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容入特殊年代 > 第63章:车筐小议

第63章:车筐小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家燕!你去学了裁缝,你家里谁做饭?”杨国庆问道

    “我大嫂”王家燕说完,看看杨国庆。

    “你二哥王家和不会做饭吗?”

    “嗯!我哥我弟都不会做饭。”王家燕回答

    “你下午回去后,告诉你那三兄弟,让他们学会做饭,不能一直指望你大嫂和你。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大哥王家良的人品就很差,你大嫂的人品应该也不怎么样?”

    “我大嫂的人品的确不怎么好,她以前还和我娘吵过架。”

    “那你哥家的孩子,是个男孩还是女孩?”杨国庆问道

    “女孩,今年三岁。”王家燕回答

    “那就让她改嫁,你侄女留在你们家里。你不用看着我,你想你嫂子的为人。她改嫁是迟早的事情,你们是挡不住的。她毕竟年轻,还有大半生等着她,她不可能为你哥守一辈子的活寡。

    她改嫁是法律允许的,而你们阻拦却是违法的。

    于其让她闹的你家鸡犬不宁,不如做一次顺水人情。”

    王家燕也从怒目而视,变成了沉思。

    “家燕!怎么,不相信你男人说的话?”王丽问道

    “不是的,丽姨!只是国庆的话,对我冲击太大。”王家燕连忙解释

    “家燕!现在是新时代,是大势所趋不可更改的。

    你大嫂听到你们劝她改嫁,她肯定会很高兴,她也愿意把你侄女留在你家。毕竟带一个孩子改嫁,和不带孩子改嫁是不同的。

    你可以先探探她的口风。如果她同意改嫁,但也要在一年后才行。不然,会有人指着鼻梁骨骂人的。”杨国庆提醒道

    “我明白,我今天下午回去就先探探她的口风。”王家燕回答

    “你明白就好!你是我的女人,我不会害你的。”

    “我们回来了”杨心玲一把推开院门,跑了进来。

    等杨心蕊、杨心怡进了院门,大黄咬着一只兔子才进了院子。

    “大哥!兔子好少,大黄抓了好一会才抓了一只。”杨心玲说着

    “小妹!兔子的繁殖速度快,但也跟不上大黄抓的。大黄!这一阶段不要再抓兔子啦,等它们繁殖起来再抓。”

    大黄冲杨国庆“汪”的叫了一声,答复杨国庆。

    “心蕊!你们三个快去洗漱吃饭,等你哥回来洗碗。”

    “知道了,丽姐姐!”杨心蕊回答

    杨国庆送王丽上班,刚拐回派出所门口的路上,正好看王家燕下了自行车,正准备和程长胜说话。

    “国庆!你过来。”程长胜向他招招手

    “啥事?家燕,你去吧!”

    “哦!”王家燕答应一声,骑自行车离开。

    “国庆!王家燕骑的自行车前面的篮子是你弄的吧?”

    杨国庆冲程长胜点点头

    “你有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早点拿出来?”

    “这不是才做出来两天吗!我不知道你急什么?”杨国庆说着撇撇嘴

    “这不会又是在李东北那个废品收购站做的吧?”

    杨国庆点点头

    “走,去废品收购站多做几个,我好安装在自行车上。”

    “这筐子可要卖三块钱一个,你还要几个,怎么你发财了?”杨国庆笑眯眯的问道

    “发屁的财?这车筐子对我派出所来说,太实用了,到时报销就行。”

    “就这我也不去。李东北那里,我再也不会去了。”杨国庆摇摇头

    “怎么回事?你和李东北闹掰了?”

    “前天,我去他那里做好了筐子,给他出好了主意。他问我废料用完了怎么办?我告诉他去别的收购站收购,然后就说了他一句死脑筋,他就冲我发起火来了。哼!我看他是飘了,不知道自己姓啥了?”

    “你的心眼就这么小,为这一点小事生气?”程长胜笑着调侃道

    “嗯!我的心眼很小,比针眼还小。你记住,以后不要惹我生气。”

    杨国庆笑着继续说道:

    “其实,这是个态度问题。你也看到了车筐的作用,你应该能猜到它的前景吧!

    咱们国家,现在少说有几百万辆,甚至上千万辆自行车。你说每辆自行车安装一个车筐,每个筐子就按最低两块钱算,这要挣多少钱?如果让某些自行车大厂知道我的创意,最少他也会给我几千块钱。

    现在好吗?我白白交给他,他凭什么给我脸色?张大成都不敢给我脸色,你说他李东北凭什么?”

    程长胜听后点点头,然后问道:

    “那我们派出所需要的筐子怎么办?”

    “活人还能被尿憋死?走,我带你去农机站,那里制作东西的机械多,废品应该也有不少,咱们去那里做。”

    杨国庆说着就骑上了摩托车,带着程长胜向农机站驶去。

    农机站站长曹真办公室

    “程所长、国庆!喝水。你们今天来,有什么事情?”

    “曹叔!我给你们农机站带来一笔挣钱的买卖,你干不干?”杨国庆问道

    曹真看向程长胜,程长胜向他点点头。

    “国庆!你说,怎么让我们农机站多挣点钱?”

    “曹叔!这两天你在街上行走,就没有看到有人骑的自行车上,有什么变化?”

    曹真想一想后回答:

    “前面好像多了一个篮子。”

    “曹叔!你知道吗?这一个车筐能卖到三块钱。如果让你们大量的生产,你们农机站是不是能挣到一笔钱。”杨国庆伸出三个手指比划着

    “钱是能挣上,可是我们不会做呀?”

    程长胜听后哈哈大笑

    “曹叔!车筐是我制作的,难道你还不明白?”杨国庆则笑着解释

    曹真听后恍然大悟,连忙拉着杨国庆就向外面走。

    “曹叔!我教给你们制作车筐的方法,是有条件的?”

    “你说?”

    “我今年冬天要修路,到时候农机站免费派几辆车帮着拉石料就行,这个条件简单吧!”

    “你修路,公社和县里能同意?”曹真问道

    “老曹!你尽管放心。国庆修路,是从大兴村到石湾公社这一段。县里已经同意,这是昨天张书记当着全县县领导说的。”程长胜解释道

    “好!只要县里同意,我就派几辆车去给你修路。”曹真答应下来

    三人来到机修车间,曹真命人找来需要制作车筐的废料,然后在杨国庆的指导下制作。不到二十分钟,一件崭新的车筐制作出来。

    “曹叔!车筐的制作就是这么简直。如果让你们全力生产,一天能生产多少?”杨国庆问道

    “至少五十个”曹真回答

    “五十个太少,至少要生产五百个甚至一千个才行。”

    杨国庆说完,立马将几人分开制作,形成一种简单的流水线生产方式。

    “曹叔!如果是这样生产,你们能生产多少?”杨国庆再次问道

    “最少两百个。”

    “不行,还是太少。要想快速挣一笔大钱 ,那就招一些临时工来生产。

    车筐很容易制造,我们最多能生产几个月的时间,市场上就会出现同等类的产品。而且自行车厂,也会生产。所以现在,我们要打时间差,在其他厂家还没有制作车筐之前,我们要囤积大量的车筐,然后投入东北三省,甚至省外。 ”

    杨国庆说完,转身对程长胜和曹真说的道:

    “程叔,曹叔!你们现在就去找张福平,把这件事情告诉他。这件事情,公社必须全力参与。如果公社财政无法支撑,可以向县里请求支援,无非最后给县里一点甜头。

    你们也看到了,制作一个车筐的总成本不过五毛钱,而卖出一个,我们至少能挣到两块钱。如果卖上十万个车筐,就能挣二十万块钱。”

    程长胜和曹真二人 ,听到杨国庆所说的数字,都有些激动。

    “大批量生产车筐,最好去进这种型号的钢筋,生产车筐的速度更快。

    等你们生产的车筐够装一汽车,你们再去找我,我告诉你们如何销售。

    程叔!走吧。我送你去公社,我也该回去了。”

    杨国庆说着,就向外走去。

    程长胜和曹真对看一眼,连忙跟上。

    “曹叔!车筐上的颜色,只上黑色,其他颜色不要上。”

    曹真点点头

    杨国庆送程长胜到公社办公室门口,骑着摩托车返身向大兴村驶去。

    公社主任办公室

    张福平、王守田,看着曹真拿的车筐,听着他的叙述。

    “老程!这个车筐的制作方法真的很简单吗?”张福平问程长胜

    “简单,太简单了,我全程看着老曹他们制作。

    老张、老王!我刚才想了想,这件事情必须要县里共同参与才行。不然咱们挣的钱太多,我怕咱们石湾吃不下。但咱们只要吃上三分之一,咱们石湾公社今年就好过多了。”

    “嗯!老程说的有道理。”王守田点点头说道

    张福平对曹真说道:

    “曹站长 !你现在回去开始生产。至于招临时工的事情,明天开始报名,先招五十个,工资一天五毛。”

    “是,张主任!我这就回去组织生产。可是张主任!我们没有原材料,生产不了多少产品。”曹真有些担心

    “我明白。等一会我打电话向县里求援,希望县里能够解决原材料的问题。”张福平说道

    “那张主任!我先回去生产。”曹真说完离开了办公室

    张福平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拨通了县长办公室的电话。

    县长王国栋接通了电话,张福平简单的把生产自行车车筐的事情告诉了他。

    “张福平!你说这个自行车车筐的主意,也是国庆那小子整出来的?”

    “是的,县长!”

    “这个臭小子就能整事,他昨天为什么不说出来?

    我现在就去找书记汇报一下这件事情,至于原材料,明天早晨派人给你送过去。”王国栋说道

    “谢谢县长!有县里支持,我相信石湾公社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车筐。”

    “行了,大话不要说,我先去给张书记汇报,挂了吧!”

    “是,县长!”张福平放下电话,使动 攥紧了右手。

    “成了,县长同意了。明天,就会把原材料送来。”

    “好!”程长胜和王守田不约而同的喊道

    县委书记办公室

    “老王!今天来有什么事情吗?小马!给王县长沏茶。”

    “那小子又找事情了,我不是来找你汇报吗!”

    张大成没有听明白,猛然想起杨国庆来。他皱皱眉问道:

    “是国庆那小子?”

    “王县长!请喝茶。”秘书小马把茶杯放在桌上

    “谢谢,小马!”

    秘书小马离开了办公室

    “嗯!是他。不这次是好事……”

    王国栋把张福平说的事情,告诉了张大成。

    “这臭小子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东西,这么好的一笔生意都能想的出来。

    老王!这个自行车车筐的生意很大,咱们县必须全力吃下来。虽然只有几个月的生产时间,可它的总利润超过咱们全县两三年收入的总和。

    如果咱们县里有了这笔钱,就可以为百姓办很多事情。”

    “是的,书记!我也是这么想的。我准备调一批原材料去石湾,先让他们生产。”

    “老王!王丽不是在石湾供销社吗!你也好长时间没有见过她了,正好去见见她。

    国庆那小子,昨天我请他吃饭,他竟然看不上咱县委的食堂,那我明天就去他家里尝尝他的手艺。”张大成笑着邀请道

    “书记邀请,我哪敢推辞。明天就去一趟石湾,顺便看看大丫头。”王国栋笑着答应下来

    杨国庆回到家中,李书萍、田妮、小英子已经来到他家。

    “国庆哥哥!”

    “怎么啦!小英子?”杨国庆笑着问道

    “国庆哥哥!昨天晚上我家开会啦!”

    “哦!告诉国庆哥哥,你们家开的什么会?”

    杨国庆坐到板凳上,把小英子揽进怀里。

    杨心蕊、杨心玲、杨心怡、田妮四人,都看着杨国庆怀中的小英子。而李书萍,则微笑的在洗锅。

    “国庆哥哥!我们家昨天讨论大哥当兵的事情。”

    “小英子!你爹不是反对你大哥当兵吗?”田妮问道

    “嗯!我爹是反对的。”小英子使劲的点了一下头

    “那你家这会,还怎么开下去呀!”玲玲说道

    小英子咯咯笑道:

    “我们家的会,照样开了下去。我爹虽然厉害,但我娘更厉害。我娘让我们全家投票,赞成我大哥当兵的就举手。你们猜,我家有多少人支持我大哥当兵?”

    “我先猜!你家有花花婶子、萍萍姐、还有你,同意你大哥当兵。这样就有三个人同意,我不知道你三个哥哥会不会同意?”玲玲说着摇摇头

    “我不猜,我不知道小英子的三个哥哥会不会同意?”杨心怡说着

    “我和田妮姐想的一样,你家最少有四个人同意你大哥当兵,”杨心蕊说着

    田妮点点头同意杨心蕊的说法

    “国庆哥哥!你猜呢?”小英子抬起头问道

    杨国庆笑着说道:

    “你国庆哥不用猜,就知道答案。你家除了你爹反对外,其他人都会赞成你大哥当兵。”

    “国庆哥哥!你好厉害,一猜就中。我爹当时气的直接离家出走了,结果今天早晨我起来,又看到我爹在家里了。”

    “好了,去学习吧!国庆哥哥要去后院看看。”

    杨国庆说着,站起身来向后院走去。

    杨国庆来到麦地,看看麦穗是否完全成熟。

    “差不多可以收割了。”

    “国庆!你说麦子可以收了。”

    李书萍没有等杨国庆回答,直接向杨国庆索吻。

    “嗯!过两天就可以收啦!”杨国庆回应

    “到时让我娘来帮你收割,我打下手。”李书萍回应

    “就这点麦子,让花婶来不好吧?”

    “我不管,我就要把我娘叫来帮忙。”李书萍是心疼杨国庆,怕累着了他。

    杨国庆当然明白李书萍的心思,他只是笑了笑。

    “国庆!棒子可以吃了,咱们去掰几个棒子煮着吃。”

    李书萍拉着杨国庆走向了玉米地。

    不知多少时间,杨国庆把李书萍背了出来,放在后院的凳子上。

    “我去掰几个棒子,你在这休息一会。”

    “驴,你简直就是个驴。”

    杨国庆嘿嘿笑着,走向玉米地。

    不一会儿,杨国庆抱着七八个棒子走了出来。

    “还能走吗?不能走,你就在这坐着,我去做饭。”

    “你先去做饭,我再坐一会,这会腿还有点酸。”

    杨国庆点点头,抱着棒子走向前院。

    “大哥!玉米能吃了吗?”玲玲看到后问道

    “嗯!今天中午煮几个,你们尝尝。中午,咱们烧粉条汤喝怎么样?”杨国庆问道

    “国庆哥哥!我最爱喝粉条汤啦!”小英子高兴的喊着

    “嗯!我们都爱喝。”杨心蕊也说着

    这些小丫头就是爱喝粉条汤,杨国庆烧了一锅菜汤,几乎让她们喝完了。馒头一口没吃,只是一人啃了一个玉米棒子。

    “哥!明天再煮几个玉米棒子,这玉米棒子挺好吃的。”杨心蕊说着

    “地里的玉米已经老了,都不能煮了。我下午再找几个,晚上煮上给你丽姐和家燕姐留两个。

    地里的玉米,你们不要去掰了。那些都是给村里留下,明年当种子用的,明白吗?”杨国庆提醒道

    “国庆哥!是不是村里人种了你给的玉米,就不会挨饿了?”田妮问道

    “嗯!不过我提供的种子太少。要想村里人不再挨饿,可能要等到两年。”

    “国庆!这和你又没有关系,你能提供种子给村里,就已经做的够多了。”李书萍说道

    “我知道,但我能帮一点是一点,总比不帮要好。”

    李书萍不知如何说杨国庆,她现在才慢慢发现,杨国庆其实很善良。

    原来的大兴村人,能把杨国庆逼得让他们搬走。想一想原来村民的所作所为,李书萍都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