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广播站 > 第97章 欢歌笑红尘,三国孔明现

第97章 欢歌笑红尘,三国孔明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段纶道:“陛下不用担心,要想甲胄轻一点何难之有,只要铁板铸得薄一点就是了。”

    李世民这才展眉笑道:“如此最好。”

    李泰又给出了个主意:“铸造铁板时可以把胸口处铸得厚一点,加强防护,其他地方薄一点,这样冲压成甲胄,又轻便又可防致命一击。”

    李世民和群臣皆说好主意。

    第一次冲压成功给在场的君臣极大的信心,又继续进行了四次冲压。

    同样的铁板,在冲压机下瞬间变成的一样的板甲,与第一个完全一样。

    如此一来,今天的冲压机实验就算是成功了。

    之后的事情就是再铸造其他部分的滑块,来生产甲胄的其他部件。

    最好保持滑块不动,只更换滑块下的冲压模具,这样更省时省材料,但如何固定好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而且滑块吊多高就能刚好将铁板冲压成形,这也是需要研究的。吊太高没有必要,费力不说,机器也坏得更快。吊得太低则力量不够,冲压的铁板达不到要求。这就要在以后的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调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但不管怎么说,冲压机算是制造成功了,将成为大唐的国之重器。

    以前生产甲胄之所以困难,是因为甲胄要符合人的体型,都是弯曲的,还要将铁打造成弯曲的东西十分困难。

    常用的铸造法不适合,铸造是将金属熔成液体灌入模具中冷却成型,既然是液体,铸造成平坦的铁板简单,但铸造成弯曲的板却做不到。

    也有人想过做成密封的内部弯曲模具,但做起来复杂不说,一旦浇铸成形,就要把模具砸开取出成品,模具就废了,一个模具只能做一次,太浪费了。

    还有人想把平坦的板甲用人力捶打,把他打成弯曲的甲胄,这当然极其耗费人力,而且不能保证质量,不是每个工匠都有能力打造出来的。

    现在有了冲压机,今后甲胄的生产将变得简单省力,只需一个冲压就做好了,省去了无数的人工,大唐可以大量生产这种甲胄,装备军队,横扫天下。

    工部尚书段纶信心十足,当场立了军令状,一个月后必定可以拿出板甲甲胄的成品。

    几个军方的大佬则缠着李世民,都想抢先装备这种新式甲胄。

    民部尚书则开始为大量制作甲胄所需的钱财头疼。

    有了冲压机,李世民心情大好,笑着看众大臣争来抢去也不作声,心里早就开始谋划着,钱粮、兵甲,等一切都到位,草原上那些不安心的游牧民族也该动动了。

    -------

    “大唐的听众朋友们,很高兴又一次相约在月圆之夜,我是小糊涂仙。”

    等了两个月,长安的百姓终于又盼来了仙人的广播。

    而最开心的就要数李泰了,上一次听广播时他发高烧卧床不起,生怕扛不过去,那就是最后一次听广播了。今天能全须全尾地坐在月下,赏月听广播,实在是大幸。

    “人世间充满七情六欲,人生充满悲欢离合,世间纷纷扰扰,有几个能看破红尘。今天这首《笑红尘》送给大家,愿大家洒脱过人生。”

    “红尘多可笑,痴情最无聊,目空一切也好。

    此生未了,心却已无所扰,只想换得半世逍遥。

    醒时对人笑,梦中全忘掉,叹天黑得太早。

    来生难料,爱恨一笔勾销。

    对酒当歌,我只愿开心到老。”

    歌声感染了长安无数的人,李世民在对酒当歌,经过半生的奋斗,他已站在人生的最高峰,有资格目空一切,笑对人生。

    李泰在对酒当歌,在鬼门关前走了一回,醒来又是逍遥的人生,自当开心到老。

    “风再冷,不想逃,

    花再美也不想要,

    任我飘摇。

    天越高,心越小,

    不问因果有多少,

    独自醉倒。

    今天哭,明天笑,

    不求有人能明了,

    一身骄傲。

    歌在唱,舞在跳,

    长夜漫漫不觉晓,

    将快乐寻找。”

    一曲唱罢,长安的听众沉浸其中,又唱又跳,难得偷得半日清闲,看透这世间红尘,也是一桩美事。

    欢歌过后,又到三国时间。

    曹操战败袁绍,成为了北方的霸主,意气风发,建铜雀台,养精蓄锐,准备南下击败刘表、孙权,一统天下。至于依附刘表的刘备,已被他无视。

    刘表为立哪个儿子为继承人犹豫不决,便问刘备,刘备一句“废长立幼,取乱之道”惹恼了蔡夫人,蔡夫人竟命蔡瑁擅自出手杀刘备。

    长安听众听到这里都怒了,自古妇人干政是大忌,蔡夫人的行为在他们眼里就是取乱之道,一时间骂声一片,那些官宦之家更是以此告诫自家夫人,不要学蔡夫人那样,那是自寻死路。

    刘备跃马檀溪,逃过一劫,偶遇水镜先生,得他指点,知道若寻到卧龙、凤雏二人,可安天下,便开始四处寻访卧龙、凤雏。

    这一段极富传奇色彩,令听众们神往,不禁想卧龙、凤雏是何等高人,只得一人就可安天下,更是心痒难耐,急着要知道刘备能否寻得此二人。

    刘备虽然还未寻得卧龙、凤雏,但却得一高人单福,他破了曹仁布下的八门金锁阵,让曹仁大败而退,再设下一计对付前来劫寨的曹仁,又是一场大胜。

    听众都惊讶于单福足智多谋,感叹刘备福星高照,得此高人相助,大业可成。

    但曹操却设计以单福的母亲相威胁,逼他离开刘备。不得已,单福只得向刘备透露实情,他其实是徐庶,因曹操相逼,不得不离开。刘备洒泪相送,徐庶推荐了诸葛亮,说他就是卧龙先生,才华远胜自己,让刘备去请此人出山。

    这就更勾起了长安听众的好奇心,这位卧龙先生先有大贤水镜先生推荐,说得之可安天下,后有略施小计就打得曹仁大败而逃的高人徐庶举荐,说远胜自己,那卧龙该有多厉害。

    刘备到底寻到卧龙了没有,听众无法得知,因为一句请听下回分解让这个问题留在听众心里,要等下个月才能解开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