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村长家傻闺女的女婿
“是个男知青!去的没过两个月,就成了村长的上门女婿!”
看两人又再次瞪大了眼,江正阳赶紧加了一句:
“但,村长的女儿是个傻子!”
“什么?”姚冬雪、段巧兰两人失声惊呼。
江正阳肯定的向两人点了点头:
“是的,这一次他好不容易逃出来后投奔了他姐姐,而姐姐现在已经报案了。”
“逃出来?”姚冬雪紧皱着眉,一旁的段巧兰也满脸担忧。
江正阳看着两人,有些艰难的解释道:
“那个傻姑娘就像几岁的孩子一样……村长家条件好,姑娘养的壮!”
“你们也知道,小孩子的力气跟大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且,几岁小孩子的智商也不会控制力气。”
所以,即使不是有意,估计也很容易受伤。
看两人满脸担忧的样子,江正阳多说了两句:
“虽然很残酷……但他身上有伤,才是机会!”
“毕竟,即使是傻姑娘,也是夫妻。”
“这事就很容易变成家庭矛盾。”
“如果是被定位成了家庭矛盾,那知青不就还得回去?”
段巧兰微微失神的低喃着。
江正阳肯定的点了点头:
“是的,一旦被定位成家庭矛盾,即使知青换了下乡地点被换的事情弄清楚了,他也还得回去!”
“那……”段巧兰张了张嘴,一时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毕竟其中的具体过程他们也不清楚。
尽管他们心中是觉得肯定是那个大队长,或者是他的傻闺妇女使了手段。
毕竟娶一个傻姑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哪里会那么短时间就决定下来的?
但这个手段到底使到什么程度却是一个问题!
下乡前,姚冬雪几人就已经听说过了。
知青点在乡下因为受不了苦,跟当地人结婚的情况实在是太过于普遍。
而这受不了苦,真到了乡下,姚冬雪就知道实在是有太大的操作空间了。
就像是刘秀兰,
偶尔有村里人说起的时候,
都是说她受不了苦,现在婆家也让她享福了。
即使,他们自己都清楚,按照那一家从来不吃亏的性子。
估计刘秀兰的吃穿用度,都是由她娘家支援着的。
可大家都好似选择性的忘记,
在刘秀兰初下乡时,她也老实上工了。
虽然工分没有赚到多少,
但也不需要有人养着!
甚至连柴火都可以花大价钱买!
贾松林的事情还没有结果。
第二天,大队长就带着人再去了一趟县城。
再回来时,一行人全都大包小包的。
他们都没有进家门,就直接带着东西去了大队部。
然后大队部就传来消息:
今天下午,村里又要分东西啦!
听到这个消息,全村都是又疑惑又惊喜。
按理来说,距离过年就只剩下最后三天了,应该是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再分了啊!
于是,下午整个阳光村都几乎出动了。
小小的大队部怎么够这些人挤?
大队长直接吩咐了各家做主的人进去。
一小会之后,何建国一脸反应不过来的样子挤了出来。
看着三人自成一个小团体,正在聊着什么的姚冬雪。
何建国忍不住再一次反省自我:
想他怎么着下乡也好几年了,也是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
怎么就没有办法像姚知青一样,
用自己的知识、人脉来帮助村里面的人呢?
姚冬雪本身就比较敏感,
被何建国这么盯着,怎么可能没有反应?
她下意识的抬起头来,正好看到何建国满脸复杂的看着她。
正在姚冬雪准备问一下的时候,周围其它村民也有了声音传来。
并且,越来越多的目光向姚冬雪身上聚焦过来。
这些目光十分复杂,
但总的来说,好似完全没有恶意?
不等姚冬雪想明白,深吸了口气的何建国已经走到了知青们面前。
他对着大家说道:
“里面是大队长去县城用肥皂换来的东西,有红糖、糖果、布料,还有一部分线。”
“东西并不是特别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去换。”
“换的时候可以给钱,也可以记工分,明年会优先扣除!”
何建国的话一说完,知青们都激动的相互讨论了起来。
等大家的激动稍微过去了一点,何建国又继续道:
“这一次,能够有这些东西,是姚知青提供了做肥皂的配方给村里。”
“并且,指点了村里人做好肥皂后换来的!”
“所以,村里决定,只要村里做肥皂的一天,就按照肥皂价值的十分之一工分结算给姚知青。”
如果说刚才何建国的话是热油里滴了几滴水进去,
现在的话就是加了一大瓢水。
原本激动的所有知青好似瞬间被按下了暂停键,全都呆愣的扭头看向完全状态外的姚冬雪。
她是真的不知道有这么回事!
实际上,自从教了大队长做了第一次肥皂后,她就以为跟她无关了。
结果先是大批量做的时候她成了教导其它人的小队长,
这个姚冬雪也能理解。
毕竟大队长只看她做过一次,而且不是大批量。
然后又是拆模这种,叫了她去完全没有派上用场的情况。
可现在,竟然在她完全没有被通知的情况下,已经商量好了要给她报酬?
一时之间,姚冬雪的心情真的有说不上来的复杂。
相比起姚冬雪,回过神来的知青点众人才是真的心情复杂。
相比起村里的其他人简单的佩服,或者是羡慕的心情。
他们同是知青,真的有一种这个乡白下了的感觉!
果真,支援农村建设就不是说着玩的!
看看姚冬雪,
第一年下乡,给阳光村拉来了山货订单。
今年第二年,订单还给扩大了。
可她第二年也完全没有盯着山货订单的事情!
她竟然已经转移注意力了,
悄没声息的,就教会了村里做肥皂。
甚至肥皂都拿出去换回了东西,整个村里的其他人才知道有这回事。
说实话,如果他们不是知青,
只听听姚冬雪办成的这些事儿,对于给她肥皂价值的十分之一工分,也都觉得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