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沙场点兵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神都洛阳不愧是天下雄城,城墙高达八丈有余,仅次于西京长安,护城河足足有三丈多宽,而且河水很深。城墙上坑坑洼洼,斑驳不堪,刀砍斧凿,残垣断戟,火烧油燎的搏杀痕迹至今犹存,一处处伤痕无不记录和见证着过去战争的惨烈与残忍。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浮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玉缘,既然你知道山雨欲来风满楼,宽慰的话语我也就不多说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们姐妹几个告辞了,请多保重!”
“谢谢,谢谢大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鸽子老弟,以后传递家书全靠你了!”
高风接过玉儿递过来的皮箱,抱紧了信鸽。信鸽腿上绑着小竹管,要穿越大海,在群山峻岭之间飞翔,最终飞回到玉宗给她们报平安,这可能吗?天空中饥饿的雄鹰是信鸽的天敌,它们比信鸽飞得更高,飞得更快,爪子更锋利,长喙更有力,作为天空中的霸主,信鸽能在眼皮底下逃掉它的魔爪吗?恐怕老鹰吃它的时候,根本不会管它腿上还绑着什么,肩负着多大使命,只是觉得很碍事,一口就会把竹管啄下来,扔到大海里。
高风虽然是从三品的云麾将军了,依旧是两眼抹黑,什么事情都不懂,古代行军打仗和现代完全不同,这仪式、那仪式的没完没了,好在这些当兵的都是豪爽之人,见高风拿出令牌,几个当兵的立马就恭恭敬敬地带着他来到点将台,静候薛怀义登台点将。
校场上站着的三万人马,正是武周最精锐的金吾卫卫士,他们不愧是武周最为巅峰的战力,这些官兵个个都是仪态威严,气势逼人。每个官兵都是手握刀剑,盔明甲亮,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彪悍,个个腰板挺直,如同钉子钉在地上一般纹丝不动,平静的脸上透着自信和骄傲。三万多人静静伫立在校场上,除了飒飒秋风吹拂战旗的声音和几声马嘶,整个校场俨然是寂静一片,威严肃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吉时已到,武则天的车辇仪仗缓缓进入校场,整个校场的官兵都齐刷刷的跪拜下去,高声喊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势之大,气吞山河,足以崩山裂石。
武则天玉手轻抬,红唇微启:“众将士平身!”
所有将士这才起身目送武则天登上祭坛高台。
“咚!咚!咚!”一时鼓声大作,薛怀义在高风、宋之问、丘神绩等众将的陪同下一起登上高台,齐齐地跪在武则天面前。
薛怀义本来长得就是身材魁梧,相貌英俊,如今穿上这一身甲胄,还真是有点人模狗样,无形中又平添了几分英雄气概。武则天看到薛怀义这身装扮,眼中也是大放异彩,满意的取过龟符、印信和天子剑,一一授给薛怀义,薛怀义连忙跪地拜谢。此时,台上缓缓升起一杆金黄色的牙旗,一个斗大的“薛”字高高升起,秋风拂过,猎猎有声,标志着薛怀义就是此次出征讨伐倭寇的大将军了,后边还有几十辆马车,载肉放酒,以为犒军之用。
“呜呜呜。”
薛字大旗一出现,军阵之中便兵甲铿锵,旌旗飞扬,数万精骑稳如苍松,缓缓而动,整整齐齐地向点将台靠拢。这番出兵,狄仁杰发动了洛阳的士绅名流,父老乡亲,打出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旗号,更是做足了宣传,将抗击倭寇的重要意义直接和百姓的福祉和武周的存亡挂上了钩儿。
百姓和士卒现在都已知道海州海滨海盗猖獗,穷凶极恶,烧杀掳掠。他们还知道一旦倭寇占领海州,就会继续西进,威胁内地的安全,整个东部沿海将陷入无尽的战火,武周百姓也将变成他们的奴隶。他们人人都感觉到了自己肩负有多么重要的使命,他的金戈铁马并不仅仅是去抗击倭寇,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保护着自己的乡亲父老,士气一下子变得空前高涨起来。
此刻,薛怀义意气风发,信心满满。他头上戴着护耳铁盔,身穿鱼鳞铠甲,胸口悬挂八卦护心铜镜,肩头扛着睚眦吞肩兽,腰间佩戴天子剑。一手握着剑把,一手掐着腰,双眼平视前方,三步并作两步走,快速来到高台中间,厉声喊道:“祭拜天地!”
八位将士牵过一头雄壮的公牛,其中一人手持牛耳尖刀,狠狠一刀刺入公牛心脏,鲜血顿时溅起一米多高。这头公牛摇着头,踢着脚,开始剧烈挣扎,可是却被这八位将士牢牢按住,不能挣脱,只能双眼流泪,哞哞直叫,那情形真是惨不忍睹。不一会儿,这只公牛便没了力气,双眼泛白,一头栽倒在地。手持尖刀的将士上前一步,迅速割下血淋淋的牛头,双手奉上祭坛。
薛怀义人模狗样的跪在血淋淋的牛头面前,取过美酒,连斟三杯,一杯杯的慢慢泼洒在地上,口中还念念有词,他在祈祷上天,保佑他此次出征能顺利杀了高风并打败倭寇凯旋而归。接着就是祭旗,大概还是这样一个流程。祭完旗,薛怀义拔起帅旗,交给手下的仪仗兵,再次拜谢皇上,然后站在了高台上。此刻,台下的金吾卫黑压压的一片,这可是武则天的三万精锐,为了不让她的小奶狗战死疆场,武则天可是下足了血本,将自己的家底全部拿了出来,另外,还有海州三千水军在海边等候,此次远征的兵力共计三万三千人。按照武则天在床上的说法,对付倭国水军,光是一个海州水军就足够了,但是,为了打出大周的威风,为了更好的保护小奶狗的人身安全,她又增加了三万精锐。薛怀义底气十足,肚子一挺,高声喊道:“众将听令!”
“末将在!”高风、宋之问、丘神绩、韦大志等人上前应道。
“云麾将军高风率领两千人马担任斥候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加强斥候管理,刺探敌情消息。”
“末将得令!”
“丘将军和韦将军各率领三千人马担任左右翼,策应大军安全。”
“末将得令!”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定远将军宋之问率领本部人马负责后勤运输,确保粮草安全!”
“末将得令!”
薛怀义肃立在点将台上,望着缓缓迎向台前的三军将士,轻轻一举手,立即三军戛然而止,驻马于前,肃然而立,他抬头望向远方灰蒙蒙的天空,随即大手一挥,厉声喝道:“大军开拔!”
校场中的将士,开始列队出城,赶赴疆场。俗话说:“人一过万,无边无沿。”这三万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足足走了大半时辰才走完。洛阳的行军大道两旁挤满了前来送别的亲友,他们抱着酒坛子,一边喊自己亲人的名字,一边大声喊道:“魏巍大周,荡平海州!”这场面真叫一个热闹。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高风在城门口策马而立,看着大部队出城,心中忽然想起王嫣然的话语。“薛怀义和宋之问二人狡诈如狐,阴险如蛇,恶毒如蝎,两人都想把你置之死地,让你同他们一起抗倭,绝无善意,要记住,他们不是让你去立头功的,是要借刀杀人。不过,目前来讲,他还不敢公开对你动什么手脚,他们有所忌惮,你才有一线生还的希望。你这一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须得处处小心,万事谨慎为上。一定要切记,万万不可冲锋在前,乱军之中,敌人或许杀不了你,但是身后的冷箭却不得不防。”
大唐军队在唐高宗李治的带领下,曾征战四方,百战不殆。此次出征,家人们都认为是出去建功立业的,因此,每个人都异常兴奋。武周和大唐最重军功,所有人都以从军为荣,家属也引以为豪,封赏自然是很重,一个得胜还朝的有功军卒,其社会地位之高远远不是家财万贯的商贾可以攀比的,商贾见了有功军卒,必须施礼,若有一点不敬,按《唐律疏议》上的律法规定会被处以重罪。
今古河山无定局。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薛怀义赶到城门口的时候,瓢泼似的秋雨自天空而下,噼噼啪啪地砸落在地上,溅起了朵朵水花,马路上一会儿就有了积水。他见高风金戈铁马,披挂整齐,单手按剑,策马而立,不停地督促先锋部队有序挺近,任凭雨泼如注,不躲不避,不觉大为赞叹。虽说他心中恨不得天上劈下一个雷来,就此结果了高风的性命,可是眼见高风指挥部队不遗余力,丝毫没有偷奸耍滑故意敷衍的现象,对这个恨到骨子里的人,面子上还是要安抚嘉奖一番的。薛怀义递给了他一件蓑衣,满意地点了点头:“好!逢此大雨而三军不乱,军纪严明,高将军实乃吾之良将!天佑我也!”
“末将不才,实乃滥竽充数,勉为其难而已,以后还请大总管多多关照才是。”
“好说,好说,谁不知道你高风乃诗坛怪才,文学狂士。”
“大总管过奖,百无一用是书生,末将领兵打仗可不及大总管十之一二,末将听闻大总管曾亲率二十万大军征讨过突厥,把骨咄禄大军杀得尸横遍野,屁滚尿流,落荒而逃。和大总管相比,末将还得虚心向您学习才是。”
“哈哈哈!夸大其词!”
两人你吹我捧,各自心怀鬼胎,虚情假意,演着假戏。宋之问在一旁援经据典,抛砖引玉,吹捧迎合,拍着马屁。三人关系好得堪比兄弟,只是害苦了这些兵丁,没有大总管的命令,只得冒雨前进,不敢私自停下,个个都被大雨浇成了落汤鸡。
宋州永城县保安镇碧霞元君祠。
碧霞元君祠,现在叫芒山寺,又叫泰山奶奶庙,因为祠堂下面开凿有梁孝王墓,所以汉代称其为梁孝王祠,唐朝改为碧霞元君祠、泰山禅院,位于保安镇保安山南峰山顶。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大总管,汉兴之地——保安镇产的这种酒叫白葡萄酒,它最大的功效是保护眼睛和心脏,不过,喝多了也能找到晕乎乎的感觉,来来来,干了!”
芒山主峰仅1568米,平淡无奇,但它却因刘邦在此斩蛇起义而成为了大汉王朝的起始地,又因西汉梁国王室墓葬群而名闻遐迩,著称于世。目前,这里已发掘的王陵级汉墓多达22座,时间贯穿整个西汉,是我国汉代王陵最集中的一处。
薛怀义和宋之问在碧霞元君祠的东面的一间瓦房里开始胡吃海喝,东拉西扯起来。
“呀呀的个呸!没想到高风这家伙如此狡猾,时时刻刻都和将士们呆在一起,到现在,本总管都没有逮到杀死他的机会,老子的精心布局全他娘的都白费了。”
宋之问嘿嘿一笑:“大总管不必动怒,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末将再敬你一杯,就算以前的功夫全都白费了,末将也能让他神不知鬼不觉地丧命于此。”
“你是不了解高风那家伙,他鬼点子多得很,一肚子坏水,比黄河之水多多了。”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即便如此,他也难逃一死!”
薛怀义闻言精神为之一振,急忙放下酒杯,火急火燎地问道:“宋将军何出此言?究竟有何妙计?快快道来!”
宋之问慢悠悠地也放下了酒杯,嘿嘿又是一笑,伸出双手轻轻击了三掌,一个黑衣蒙面人神不知鬼不觉地从薛怀义身后走来,那人身后还背有一柄长长的东洋刀,薛怀义见状吓了一跳,这人走路轻得像猫一样悄无声息,他确实不知道这家伙是什么时候过来的。
薛怀义一惊一乍地道:“他他是什么人?”
宋之问诡谲一笑,解释道:“大总管,您统兵打仗可以,但是,玩阴谋诡计不行,所以末将请来了这么一个人,在扶桑,人们称之为忍者,忍者乃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