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爆破
这一天,旭日东升西落,子龙随着八班跟往常一样,开始了又一天施工作业。
在这个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年代,爆破的方式掘进开挖土石方, 便成了最主要的作业方法。
爆破技术说简单,也不简单,它涉及到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和材料动力学、工程地质学等多种学科。
在后世这方面的技术相当成熟, 采取气体,电能,定量定位等等多种的方式,而且安全可靠。
其布眼的深度和布眼的位置及用药量有着科学讲究,起爆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按常规为了安全,炮一个一个的放,导火索按时间顺序长短依次的排列。这一切看上去都没有错。
然而子龙却不这么认为,修练后子龙心智敏捷度和不可想象的速度已远超现在时代的人,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班长!
子龙有什么事吗。
班长,是这样的,目前掘进的速度太慢,一次次按顺序点炮限制了我们的极限。
那你说怎么干,子龙便把刚才在工作面怎么设置布炮点的想法,告诉了班长。
什么?你要分批交叉同时点燃, 这可能吗。罗班长心里大吃一惊。
要是用电源来起爆的话,炮眼位置可以分布的更为复杂,爆炸的威力更强,掘进的速度会更快,可惜,现在没这个条件,就这样,罗班长一脸不信。
这样行吗?班长问道。
子龙自信坚定的说:
可以。
班长看到到子龙自信神色,迟疑的脸色缓和下来。
好吧,先试试,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子龙,风机钻杆过长的话,崛进时有点不稳,不好办。班长急忙地说了一句:
放心好了,我有办法。
子龙一边说一边用白粉笔,在工作面岩石混合面上,划了几排交错炮眼位置,那可不是随意划上,而是根据工面上硬软度和力学关系布置的炮眼点,子龙在心里早算好。
五星,帮我确定一下。
好的,指挥官。
一道肉眼看不见光线扫过,乱石纵横的工作面。
一秒,二秒,三秒……十秒过后,一张清晰的炮眼分布图,出现在子龙的脑海里。
子龙…据图上的标志,很快的将炮眼在工作面上标出纵横交错的位置。
下一步工作,开动风机掘进。
而风机的动力来源,是洞口外那台空压机提供,风压的动能并算很强大,软一点岩石倒好说,遇到岩石硬时便动力不足,产生跳杆。
在后世有一句话,时间就是金钱。但在这个时代,同样时间就意味的生存和发展。
为加快速度,工作窄小,太多的人施展不开,分为两拨人同时打开工作。一拨人进行 后期的炸药以及导火线的准备工作。另一部分人的在工作面,操作风机。
子龙让班长率领一部分人,准备好炸药,而且导火索长度截留几乎全部一样。
他则率领一部人掘进布眼,他亲自操作一台风钻机,推上开关,轰鸣声响起。
子龙全神贯注运行功力配合着风钻动力钻杆柔和向前推进,风钻机在他的操作下纹丝不动,没有出现跳杆卡壳的现象。
风机轰鸣声中,一个炮眼又一个炮眼被钻出来,本来笨重的风钻机需要两人操作,在子龙的手里却成灵巧的玩具,稳稳欢快突进,一个个眼孔出现,今人眼花燎乱!
一旁的班长和班里战友们看呆了。
半个小时后,20个炮眼全部打好,子龙叫班长和班里战士们收拾工具全部后撤。
子龙把所有的导火索全定为3米,炸药推入炮眼最深处,飞快装好所有的炸药,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用油浸泡的点火棒,掏出打火机点燃点火棒。
看了看两排导火索,子龙拿起点火棒挥舞着,一道影子,两道火线直扑导火索。
他眼眸的光快速搜扫导火索,所有的炮被点燃发出噗噗的声音,接着一道影子飞向洞口。
子龙一个跃身刚爬在洞外土包上,耳边响起闷雷声,轰的两声几乎无差别巨响。等烟雾散得差不多,战士跑进一看,兴奋的大声叫喊起来。
乖乖…这么多渣石,怕是掘进了四米。
战士们兴奋的乐坏了,班长心里也是高兴,还好顺利。大声喊道:
清理渣石。
洞里外一列长长的小矿车开进跑出。
清理完渣石,子龙和八班的战士们,又放了一排炮,待所有的工作面清理,离下班还有10分钟。
战士们看了又看清理好的工作面,量了又量,确定是8米半。
当班长宣布这个数字后,全班每一个战士都兴奋拥向子龙,高兴的把他抛起来。
一个掘进的速度,简单的数字,就让那个时期的军人高兴异常。
那是一种战友情感,一种荣誉感,在每一个人心里流淌。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21世纪的话, 那么是一件不足道的小事,而在那个时代确实是这样的。
一天下来,子龙和八班的战士们用了4个小时,掘进6米半,打破纪录,创造了奇迹。
子龙看着这兴奋战友们,他总觉得这不过是顺手掂来,很简单的一件小事,但那时的人却不这样看。
这是一种荣誉,而且还是一种神圣的军人的荣誉和责任。多么朴素的战士们!
连长知道后,也赶紧用尺子反复量确定是6米半。连声说道:
了不起,了不起。
随后工程指挥部也来人,确定了这个纪录。
当团长得知后,人虽还没有到现场,但他猜到了,这个纪录在六连出现,肯定是子龙干的。
这小子能安宁吗?
走到哪里,哪里都能给我搞出动静来。不过他还是很高兴,给八班记功发奖旗。
不过这一切对子龙来说,都无关紧要,也没有心思关注这些。
他只不过是想把自己所有的见识和能力来帮助战友们完成自己的施工任务而已。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想法。
此时,子龙和战友们已下山,踏上回驻地的路上。
太阳在子龙和战友们身后山岭里,露出红彤彤的半个脸,微笑着看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
几天的工作面作业磨合,八班的战士们已熟悉子龙施工程序,很稳定的有条不紊展开工作面上的作业。
工地上八班创造的掘进纪录,因为有子龙这个怪物存在,别的班次无法破这个纪录。
子龙也不想再超这个记录,不想太招惹是非。引人注目,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每天清晨闻号而起,简单重复着,迎着鱼肚白的晨曦而去,披着暮色的霞光而归,每天,每时,施工、训练、练功。轮流转幻,虽是艰苦,倒也充实。
子龙很快适应军旅生活,默默当自己一个小兵的角色,尽自己的职责和本分。
他渐渐的适应了这样的角色。
那时部队风气很好,官兵一致,相互帮助团结友爱,战友情深!仍保持很浓的传统。
不知什么时候。新兵入伍,班长就教导手底下的新兵一个道理。做错就要认裁,挨打要立正!
辱骂士兵的现象开始呈现,军风一点点开始偏离,看似不多,待回头,差之毫厘,失去千里,
所以,哪怕此时……新兵心里愤怒、委屈的要死,甚至被打,甚至一脚踹飞出去,你都只默默承受着怒火,不敢有任何造次以及反抗。
多年不见的旧军队旧军阀作风重现,兵痞子又出现在班排,骂人语言更是充斥在军营里的上空。
军队其实不是这样!
因为,在它的前面加上了两个字“人民”。
讲究传统,信奉强者,遵循纪律。
哪怕是二十一世纪,哪怕换了个时空,其结果应当如此。
诚实!风气弥漫。
如这种性格,在后世里不论是社会或部队会很吃亏,甚至于寸步难行的。
当然,这种现象不会维持多久的,只不过是西方的一股 逆流的思潮,传入了夏国的社会里,社会又间接的影响到部队。
很快这种不良的风气,得到强有力的纠正,部队毕竟是特殊团体,保家卫国是它的本质。
每天清晨五点五十分起床,出早操,七点整是三十分钟雷打不动听广播新闻的时间,然后吃饭出工。
晚上7点是开班务会的时间,偶尔一个星期,也有那么两天晚上的自由活动的时间,战友三三两两的约在一起,打闹或者是四周闲逛的,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
军营是清一色的男儿的世界,而且是年轻的男儿世界,理想、梦想、好奇、热血、奋发向上,是他们自然而然每一个人天然本色。
固然说到私心,当然他们每一个人也希望自己的前途更加光明,路更好走一些 ,未来的生活能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