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一石二鸟
“是的。我的意思就是将计就计。首先,我建议咱们先连夜将魏征提到这里来,并且策反于他。”
“然后呢?”
“然后就是借着明日交换人质的时候,抓捕郑龙等人。具体的办法,就是让魏征做下记号。然后咱们按照记号跟随。之后再将其一网打尽。这样一来,第一就是剿灭了落星山上的全部匪徒,消灭了后患。第二,便是将佟儿的妹妹救了下来。之后若传将出去,对于大人您的声誉是十分有利的影响。而这第三吗,再剿灭匪徒之后,便可以安心去寻找宝藏。到时候大人您一是剿匪有功,二是获得了营救百姓的好名声,三是最后还得了一个宝藏。这就是在下的所谓‘一石三鸟’的计策。”
“嗯嗯。好,好!”顾茂连连点头,不过,他转而又皱眉说道:“可是,这魏征真的能够策反吗?”
“我认为他会答应跟咱们合作。”沈裳分析道:“毕竟魏征也不是傻子,他现在也应该也清楚郑龙的目的。营救他不过是为了宝藏而已。而且,通过这绑架两位公子的连环计,以及威胁佟儿的办法可以看的出来,这郑龙是个极为狡猾和聪明的人。所以,我判断。即便是魏征回去,多半等郑龙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之后。也必定会除掉魏征,独吞这笔宝藏。所以,只要咱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那么策反这魏征应该不难。”
“嗯嗯,好。”顾茂略一点头,而后说道:“那就依公子之计。来人呐!”
顾茂一声呼喝,顿时从外面进来一个差人。
“大人何事?”
“你现在就去将大牢里的魏征给我提出来,马上送到我这里。”
“是!”那差人拱手答应,之后转身便走。
“等一下。”顾茂又嘱咐道:“记得用铁链捆结实了!脚上的镣铐也要锁紧了他。”
“是!”那差人顿时又行了个礼,而后便快步跑了下去。
没过多少时候,后堂外便响起了一阵阵哗啦啦的锁链声音。随着声音逐渐接近,十几秒后,两个差人便一左一右押解着一个身材极为结实的大汉来到了后堂之中。
沈裳略微扫了一眼。只见这名大汉身高七尺,一身的腱子肉。双眼大小便如两只寺庙里的铜铃铛一般。只是可能是因为连日的折腾,目光中缺少了很多精锐的神色。
再看他的手上和脚上,此时都是用了厚厚的铁链锁着。而身上的囚服则是破破烂烂的还带有一些血痕。一看就是遭受了不少的酷刑所致。
两个差人推搡着大汉来到了顾茂的近前之后,其中一个差人便提脚踢在了那名大汉的膝盖后的关节上。
“还不给老爷跪下!”那差人一边踢,一边喝道。
那大汉腿窝中脚,顿时闷哼一声。同时双腿站立不住,跪了下来。
顾茂一见,顿时明知故问地问道:“来人可是魏征?”
那大汉抬头看了顾茂一眼,没有说话。他身旁的一个差人见魏征不回话。立刻便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回大人,此人正是魏征。”
“哦,”顾茂点了点头,而后露出一副踌躇的面容说道:“果真是魏将军吗?这多日没有看见,怎么就如此憔悴了呢?”说着,顾茂便从座位里起身,缓步走到了魏征的跟前。而后伸手将其搀起。
魏征哪里知道顾茂的葫芦里埋的什么药?顿时被他的这一个举动弄得疑惑起来。而顾茂则是笑嘻嘻的摆手让两个差人下去,而后便拉着魏征坐在了一旁的一张椅子中。
只听顾茂轻嗽一声,问道:“魏英雄可是从幽州来到的我们永和县吗?”
魏征听了,仍是沉默不语。其实这些天来,他已经受了不少的刑罚,但是却没将郑龙敢人等的消息吐露出半个字来。如今听见顾茂问话虽然十分和气,但是他也是知道对方不怀好意,因此也是不吐一字。
顾茂见他毫不开口,也并没生气,反而是笑嘻嘻地接着说道:“魏将军,我之前也闻听了一些你的消息,知道魏将军乃是安禄山安节度使手下的一名偏将。只是本官一直不明白一点,为何你魏将军放着这如此高官不做,反而是来我们这小小的梁县来做了贼寇呢?这岂不是放下了军功,反而承担起骂名来了吗?”
他明知道安禄山手下大多都是南兵,之所以之前在土护真河一战,兵败如山倒。皆是因为一来南兵大多不服北方胡人的管束(安禄山乃是胡人),二来则是多传安禄山并无太多军事才能,而又极为自负。从来不听将官的建议。因此上,这才会在对战突厥的过程中一触即溃。而弄得大量兵将往南逃走。
他此刻故意明知故问地与魏征这么说来,完全乃是一个激将之法。是为了故意刺激魏征开口罢了。
而果不其然。这魏征听了之后,便立刻气得反驳说道:“呵呵,你这一个小小的县令又知道什么?那安禄山刚愎自用,之前步知道多少人劝其以逸待劳屯兵于南岸他都却不听?如果当初他听了众位将官的建议,也不会犯了兵法上‘半渡而击’的大忌。倘若还在其手下,别说是军功,便是保住自己和低下兄弟们的性命也是不错的了。”
“哈哈。”顾茂听了一笑,说道:“不对吧?我怎么常听州府的上差说起,说这安禄山文武全才,乃是一个不可世出的英雄呢?而且,他们还说,圣上还将其比作韩信重生呢。”
“哈哈哈哈哈。”魏征听了立刻大笑起来:“哎呀呀,这可真是把我魏征逗死了。他倘若要是韩信,那这天下的所有武官就都是白起了!他啊,不懂兵法!”
“哦?是吗?”顾茂假装疑惑地问道:“难道那安禄山真如魏将军你所说的,在带兵打仗的方面竟然如此不济吗?”
(本章注:白起乃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武将。经典战役就是“长平之战”。也就是击败“纸上谈兵”的赵括的那场著名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