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小说 > 其他小说 > 秦历 > 第33章 状告王铖

第33章 状告王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上千名学生站在操场上,听着教导处主任歇斯底里的咆哮。

    刘主任点名批评了参与打群架的学生,并通报处理结果。

    公孙兄弟直接被开除,而王铖也被勒令返家自省。

    本来他也应该被退学的,幸亏兄弟几个统一口径。

    在被校方问及公孙兄弟状告先前被打一事,抵死不认。

    校领导又找不出证据,只好对王铖从轻发落。

    而公孙兄弟则在打架第二日就被送回了家。

    也不怪校方处理此事迅速,那天晚上王铖下手是真的黑,差点没当场把公孙望打晕厥。

    公孙望伤的不轻,所以只能快些将他送回家去。

    早操训话结束,王铖回到宿舍收拾好行囊准备回家。

    王枢前几日就收到了校方对王铖的处理结果,管家赵良一大早就在学校外等候了。

    “大哥,这次离开怕就是我们兄弟分别的时候了。”

    董毅眼露不舍,来送别自己的大哥。

    中考近在眼前,就算王铖能回来,也待不了几天。

    而中考过后,就是他们兄弟各奔前程的开始。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情义在,总会再相见。”

    王铖拍了拍董毅的肩膀。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王铖早把他们当成了自家兄弟。

    几人分别时,王铖一一叮嘱他们,有事一定要去临江王家找他,不管什么时候,又是什么事,只要他能办到,绝不推辞。

    此话一出,兄弟几个悲从心来,陈前、张宏差点没哭出来。

    王铖安慰好众兄弟后,就踏上了回家之路。

    凌侯府内,公孙家主看着被打成猪头的公孙望,一张老脸阴沉的可怕。

    “王家真是欺人太甚!”

    公孙家主一声厉喝,要来纸墨笔砚,书写了起来。

    “主公莫要动怒,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啊!”

    公孙家内侍张俭急忙劝谏道。

    公孙家主:“不要再说了!”

    张俭:“主公,王家威望颇大,如真要撕破脸,恐怕牵扯出的可就不止我们两家之事了。”

    “本公的事还轮不到你来插嘴,守好自己的本分!”

    公孙家主阴沉着脸。

    张俭见状不敢再多言语,退到一边低头垂目。

    公孙家主吹干墨迹,把奏折交给了张俭。

    “快马送去咸阳,直呈都察院。”

    “主公,万万不可啊!”

    张俭急忙劝道。

    朝廷正处多事之秋,都察院下属监察御史满帝国抓各世家小辫子。

    不管这本奏折里面写的是什么,只要送到都察院,无疑是给了朝廷一个下刀的方向。

    “快去!”

    公孙家主怒目圆睁。

    张俭不敢再言,赶忙办事去了。

    公孙家主并非不知道其中道理,只不过他心里也有着自己的盘算。

    朝廷募捐之事已迫在眉睫,不管是谁家带这个头,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帝国四十六世袭家族,有实力强的自然也有弱的。

    捐多了各家不乐意,实力稍弱的更是要倾家荡产,受人记恨那是一定的。

    捐少了,朝廷不满意,肯定也要找带头家族的麻烦。

    就是因为如此,朝廷放话这么久,也没有哪个家族敢站出来当这冤大头。

    而且,户部员外郎荀彧顶着朝廷钦差的头衔,可不止只去了王枢这一家。

    帝国北方几个重要的世袭家族,荀彧几乎转了个遍,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公孙家也一样未能幸免。

    荀彧的口舌如簧逼得公孙家主不知如何是好,恰巧这时出了这么档子事。

    两家既已结怨,那就怪不得他手段狠辣。

    公孙家主上呈的奏折并无诋毁诬陷,只是如实状告王铖打人之事。

    但这本奏折只要送交到都察院,朝廷定会以此为借口,逼迫王家出面带头捐款。

    公孙家主此计甚是毒辣,既为两个儿子报了仇,又将王家置于众矢之的。

    数日后,公孙家状告王铖打人的奏折送交到了都察院。

    咸阳宫,大定阁内。

    御史大夫卢邴将公孙家状告王铖的奏折放到了会议桌上。

    “看来,可以开始了。”

    老丞相何晋看都没看,眼帘低垂的说道。

    “还是再等等吧。”

    “丞相的意思?”

    太尉张祿。

    何晋:“一家之言不可信也。”

    张祿:“机会难得啊!”

    “不一定。”

    丞相回了这么一句,弄的张祿云里雾里。

    御史大夫卢邴看这个武夫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好心提醒道。

    “王家乃三侯世家,威望甚高,又与其他家族通姻数百年,关系盘根错节,动一发而动全身啊。”

    张祿也不是傻子,不然也不会位列三公,坐到太尉这个位置。

    御史大夫卢邴说的没错,越是威望高的世袭家族,其人脉越广,地位越重。

    别的不说,临江王家与九原蒙家的关系,就够让人忌惮三分了。

    两家都是实打实的老秦贵族,又是姻亲,其族下子弟千千万,遍及帝国各业。

    这等地位,就算朝廷也不敢轻易拿捏。

    “二位就不要为此事操心了,这盘棋既然是荀彧下的,就让他自己下完吧。”

    何晋拄着拐杖,费力的站起身来。

    已经七十有二的他,看着殿外徐徐升起的日头,一声叹息。

    他能为大秦帝国鞠躬尽瘁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而此刻的荀彧正在户部忙的焦头烂额。

    他昨日才回到咸阳,今早就去户部报到。

    户部作为帝国的钱袋子,是一个非常繁忙的部门。

    早上衙门刚开,各部司来要钱的官员就排好了长队。

    作为户部库银初审核算官员,荀彧没有一分钟是清闲的,哪怕是上厕所都得数着数掐时间。

    “荀大人,工部给的批条在下官手里都快放烂了,户部什么时候拨款啊?”

    工部都道司官员拿着提款单急得满头大汗。

    荀彧接过批条细看,是一张三十万枚银币的辽东四郡道工饷银拨款单。

    “这事你得去找左郎中,我这办不了。”

    荀彧回道。

    不是他推辞,是确实办不了,凡大额拨款,需经正五品郎中逐级上报才能审批。

    而且户部尚书早就传下话来,凡涉及辽东四郡工部的拨款,都需要他亲自点头才可以。

    “下官早就找过袁大人,可他不见下官啊!”

    都道司官员连连叫苦道。

    “这事本官帮不了你,大额拨款只能找左郎中,下一位。”

    荀彧没时间和他耗费口舌,直接将他赶走了。

    这人走后,荀彧又处理了几项拨款,当他再次叫到下一位的时候,一道熟悉的嗓音传到了他的耳中。

    “荀大人很忙啊。”

    那人坐在荀彧办公桌对面,面露微笑的问候道。

    荀彧抬眼看去,一声浅笑。

    “原来是大理寺少卿曹大人,什么风把你吹我这来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