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广播站 > 第132章 收粮百姓庆佳节,中秋广播唱谪仙

第132章 收粮百姓庆佳节,中秋广播唱谪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最后李承乾又带大家去收花生,也要用锄头刨,农户们在前面刨,百官在后面一路收。

    花生收到一个宽阔的场地,用力摔掉泥土,拿去晾晒,晒干后才能榨油。

    不过李承乾前前几天已经收了一点花生晒干榨出了油,现在正好给大家尝尝。

    农户们去摘了红薯叶,用花生油炒了红薯叶端上来给李世民君臣品尝。

    现在铁锅已不再是稀罕物,炒菜也成了长安的时尚,这些官员都吃过炒菜,只不过以前吃的都是用菜籽油或猪油炒的,现在正好试试新出的花生油炒的滋味如何。

    口感好,味道香,大家都对花生油炒的红薯叶赞不绝口。

    虽然花生不是高产粮,但高产粮已经有三种了,足够了,有花生这种食物调剂一下口味也不错。

    尤其是李承乾拿来用油炸的花生,香脆可口,嚼在嘴里特别爽,特别适合当零嘴,下酒的绝配。

    李承乾还说宫保鸡丁里配的炸花生与鲜嫩的鸡肉搭配相得益彰,那才是正宗的宫保鸡丁。

    现在长安城流行的宫保鸡丁都是鸡肉加上点辣椒酱来炒炒,没人知道还要配上花生。

    程咬金眉毛一挑:“这么说,宫保鸡丁要配上炸花生才是正宗的了?”

    “没错,我吃过,这样的宫保鸡丁才是真正的美味……”李承乾无比怀念地想着,忽然发现程咬金面色不善,连忙闭嘴。

    就听见程咬金咬着牙自言自语道:“这兔崽子,竟然敢说宫保鸡丁就是这样的,和在华国商人那里吃到的一模一样。”

    李承乾只能默默地对程家兄弟说一声抱歉。

    眼看太阳开始西沉,李世民开始摆驾回宫,后面长长的队伍里最重要的就是今天收获的粮食,负责押送的兵士刀出鞘,箭上弦,虎视眈眈地盯着四周,拦住任何敢靠近的人。

    百官拿着一个玉米、两个土豆、一个红薯,乐呵呵地聊着,有人想今晚就煮了,让老婆孩子尝尝鲜;有人则担心开春后分配这些高产粮种时僧多肉少,没自己的份,便想着把这些作物留下来做粮种,来年收获了自然有的吃。

    其实他们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虽然这次收获的高产粮数量很多,但要种植的地方也不少,除了长安、洛阳,大唐还有很多地方,李世民虽然会优先在这两个地方种植高产粮,但他也希望能种满全大唐,这样一分下去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李世民是全国最大的地主,他自然分到最多的高产粮种,而皇亲国戚、手下公侯的土地也不少,还有各地的封疆大吏,这样一路分下去,那些小官基本上就没份了。

    不过还好,只要再过两年,这些高产粮就会到处都是,再也不缺了。

    想到这里,那些还在纠结的官员也释怀了,打算今晚一边啃玉米、吃土豆、嚼红薯,一边听广播。

    当李世民回到皇宫时,高产粮的消息已传遍了长安城。

    当真是普天同庆,长安城陷入了欢乐的海洋中。

    正好又是中秋佳节,家家户户把好吃好喝的摆上来,边吃喝边等着听广播。

    “各位长安的听众朋友们,今天中秋月圆,又到了九天广播的时间,你们高兴吗?”

    “高兴!”满城齐声大喊。

    能不高兴吗?今天不但能听广播,还收获了高产粮,真是双喜临门,高兴到了极点。

    张妙声连接大唐后就从信徒的祈祷中知道了高产粮大获丰收的事,当然知道全城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

    “今天的歌曲名叫《谪仙》,请各位欣赏。”

    悠扬的歌声又一次在长安城上空响起,听着长安的百姓们如痴如醉。

    “

    仙歌音玉笛灵,酒盏玉露清。

    剑舞轻,潇洒过白袍影。

    新殿又细雕流金,声声箜篌鸣。

    一笔浓墨留诗狂情,玉袍长剑堪风流。

    称谪仙瑶宫难留,去凡间红楼斗酒。

    多情眸,落墨诗卷又几斗。

    斟世间最烈的酒,卧长安巍巍高楼。

    看尽天下何人可似他无忧。

    ”

    这歌声中透露着无限的潇洒,斟世间最烈的酒,卧长安巍巍高楼,听起来如此的洒脱,想必明天就会有无数的公子哥前往酒楼效仿一番。

    但不同的人会在歌中品到不同的意味,李世民就在不停地呢喃着:“谪仙?”

    他是长安城中为数不多的知道张妙声与小糊涂仙有关的人,这首歌是不是暗示着什么?

    谪仙就是被贬下凡尘的仙人,就算是被贬,就算下了凡,那也是仙人。

    天下那么大,仙人要下凡,哪里去不得,可歌声中指明的就是长安。

    张妙声来去长安时无影无踪,他拿来的每一样东西都无比神奇,他隐瞒自己的身份生怕别人知道,自称是华国商人。这个华国是否存在还未可知,就算有,恐怕也是仙国。

    综合以上这么多点,谪仙到底是谁?

    李世民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在纸上写下了点东西,吩咐伺候在旁的宦官王德去办。

    这时热热闹闹的评书三国演义已经开播。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东吴群臣惊疑忧惧,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

    为联吴抗曹,诸葛亮前往柴桑游说孙权,诸葛亮与东吴张昭等谋士,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接连七人被诸葛亮驳得有口难辩。

    这舌战群儒的一幕让听众们大开眼界,以前武将相斗,连斩数将的事听得多了,但这文臣谋士之间的口舌之争却是第一次听到,其精彩程度也不输于阵前斩将。

    鲁肃又引诸葛亮见孙权,鲁肃再三叮嘱诸葛亮,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但诸葛亮偏偏反其道而行,说曹军有百万之众,鲁肃在一旁闻言失色。诸葛亮其实用的是激将法,激得孙权终于同意联合抗曹。

    但张昭等主和派再三阻挠,孔明便随鲁肃来见周瑜。周瑜孔明两人心中早有主意,却故意用言语来刺激对方。鲁肃大惑不解,夹在两人中间互相劝说。

    周瑜文武双全,谋略也不差,比张昭那些的谋士强多了,诸葛亮与他斗智更加精彩,让听众越听越过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