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八百里加急
朱大志踌躇满志,为了今天可谓是煞费苦心!
李隆看着四十份狗屁不通的文章,勃然大怒:“把这个四十个人,拖出去重责五十大,革职查办!”
朕可是要效仿太宗开创盛世的皇帝。
不允许治下有这种庸官。
一众官员急忙下跪请罪。
金吾卫没有理会下跪的官员,直接架出去!
李隆看向姚宗:“姚相,这吏治更好好整顿一下了!”
姚宗心里咯噔一下,圣上从来都没有对他们说过这么重的话。
为相以来,一直励精图治。
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已有盛世之相。
四十名官员的确文章做的不行。
有几个县衙治理的井井有条,当个一个县令绰绰有余。
都是这个该死的朱大志。
当自己在圣上心中留下不好印象。
姚宗不善盯着朱大志。
高力看着尴尬的气氛。
姚宗的能力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天下这么多官员,难免参差不齐。
找不到比姚宗做的更好的宰相了。
“报!八百里急报!!!”
一声奏报让气氛更为紧张!
一个急促声音从大殿外传来了。
一个太监手举急报,快速奔向高力。
高力连忙接过急报,打开后递给李隆。
李隆快速浏览急报。
“砰!”
手掌重重打在桌子上。
“安敢如此对朕给他们的恩德!不知感恩的蛮夷!”
李隆怒不可遏!
姚宗瞄了一眼气在头上的李隆,见其他官员不敢触霉头。
作为百官之首,站了出来:“陛下,发生何事,如此气愤!”
高力和一众官员,各怀心思,却侧耳倾听!
李隆咬牙切齿说道:“兰池州的几个叛胡,杀了大将军何黑奴,占据长泉县,攻陷六个胡州,麾下已聚集了七万之众,并乘胜进逼夏州。”
小小胡人也敢跟朕作对。
国库刚有盈余,胡人又发生大规模叛乱。
一定要把他们千刀万剐!
王俊觉得自己机会来了,虽然已经是兵部尚书了,再进一步已经千难万难。
平定叛乱说不定可以出兵入将,自己的爵位再上一层。
李隆却在想用最小代价,平息战乱。
就是这几年好不容易攒了一点,这下又活活没了。
这次叛乱规模不小,但依旧不够看。
在李唐铁骑面前,一切都是土鸡瓦狗!
高力看出李隆的心思,作为大李唐的皇帝。
为了社稷,陛下带头紧衣缩食,这几年好不容易存点家底。
这军该杀的胡人,陛下又得节俭一阵子了。
这不是长久之计!
灵光一闪,刚才试卷里似乎有不错的对策。
这些陛下圣眷,不少奏折都是自己批阅的。
高力走到李隆示意之前试卷有治胡之策!
这几年陛下精力大不如前!
李正心里五味杂陈,逍弟是不是提前知道了胡人叛乱的事。
不可能,谁会比军部,更早知道呢。
之前陛下可能没有注意到我写治胡之策,要提醒一下陛下吗?
真正内心纠结之际。
高力正在翻找之前看过的治胡之策!
一个武将站出来:“陛下,某愿领兵前往平叛!”
李隆望着武将,李唐人才济济,大感欣慰!
高力拿着试卷递给李隆:“陛下,请看治国之策,可永决胡人之患。”
一群莽夫只会打打杀杀!
高力之前看过一眼,其中治胡方法颇为精妙。
李隆满不在意,接过试卷,认真查阅!
“一篇文章就能平胡,太可笑!”武官不屑道!
“某家,也这么认为!”
“这么容易就可以,永绝胡人之患,那要我们这群武将何用!”
李隆不理会他们争吵越看越入迷,哈哈大笑!
笑容满面:“姚相,快过来以胡治胡之策,当真大才。”
姚宗看到李隆心情突然大好,也很好奇到底是什么治国策,能让圣上龙颜大悦。
躬身接过试卷!
刚才说话武将被晾在一边,颇为尴尬
“以胡治胡:
以胡人治理胡人,优着则赐予李唐身份”
姚宗越看越欢喜,叛乱多了。除了浪费钱粮之外,那些领兵将领势扩大,不利于国家稳定。
这让胡人担任副官协助管理胡人,可以有效减少冲突,转移矛盾。
让胡人入籍都是小事,这一招妙啊。
李唐的身份在胡人中可是高人一等存在,他们仰望的对象。
让胡人头领孩童来李唐学习,亲近李唐长大再回去治理胡人,绝
按照蓝星的说法,就是培养公知,宣传对李唐的恐惧和文化入侵!
让他们对李唐的一切都充满崇拜和仰望,生出对抗李唐,无异于以卵击石的感觉。
让他们觉得李唐的翔的都是香的。
姚宗说出治胡之策,众官员都点头赞成。
只有武官觉得有一丝不对劲,现在陛下盛怒,也不敢吱声。
现在文官以姚宗马首是瞻,御史台被撤,没有反对。
“陛下哪用那么麻烦,给我一万精兵,某家灭了那群胡人。”一直站在中间的武将开口道。
打个胡人哪有那么麻烦,还让胡人当官,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一众武将附议,虽然大部分不知道说是什么。
有学识武将,还是看出此计一处妙处,以后小叛乱都难有了。
武将的好日子到头了!
战争少了,功勋就少了!
姚宗一个眼神,一位文官立马站出来:“臣,以为此计甚好,可以减少李唐王朝的负担,教化胡人。”
李隆心情大悦,的确可以省钱还可以教化胡人。
当皇帝为了什么?不就为了?青史留名,泰山封禅,文治武功!
李隆还在幻想自己的功绩。
“你们文官,不是一向看不起,这些胡人,不屑与之为伍,同朝当官就可以了?”
“就是,这篇文章,太异想天开,胡人还未开化,治理他们太难!”
李隆不可耐烦看着高力。
高力秒懂,大声:“肃静!!!”
“这狗屁治胡之策,打就完事了。”武将小声嘀咕几句。
姚宗没指望靠这个能杜绝后患,但是减少叛乱应该还是没有问题。
看这些武将,一听叛乱,一个个兴奋不已。
有些文官也反对,但是声势太小,被无视了!
再说此策说用最小代价,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代价,就可以预见未来有效减少叛乱。
“哪位是李正!”高力喊道。
李正不卑不亢站出来:“臣,参见陛下。”
李隆之前都没有发现,一众县令里面竟然有一位这么年轻才华县令,我李唐果然人才济济。
“这以胡治胡,是你所作?”
李隆声音充满威严。
李正也不敢隐瞒,逍弟的功劳自己怎么能夺取:“回陛下,不是??”
文武百官一片哗然。
李正不急不慢又说道:“是舍弟!李逍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