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爹别造反了,跟我一起养生 > 第75章 我一个穿越者,弄把枪不过分吧?

第75章 我一个穿越者,弄把枪不过分吧?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就知道有些不对劲!”

    “还好我溜得快。”

    此时的朱瞻壑,早已经躲的远远的,在一处无人之地。

    四下都是树木,他靠在一棵大树下面,正在组装些什么。

    看模样,是一把手枪。

    没错,朱瞻壑正在组装燧发枪。

    燧发枪,由1547年(16世纪中叶)出生在枪炮工匠、锁匠和钟表匠家庭的法国人马汉发明。

    在转轮火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取掉了发条钢轮,在击锤的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

    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

    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

    “作为一个穿越者,怎么能没有一把手枪用来防身呢?”

    “自己可是皇孙,身份高贵,难保不会被歹人觊觎。”

    “没想到这燧发枪,今天便要派上用场了。”

    朱瞻壑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就诞生了做一把手枪的打算,倒不是为了别的,主要是防身。

    这玩意不管用不用,得有!

    随后,他闲着无聊,就发现自己的汉王府内有很多匠人,铁匠、木匠,手艺高超的那种。

    加上明朝已经有火枪、火药的存在,自己的想法全完可以付之行动。

    于是乎,他便将燧发枪的零件分别画了图纸,让工匠们按照图纸做出来。

    他是纺织大学的高材生,画图纸对他来说,简单的不行。

    说到这,肯定有人会问。

    朱瞻壑会懂燧发枪的内部结构?

    拜托!

    他来自二十一世纪,又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懂得燧发枪的内部结构不是再正常不过了?

    这种东西网络上都有的好不好。

    而且,燧发枪的工艺并不难,对于这个阶段的大明,轻而易举就能做出来,无非是没有发明出来罢了。

    要不是条件不允许,朱瞻壑觉得自己还能弄一把ak47。

    不过。

    那些工匠将零件分别给他后,刚好遇到事情,他便丢在乾坤界中,后来便忘记了。

    此时,朱瞻壑正在组装那把燧发枪。

    这把燧发枪,不是初始燧发枪,而是经过了几百年优化过的燧发枪,是一个小型手枪的模样。

    不得不说,明朝工匠的手艺是真的可以。

    组装起来分毫不差,严丝合缝,朱瞻壑没一会便组装好了。

    “现在的明朝,还是用的鸟铳,用的是火绳点火法,我这算是跨时代的东西了。”

    朱瞻壑想了想,又觉得不对劲,喃喃道:“其实,这玩意也不算跨世纪,在1635年的明末,就被火器研究专家给研究出来了,先于全世界。只是到清朝就止步不前了,甚至有些退步”

    装好燧发枪的朱瞻壑,又将火药袋别在自己的裤腰带上,骑着马,还是追寻自己的朱瞻基等人。

    虽然朱瞻壑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回去上报,找人支援。

    但现在这个情况,等自己回去,来回一个多时辰,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如果出现这个情况,朱瞻基万一光荣牺牲,按照自己目前的表现来看,自己很有可能就被立为太孙。

    那可就不符合朱瞻壑目前的计划。

    他可不想当什么皇帝,累死累活的,不如去养生。

    作为一个现代人,朱瞻壑对无数人争抢的皇位没有一丝丝兴趣,皇帝活不长,都是累死的。

    自己可不能遭那个罪。

    等自己跟着老爹回云南就藩,再找几个当地的云南妹子,游山玩水,过着没羞没躁的日子,岂不是美滋滋。

    大理、丽江、玉龙雪山这些景点将来都是自己的!

    没错,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

    “谁的头顶没有灰尘。”

    “谁的肩上没有过齿痕。”

    “也许爱情就在洱海边等着。”

    “也许故事正在发生着”

    朱瞻壑哼着小曲,拿着燧发枪,操控着马匹,小心翼翼的走着。

    介于他高超的骑术,照夜白狮子和他人马合一,发不出一丝声响,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这些人走的不是官道,而是羊肠小道,所以走的并不快,朱瞻壑紧紧跟随。

    转眼。

    天色慢慢暗淡下来。

    夜幕降临,今晚的夜色没有星光。

    与此同时。

    大明皇宫,乾清宫。

    朱高煦和朱高炽兄弟俩,正站在永乐大帝朱棣面前,他们两人头低低的,看着地板不敢说话。

    此时的朱棣,自然是没有给他们好脸色看,这是常态了。

    朱棣仰着头,叉着腰,在大殿中踱步,良久,他看向二人,冷声道:“老二,把头抬起来,怎么,现在连你爹都不敢看了吗?”

    “唉。”朱高煦抬起了头,挤出一丝笑容道:“皇上,儿臣知错。”

    “你知什么错?”

    “儿臣大错特错,被猪油蒙了心,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是皇上仁慈,儿臣感恩不尽。”

    朱高煦以为老爷子是要说上次他带兵谋反的事情,赶忙认错,态度陈恳,并保证以后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你还知道错啊。”

    朱棣冷笑一声,骂道:“要不是朕的孙子聪明伶俐,为河南水灾一事献计献策,老子他娘的早砍了你的脑袋!”

    闻言,朱高煦脸色一变,立马跪在地上:“儿臣万死,谢皇上不杀之恩。”

    “哼,你死一万次也解不了朕的心头之恨。”

    朱棣没好气的道:“今天让你们来,不是为此事而来,你们两个,可真不让朕省心啊。”

    一听这话,朱高煦心中咯噔一下,自己不会又无意中得罪了老爷子吧,他想了想,实在是没想到,问道:“儿臣不知是什么事”

    “什么事情你心里不清楚吗?”

    朱棣瞪了他一眼,道:“朕都没有后宫佳丽三千,你倒好,刚出大牢,怎么?就要尽享人间美色?”

    朱高煦懵了。

    什么尽享人间美色?完全搞不清楚状况。

    见状,

    一旁的亦失哈走了蹲了下来,附耳跟朱高煦说明了情况。

    闻言,朱高煦一脸苦逼,拱手道:“皇上,朱瞻壑那小子买一千个婢女,儿臣毫不知情啊,绝不是儿臣指示的。”

    “狡辩!”

    朱棣大喝一声,声音激荡,浑厚,殿中所有人都吓一跳。

    随后,他冷冷看向朱高煦,一指他的脑袋道:“朱瞻壑还未及冠,会去作如此伤风败俗之事吗?除了你这个当爹的,还有谁会指示他做这事?”

    闻言,朱高煦一脸懵。

    虽然不知道朱瞻壑那小子为什么去买一千个婢女,但显然皇帝是想让他背这个锅。

    自己刚出天牢,逃了一命。

    这时候可再也不能惹怒了老爷子。

    朱高煦露出痛苦的表情,道:

    “儿臣知错,儿臣一时色迷心窍,请皇上赎罪!”

    【今天有些迟了,但绝不会不到!掌声鼓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