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假锦鲤和真好运27
安安果然如楚宁所料是去了老宅子。
刚进老宅子的院门,安安就迫不及待喊她的哥哥姐姐了。
“暖暖姐,洋洋哥哥,你们快看妈妈给我做的新书包,也是很好看的?”
季洋洋一听到安安的声音就跑了出来。
他的目光直勾勾的盯着安安身上的书包。
“哇哦~,安安你的书包好好看啊,我喜欢。感觉比妈妈给我做的还要好看。”
季洋洋的手抬了抬,想摸下安安的新书包,但是怕被他弄脏了就放弃了。
跟着跑出来的季暖暖也是不吝夸奖,她把所有能想到的好听的话都说了出来。
“安安的书包可真好看,小婶儿做的跟买的一样,安安背到学校里一定很受欢迎。”
小安安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了,她害羞到跺脚。
“哼~,暖暖姐姐说的太假了,我才不信呢。不过,看在你们也觉得这个书包好看的份上我们一起背。”
说完她就把书包从身上取下来递给了眼睛发光的季洋洋。
“安安妹妹,你真的愿意把书包借给我背吗?我不要太久,就背一小会儿就行。”
安安点头表示确定,季洋洋就迫不及待的接过书包了。
他把书包挂在身上,喜滋滋的看着,还兴奋的跑到妈妈和奶奶的面前炫耀。
“哟~,洋洋哪来的新书包,你背着还怪神气呢!”
“哈哈哈,我就知道。奶奶,妈妈,这是安安妹妹的新书包,她说借我背会儿的。”
老宅子里孩子的欢笑声让这个家里的氛围更加温馨了。
从山脚下跑下来的夏宝珠看着安安背着新书包神气的走进老宅子里,她也羡慕了。
她趴在院门外小心的偷听着,心里酸溜溜的。
一直都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夏宝珠忍着心里的酸气跑回了家。
她看着妈妈又在看书,心里很不爽。
自打入春以后,她妈妈像变了个人一样,家里什么事儿都不管,只会抱着本书看。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算了,每次临近做饭时间,她妈妈都会发一次疯,在房间里制造出很大的动静,嘴里还说着咒骂的话。
夏宝珠从开始的被吓到,到如今的习以为常,中间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回这样的事情。
她上前一步用手盖住了书,将妈妈蒋田英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
“妈妈,我也要新书包,你给我做一个比季安安还要好看的。”
小嘴一张,巴拉巴拉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蒋田英听的眉头皱在一起,心里的厌烦越来越重。
她打断了夏宝珠的话,生气的大声吼了起来。
“你天天就会要这要那的,除了这些你还会干些什么?还要新书包,天天下了学就疯跑,你觉得你配吗?”
夏宝珠被吼的呆愣了一会儿,她也生气的回嘴。
“妈妈不给我做就算了,你现在就会生气吼人,再不然就是天天抱着书看,有什么用啊!别人都在背地里说你疯了,害的我被小伙伴们嘲笑。哼!”
夏宝珠生气的把书往地上一摔,抹着眼泪又跑出了家门。
蒋田英指着女儿跑着的方向气到发抖。
“你你你死孩子,有本事你别回来,还嫌弃我给你丢人,也不看看你是什么德行,太过分了。”
“死孩子什么都不懂,你以为老娘辛辛苦苦念这些天书做什么?还不是为了我们以后能过上好日子。什么都不懂就会胡咧咧。”
蒋田英坐在凳子上大口喘气,她的眼睛盯着书,但是思绪已经跑远了。
学生入学是九月份,十月份就会全国通知恢复高考的事情,时间就剩下三两个月,蒋田英都苦恼自己还没学完。
她想通过考上大学弄到更多的人脉,在她看来待在青山村里只会被困死。
这几年她也多次偷摸去了黑市,但是因为挥霍手里也没剩下多少钱。
即便是知道以后的房价飞涨也没用,手里没钱谈何买房子囤地。
明年就改革开放了,手里没有本钱,她又不会什么技术,想赚大钱都难。
唉!
蒋田英无奈叹了口气,拉回思绪将注意力转移到书本上,她只有高考这条路可走了。
九月份安安刚入学不久,知青所一个男知青就接到了家里的书信和一套学习资料。
书信看完,男知青的眼泪也掉了下来。
他激动的拉着身边另一个知青说道。
“阿南,我们回城有望了,终于有机会离开青山村了。”
被拉着的阿南一脸懵,回城,那是他想了好多年的事情啊。
来青山村以后,日复一日的下田劳作,辛劳和疲惫早已磨去了他对回城的念想。
“假的吧,要是那么容易回城我们又怎么在这里待这么多年?”
虽然阿南的话是这样说的,但是他的眼中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阿南,你看,我家里来信说再过不久有可能恢复高考了,家里还寄了一套复习资料给我。只要高考真的恢复,我们回城就不是梦了。”
看着书信,阿南是又哭又笑的。
“哈哈哈,哈哈哈,是真的,我们真的有机会回城了。我以为这一辈子就困死在青山村里了。”
两个知青又哭又笑的引起了其他知青的注意。
知青所里的知青只有十几个,都是为了回城的梦想坚守着。
除了他们,其他的知青早在受不了田间劳动时和村里的年轻男女结合在了一起。
所以,知青所剩下的知青一直都是守望相助的。
接到书信的知青并未隐瞒高考恢复的消息,还分享了家里给他寄的学习资料。
因为不清楚高考恢复的时间,他们并没有推掉村里布置的任务,而是利用休息的时间拼命汲取书上的知识。
时间转眼来到十月中旬。
越来越多关于高考恢复的消息传来,知青所里的知青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
直到十月二十一日上午,村里的广播播报着收音机里的通知。
不管是知青还是村里人都专注的听着广播里传来的消息。
因为这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关键。
十年知识断层,从这一天再次迎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