌惮的他们,却没想到在一个名为花街的小村子里栽了大跟头

    在这里,有一支明军队伍前来阻挡进犯的三千倭寇

    这支明军当中的大部分人已经面无血色、筋疲力尽,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军容齐整

    从他们疲惫却坚毅的眼神中,倭寇们感受到的不是畏惧,而是一阵彻骨的杀气

    没有任何花架子,两军相交后便展开了厮杀

    令人意外的是,这支看似已是精疲力竭的队伍,不仅没有如其他明军那般一触即溃,反而打出了凌厉的攻势

    在明军的长矛和火铳之下,千余名倭寇结束了罪恶的生命,当然,更多的则是惊慌失措、落荒而逃

    一阵交手后,这帮倭寇就这样鸟作兽散,丢下上千具同伙的尸体,而明军仅仅战死三人

    拿下这场大胜的,不是准备充分的大军,而只是由一千五百名困乏的士兵组成的小队

    这支能在如此状态下以少胜多的军队,就是由名将戚继光训练打造的精锐之师——戚家军!

    张文轩对军队的期待便是如此,最少的伤亡,最大的伤害!

    土字营的将士们,今日做到了!

    就连张建辉也有些不可思议,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伤亡竟然才只有这么一点

    城头上的士兵更不用说了,一个个都激动无比,他们不是没有拼过命,但无一例外,一次次的以命相搏,有的只是周围的同胞不断减少

    伤亡率一但达到30,这场战斗基本就输了

    八旗军其实不愧为精锐之称,伤亡率可以撑到40左右

    这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不久,土字营集合回城,梅春进了威远门后第一时间找到张文轩

    “报国公爷,末将,幸不辱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