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浅谈大兴村
杨国庆带着大黄回到山下
杨心蕊、杨心玲、杨心怡三人,看到他后就直接冲他跑去。
“哥!”
“大哥!”
“哥哥!”
“好啦!跑什么?”杨国庆揉揉三个妹妹的头
“哥!三个孩子找到了吗?”杨心蕊问道
“当然找到了,他们一点事都没有,只是擦破一点皮。”
“毛毛他们找到啦!毛毛他们找到啦!”玲玲大声的向着人群喊着
轰的一下
“找到了,找到了。毛毛找到了,豆豆找到了,金子也找到了。”一两百个孩子,欢呼雀跃。
“找到就好!”大人们的心里,终于落下一块石头。
“娘!国庆哥哥找回了三个哥哥,您不用再哭了。”小英子扑进吴花花怀里报喜
“嗯!娘听到了。”吴花花抱着小英子喜极而泣
玲玲又跑回篮子旁,提起篮子跑回杨国庆面前。
“大哥!你看这种黑黑的小蘑菇,是大黄帮着找到的。”
“松露!没有想到这一段山里还有如此奇珍。”杨国庆一眼就认了出来
“这可能是前天下雨,又加上土质肥沃,空气质量又好,它才长出来的吧!”杨国庆看着松露,心里想着。
“国庆!你认识这松口蘑?”吴花花牵着小英子走了过来问道
“花婶!我认识,它叫松露,不是松囗蘑。它是一种高档食材,价值极高。它的生长条件很苛刻,空气要非常好、土壤要肥沃、水分要适中,三者缺一不可。
下雨过后,才会长出来。现在采摘有点早,在大雪覆盖前采摘最好。 ”
“国庆弟弟!那这一篮子松露能值多少钱?”李书萍问道
“这篮子里大约有五斤左右,其价值可能超过你们采摘的蘑菇总价值。”杨国庆看了一眼村民们采摘的蘑菇说道
旁边的妇女听到后,都震惊的张着嘴巴。
“松露的产量很低,很多人穷极一生也难遇到。凭咱们人类的肉眼很难发现,普通的狗也闻不到。
大黄则不同,它是经过我训练过的。今天那三个孩子,也是靠大黄的嗅觉找到的。
而且松露这种食材,一般的做饭大师傅都不会做,所以收购站也不会收购这种东西。”
杨国庆很明白这些村里人的想法,立即打消她们的积极性。
“国庆哥哥!你会做松露吗?”小英子抬头问道
“你国庆哥哥是无所不能的,当然会做了。”杨国庆笑着回答
“那我今天要吃国庆哥哥做的松露。”小英子说道
“好!今天国庆哥哥不仅让你吃到松露,还让你吃到猪耳朵,好不好?”
“国庆!你哪来的猪耳朵,难道你又要去公社买?”吴花花问道
“我刚才没说吗?”杨国庆疑惑的问道
“哥!你说什么啦?你只说找到了毛毛她们。”杨心蕊提醒道
杨国庆拍拍脑门说道:
“我以为说过了。我救三个孩子时,杀了一头大野猪。等野猪拉回去,我就要一个猪头和猪肚,其他的肉就分给村民,每户村民能分到两斤肉吧!”
“国庆弟弟!你真杀了一头野猪?”李书萍问道
“嗯!”杨国庆点点头
“村长他们回来啦!”这时,几个孩子喊了出来。
只见黄明和王保国一行人,兴高采烈有说有笑的向集合地走来。后面还有六个人,抬着一头大野猪。
“这么大一头野猪,你们看它的獠牙,活着的时候肯定很凶。”
“咯咯!咱们也可以吃到猪肉啦!”孩子们则是高兴的蹦蹦跳跳
黄明这时说道:
“老少爷们!赶紧装车,回去好分肉。”
“好!”
村民们喜悦心情不于言表,纷纷开始把蘑菇往车上装。
车马先行,孩子们则跟在车后。
众人回到村里,野猪则放在了知青点门前清理。
杨国庆带着三个妹妹和大黄返回家中,没有想到的是王家燕、李书萍、田妮、小英子四人也跟进了院子。
“大丫环!你怎么没有回家卸蘑菇?”杨国庆戏谑的问道
“俺又饿又渴,想吃了西瓜再回去不行吗?”
王家燕已经认命杨国庆喊她大丫环了,她知道在反驳,杨国庆也会叫,所以不在争辩。
“好!那你们先把脸和手洗一洗,我来给你们切西瓜。”
杨国庆笑着答应,然后进屋内抱了一个西瓜出来。
切好西瓜,杨国庆说道:
“你们先吃,我也洗一洗。”
“人渴了,吃着这西瓜可真甜。”王家燕说道
“家燕姐!吃着甜,你就多吃两块。”杨心蕊说道
杨国庆洗漱完后,走过来说道:
“大丫环!今天谢谢你帮着照看几位妹妹。为了感谢你,邀请你今晚来我家吃饭,你到时和田妮、萍萍、小英子她们一起来。”
“这还算你有诚意,俺接受了。”王家燕大肚的说着
“家燕姐!你是不是想吃国庆哥做的松露?”
小英子一语道破了王家燕的心思,众人都笑了起来,王家燕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小英子!记住,以后遇到这种事情千万不要说破,要给别人留面子,懂吗?这叫看破不说破,你们都记住这种事情,你们以后会经常碰到。你们看看家燕现在的情况,就明白了。”杨国庆看着她们
“知道了,哥!”
杨心蕊带头回答,其他人都点点头。
“国庆,国庆?”院外有人喊他
“来啦!”杨国庆连忙答应,并向院门走去。
“你们这是?”
杨国庆打开院门,便看到黄明、王保国、牛德旺、吕富民,以及十几位四十几岁的村民。
“国庆!你在山上说的话,村民们都想仔细听听。”黄明连忙解释
“好!保国,你领他们到院墙边坐着,我马上就来。”杨国庆点头答应
杨国庆返回院内对李书萍说道:
“萍萍姐!村民们找我有事情要谈,你中午把饭做一下。大丫环!你也留下帮忙,等一会送些开水到外面。”
杨国庆说完,走出了院子。
杨国庆来到院墙边,村民们连忙站了起来。
“你们都坐吧!不用客气。”
杨国庆等众人都坐下,他才问道:
“你们都想要了解什么?只管提。我能回答的,都可以回答给你们。”
“国庆!你在山上说,如果听你的,可以让咱们村在三年后,变成石湾公社最富裕的村子,是真的吗?”牛德旺满脸期待的看着杨国庆
杨国庆点点头,然后才说道:
“大兴村有几百垧土地,为何还会饿肚子?你们想过没有?你们可能会想,不是都交公粮了吗!所以剩下的粮食根本不够吃。
错!你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咱们村交公粮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真正造成粮食不够的原因,是因为每亩地粮食的产量太低。
我想问问你们?你们以前种的小麦,一亩地产量有多少斤?”
“大兴村以前的产量,是一亩地不到两百斤。”王保国说道
“俺们几个村的产量,也差不多是这个斤数。”十几位村民附和道
杨国庆听后摇摇头说道:
“产量太低了,你们说说为什么产量会这么低?是因为种子的原因,还是土地不够肥沃?”
村民们都摇摇头,说不出原因。
“俺们都是按老规矩种的,每亩地麦种都是八斤左右,行距都是四十公分左右,也都是水浇地,产量就是上不去。”牛德旺说道
杨国庆听后摇摇头问道:
“麦种也是自己留的最好的麦子?”
“是,麦种都是我们自己留的。”村民们回答
“你们留的麦种太老了,你们就没有想过重新育种吗?
还有,你们种植小麦的行距也太宽了,要进行调节。
黄明村长!你记住,今年冬麦播种都按行距三十公分播种,每亩地的播种量按十八斤计算。就算是全村的口粮不够,都要按这个量把地种下去。”
黄明听后点点头
“王保国!你找一块土地肥沃的两响地出来。由我提供麦种,重新培育新的麦种。这两响地周边一里地范围,不能种植麦子。”
“国庆!地很容易就能找到,你能告诉俺们,你提供的麦种种出来的麦子,一亩地大约能产多少麦子吗?”王保国问道
杨国庆看着村民渴求的目光说道:
“最少是现在麦子产量一倍,甚至更高”
“一倍,就是四百斤。如果真能达到这个数字,全村的老百姓就再也不用担心饿肚了一啦!”黄明激动的说道
“呵呵!你们简直是鼠目寸光。我提供的种子,产量有可能达到六百至八百斤。争取在三年之内,全村土地全部用上新麦种。你们说,三年之后还会饿肚子吗?”杨国庆嘲笑着说道
村民们听后嘿嘿直笑
杨国庆站起身来,望向大兴村。
“黄村长、王保国、各位村民们,你们从这里看大兴村有什么感觉?”
村民们都站起来望向大兴村
“破败不堪!”王保国回答
“是啊!破败不堪。难道你们就没有想到去改变吗?”杨国庆问道
“俺们也想改变,可是俺们并不懂这些。”村长黄明说道
杨国庆听后点点头:
“都坐吧!”
杨国庆等村民们落座后,才说道:
“的确如黄村长所言,但是这并不是不能改变的理由。
大兴村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棒子、高粱和大豆,地里面真有那么多农活吗?并没有。
像麦地里,麦子一旦抽穗,地里的草根本就不影响收成。只要在收割前,把草用镰刀割掉扔出去就行。
棒子和高粱更是如此,它们长到一人高的时候,地里的草对它们已经起不到作用。
而村民们依然在除草,这不是浪费人工吗?
明年春种过后,组织全村的人打土坯盖房子。争取在两年之内,全村人都搬入新房中。”
“公社和县里,会同意俺们盖房子吗?”黄明问道
“会,他们也希望村民们过的更好!更何况我们这是自费和自建房,又不向公社要钱,他们为何不同意?
我们要盖房子的地方,就在咱们坐的对面这片荒滩上。
你们可以看到,整个大兴村几乎就在洼地里。如果遇到大雨或者洪水,你们的家园就会被全部冲毁,难道这样安全吗?”
村民们都点点头
“俺们同意新房就盖到对面,房子盖到高地才更安全。”
“要想盖房子,今年冬天就要做好准备。一旦河面上可以走人,村民们就去割芦苇,等明年盖房子时用。不要等房子盖起来,却没有东西铺在房顶上,那可就丢人了。”杨国庆说道
村民们听后都嘿嘿笑起来
“冬天时还要砍柴树木做大梁,这些都不能少。”牛德旺说道
“树肯定要砍,砍伐的数量也不会小,门和窗户都要重新制作才行。但是有一点,咱们砍了多少树,就要栽种一倍的数量补上。不然等咱们盖好了房子,一个山头的树都伐完了。咱们不能把一座光秃秃的山,留给子孙后代,不能让人指着鼻梁骨骂咱们。大山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根挖断。”杨国庆大声说道
“对!国庆说的对,咱们不能把自己的根给刨了。”村民们回应
这时,王家燕提着一壶开水,拿着一些水杯和碗走了过来。
“各位叔叔!请喝茶。”
王家燕说着,把水倒入杯子中和碗中。
“家燕!你怎么在这里?”王保国疑惑的问道
“她今天帮我照顾三个妹妹,我留下她吃个饭表示感谢!你这个远房堂叔,不会反对吧!”杨国庆解释着
“那哪能?俺怎么可能反对。”王保国连忙说道
王保国是巴不得让自己这远房侄女,留在杨国庆身边。
王家燕见杨国庆帮她说话,她这才返回杨国庆的院子。
“王队长!你这侄女挺漂亮,年龄应该不小了吧,可有许配人家?”吕富民问道
“怎么?吕叔!你想保媒?能有人敢娶她吗?他爹是王保胜,大哥是王家良。你在没有了解完情况之前,千万不要随便保媒,不然你自己会惹的一声骚。”杨国庆戏谑的说着
吕富民听后,吓了一声冷汗,他连忙说道:
“俺不保媒,俺只是说说、说说。”
吕富民都恨不得扇自己一嘴巴子,都怨自己嘴贱。
王保国这时问道:
“国庆!俺发现你特别在意这些树木,不知是为什么?”
杨国庆叹口气回应道:
“咱们人类和动物,都呼吸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而咱们附近所有的绿色植物,则正好相反,它们吸收的是二氧化碳,呼出的是氧气。
咱们人类和动物,如果没了氧气,就会死亡。你们可以想想看,如果咱们这里的树木都没有了,是不是氧气就会减少,那我们的呼吸就会越来越困难。
你们再想想冬天家里取暖,房间烟大了,你们为何会跑出来?那就是因为房间内的氧气太少了。
你们没有去过大一点的城市,你们不了解情况。在城市内有很多工厂,树木反而很少。你们闻习惯了咱们这里的空气,你们去了城里就能感觉到不一样。城市内的空气被污染了,咱们这里就更不能被污染了。
如果咱们这里树木减少,就没有树木来防风,那就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也会越来越贫瘠,粮食的产量就会逐年减少。
更可怕的是,大风会携带大量的沙土来到咱们这里,让咱们这里变成沙漠。到那时,咱们后悔都来不及。如果要想再恢复成原样,那就需要一代人的时间。
你们愿意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去种植一辈子树吗?到那个时候,这里将会穷困潦倒,比现在还穷,吃水都会困难。我问问你们,谁会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到这种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
十几位村民都摇摇头
“俺明白了,咱们大兴村一定要保护好山林中的树木,绝对不能让它减少。”王保国悟了
“对!绝对不能让树木减少。”村民们回应
杨国庆这时继续说道:
“明年咱们盖房子时,我会规划好房屋的建设,我要让大兴村绿树成荫。”
“国庆!你准备给每家每户盖多大的房子?”村长黄明问道
十几位村民也都看向了他
“先盖上两间,将就着住上十几年。我希望你们十几年后,再重新盖成二屋的小楼。”杨国庆想想后说道
“俺们能住上小楼,这怎么可能?”王保国不敢想象
杨国庆白了他一眼说道:
“社会的发展,会超出你们的想象,到时你们就会明白了。”
这时,在知青点清理猪肉的人喊了一嗓子:
“村长!分猪肉啦!”
村长黄明听到后,连忙站起来。
“走吧!大家去分肉。今天能吃上猪肉,也是沾了国庆的光。”
“他们搬到大兴村,咱们就没有庆祝,这次打到野猪分给大家,也算是庆祝他们乔迁之喜。”杨国庆笑着道
“谢谢国庆!”村民们连忙感谢
杨国庆他们到来,村民们自发的让了一条道。
“国庆!这是你要的猪头和猪肚,另外也给你分了两斤肉。”杀猪的村民说道
“不用,我只要猪头和猪肚。我说过的话,不会改变。把这块肉,留给更需要的人。”
杨国庆说完,拎着猪头和猪肚走出人群。
“村长!这?”
“就按国庆说的,留给五保护吧。”黄明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